乡村集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一般而言都会依据该地区的资源特色发展特色项目,发展特色项目是提高经济收益的有效途径,其附加值也是传统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尤其是刚摘帽的贫困村而言,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以依靠出租土地、厂房等生产资料等方式获取收益。那么,如今集体经济发展中,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空壳村”现象存在,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空壳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该村的农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长年以来无集体经济收入,难以维持自身的发展。基于这个特点,一般来说,“空壳村”的农村发展相对缓慢,无力满足农村各项公共需求,难以创造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条件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正因“空壳村”的影响,目前全国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只能通过将集体资源发包或租赁的形式,获取集体经济收益,导致收入来源单一且收益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改革后,村集体拆尽分尽可供经营的资源不多,剩下的资源则是集中在一些附加值比较低的荒山、荒田中,并且难以开发利用,只能以发包和租赁的形式获取低收益。
二是没有充足的集体经济资金来满足村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在农民的生产生活方面,也因资金短缺的问题,长久以来都没有得到改善,招商引资更无从谈起,因为没有一个企业愿意去投资一个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不完善的村落,以至于长期以来吸引不到优质企业前来投资建厂。
村里的青壮年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不得不远离家乡谋生活,老人、妇女和儿童则被留在了村中。更有甚者,有些村连村干部都待不下去了,更不用说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了。由于缺乏人才的支撑,该村整体发展缓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三是该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土地,又由于耕作方式较为粗放,机械化程度不高,采取的是传统的耕作方式。这就致使庆乐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缺乏自我的造血功能,导致村集体经济无收入,无积蓄。
二、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政策导向不明显
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少农村缺乏政策性导向。在资金用途、干部激励、加强干部业务学习等政策方面尚且不足。首先是缺乏资金引导机制。中央财政下拨给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是充足的,资金问题解决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该笔专项资金的问题却来了,这就成了摆在村干部面前的棘手问题。
由于缺乏资金引导机制,上级没有过多的干涉投资范围,具体发展什么项目,由各村各自展开调研论证。如:该村成功争取到了上级组织部的12万元资金建设村级榨油坊。通过竞演获得市政发展村集体经济50万元资金建设果蔬冷藏库。尽管这两个项目最终获利,但在此过程中,没有领导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也没有开展座谈研究讨论。
在资金方面也没有提出相应意见,全靠该村自我展开调研、论证。其次,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村“两委”干部顾虑重重的现象,做好了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搞砸了政治问责少不了。因此村干部普遍畏首畏尾,怕搞砸了增加新债务,影响自己的仕途。
由于缺乏激励,部分村干部尽管没有专业的市场经济业务能力,但也没有主动提升该能力的想法。干得好没嘉奖,发展意愿不强烈,引办合作社的领导力度不够。
第二,在农产品同质化现象的问题上,发展思路不够宽广,发展路径、方式单一,走不出差异化道路。第三,在招商问题上,因为没有政策激励,村干部存在招多招少一个样的思想。并且只愿把时间花在上级布置的任务上,不愿提高自身招商引资的业务能力,导致入驻当地具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多。
最后,没有制定明确的奖励机制。导致不少村集体经济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新环境下,一些村集体经济的经营者选择保守性经营。不会主动加强市场业务能力的学习,缺乏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市场风险评估能力弱,最终导致影响产业经营规模偏小,自我发展能力弱,持续性盈利能力不强。
三、人才外流,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智力支撑
振兴乡村,不单是一方地区的责任,而是需要国家、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同样如此,也需要国家、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汇聚到乡村来助力发展,得到各方力量的支持。在农村,人是发展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原因在于:其一,是为了能够掌握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能够熟练地操作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其二,由于农民是“靠经验吃饭”的,通过教授农民现代化经营的知识,以此提高其农业生产经营技术。
提高作为主体农民的文化水平,让广大农民会利用现代知识成果,提高农业经营技术。对于农业,国家一直大力强调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因为,农业的发展要向现代化发展迈进。当今农业的现代化,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劳作方式的现代化、以及信息的现代化。农民能否适应农业发展的趋势,由传统农民转向新型农民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农民的素质。
基于此,农民素质的高低对于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我国从事农业人员的人数却在逐年下降。然而,人才从哪来,劳动力从哪来的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人才和劳动力要素也成为严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因素。之所以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不显著,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生产经营专业人才普遍匮乏。主体的传统生产能力素养与当前集体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农民合作社不仅是给社员提供种植技术的指导,更多的是市场经营的业务能力。但是合作社的人员恰恰缺乏的是这种市场经营的能力。与过去相比农民合作社有着现代化经营的技能,作为连接小农户农业和市场的桥梁,有着联结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天然属性。
但是,由于合作社成员都是留守当地的老农,能力素质层次不齐,缺乏市场经验。这就导致了该村农民合作社的运转模式单一,作用仅仅在于发布市场收购信息,以及农民售卖信息仅此而已。对于如何抵抗市场风险,扩大销路的问题,未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使部分集体经济项目的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亏损,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的路子也不多。
其二是合作社给予农民主体的权益不够。以农民合作社为主的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是由于人才流失,缺乏专业的经营性人才。但是与小农户单打独斗相比,农民合作社仍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应对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依附于农民合作社能更有效地增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既然如此,吸收了小农户加入到农民合作社,为何该村农民合作社作用发挥仍旧不明显。通过研究发现,是因为该村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尚不完善,社员主体利益没有得到保障,以致于该村农民合作社没有形成有效的凝聚力。可以说,小农户加入该合作社都是看重了入社的利益。
最后,农民入社后该社在提供社会化服务保障上跟不上,在降低农民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上所提供的便利还不够,农产品附加值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生产资源要素单一,可经营项目不多
农村集体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充分的可利用资源,就目前来看,生产资源要素的单一是导致了发展项目单一的决定性因素。从长远来看,单一的发展项目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生产资源要素单一的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资源占有先天不足
资源占有先天不足,就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只能以租赁收入为主。有些村庄的农村集体占有的资源几乎没有,没有集体掌握的山林、水塘、果园,可以说村集体“一无所有”。
自1978年后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系列改革后,一些集体原先拥有的资产,诸如土地、山林等都平均分到村民的人头上,这就使村集体缺乏集体资产,或者仅有的资产由于交通或者地理位置等制约影响,利用价值低且难以开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展集体经济,自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资源整合不够和土地利用率低
通过调查发现: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农村集体经济在改革的浪潮中能够重新焕发活力,得益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完成以及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受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一些农村闲置的土地、资产无法确权。这就导致了这些资源无法被盘活,造成了浪费。
此外,还剩有一批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流转,土地碎片化现象仍然存在。一方面,面对碎片的土地,农民难以改进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影响了耕作效率。另一方面,土地碎片化会影响土地的流转。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整合农民多个碎片的土地,会增加土地流转的成本和与农民谈判的成本,还会相应地增加投资风险。
尽管上级部门已经相继发布督促农村确权工作的指导意见,但是土地分散问题的影响无法完全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农业向规模化、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过程。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村集体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有具备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然而,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弱化的现象,表现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中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竞争能力不足。问题解决,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