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都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为发挥地质工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2017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并发布《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推动城市地质调查为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恰逢《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实施的关键节点,我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交出怎样的答卷?《地调》版特开设《城市地质调查巡礼》栏目,对我国新时期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及成效进行系列报道。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党中央提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重大问题,启动实施了以“空间、资源、环境、灾害”为调查对象的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目的是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打造地下三维可视化的“透明城市”,建立开放共享、动态更新的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为城市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和安全发展提供精准支撑服务。如今,这项工作已经实施了3年,陆续开展了21个城市(区)调查试点,为城市的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地质解决方案。
多要素调查开启城市地质调查新时代
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已经步入全新阶段,人们对城市生活空间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但城市发展的现状是,城市群结构和空间布局急需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亟待向地下拓展,水土污染和地质灾害急需风险管控。这些都需要城市地质工作作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对新型城镇化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也对城市地质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这也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同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补齐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地质工作短板,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开辟城镇化建设新资源,构建城市资源环境安全新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2017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召开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并发布《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提出大力推进“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开展重大科技问题攻关,搭建三维城市地质模型,构建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系统。
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城市地质调查新时代的开启。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地质调查主要查清地质环境现状,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以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为服务对象,以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为调查要素,不仅要查清地质环境现状,还要求掌握动态变化规律;注重为城市科学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支撑,更加体现整体性和立体性;注重根据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使调查成果可直接提供给相关管理部门使用。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3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瞄准东南沿海、西北黄土区、西南盆地区、东北矿业区及中东部沿江、沿湖平原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联合雄安新区、海口江东新区、上海、广州、杭州、成都、武汉、南昌、西安、郑州、济南、青岛等21个城市(区)相关部门,构建多方协调联动机制,陆续部署开展了试点示范,初步建立起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方法、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全流程工作指南。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在试点城市的探索,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确定了查明地质三维结构、摸清地质资源家底、探明地质环境问题、建设地质信息平台等规定动作,建立了以城市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网络、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主的城市地质标准化服务产品体系,打造了武汉岩溶塌陷地灾防治、成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雄安地质资源环境综合监测、杭州城市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等示范工程,为全国各省(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
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透明城市”,是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目标。为此,新时期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据介绍,目前通过试点工作已经形成了陆海统筹的建模技术、地上地下一体化建模技术,并创新形成了地下空间规划利用管理、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管理、重大工程选址规划管理、地铁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典型应用模块开发技术,为构建三维立体城市地下空间模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攻关形成了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方法、地下空间资源协同开发利用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动态系统评价方法等理论方法,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针对城市各自独特的地质环境问题,各项目实施单位还通过技术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探测、监测技术体系。比如:探测方面形成了暗浜、溶洞、孤石、浅层气、风化壳、钙芒硝层、富水砂层、断裂构造带等敏感地质层的精准探测技术;监测方面形成了地下水、地热、土地、湿地、地质遗迹、活动断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垃圾填埋场水土质量、城市生态综合遥感监测等地质环境监测技术。
随着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的开展,城市地质工作逐渐被地方政府部门所重视,并被纳入政府管理主流程。青岛、成都、武汉等城市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为城市地质数据库持续更新和数据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杭州、延安等城市将城市地质信息平台与城市管理政务网互联互通,把地质信息纳入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流程,使其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成果服务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重大问题,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在服务城市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超大型城市,其地质环境问题以岩溶地面塌陷最为典型。聚焦这一典型地质环境问题,武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按照全市域1∶5万和重点区1∶1万两种尺度精准部署工作,在综合集成前人及本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支撑服务武汉市规划建设岩溶塌陷防控建议报告》和规划建议图,从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工程建设、轨道建设方案、岩溶地面塌陷监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相关成果纳入武汉市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一张图”。
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崩滑灾害发育。围绕城市有序发展需求,延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开展了高精度地面三维倾斜摄影和地下空间探测,建立了延安市区地上地下一体化全实景真三维模型,提出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上与地下空间、垂向与侧向地下空间协调开发利用方案,改变了传统规划建设理念,并被规划部门采纳,有效缓解城区用地紧张,以及居民建筑与革命旧址争空间矛盾。
南昌市地下广泛分布有易流变砂卵砾石层、软土、红层软岩等不良岩土体,在地铁施工中易引发边坡失稳或坍塌、地面塌陷等事故。针对这一问题,南昌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基本查明了南昌地区地下60米范围内易流变砂卵砾石层等不良岩土体的分布特征,并探索形成了城市强干扰条件下探测富水砂卵石层的物探方法组合技术,为快速、精细化识别透镜状富水砂层分布特征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了可推广的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技术体系。
成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突出地质问题是钙芒硝层溶蚀腐蚀导致的地下构筑物基础破坏、地面塌陷。成都多要素城市调查项目结合各类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适用性及33个典型示范点的研究成果,梳理出成都市地下空间地球物理组合探测技术,探索形成了成都市多元地质条件、复杂工况条件下0~200米地下空间地球物理组合探测技术方案。
郑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以郑州航空港区为研究区,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从滞水、渗水、蓄水、净水、危险性等5项指标构建了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环境地质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对地质适宜性较好的地区应以天然海绵体作为城市雨洪调蓄的主体地位,辅以排水和低影响开发工程(LID)等工程措施,构建良性的城市水文循环体系;对地质适宜性较差的地区,则应在强化人工排水管网建设的同时,重点考虑采用低影响开发工程(LID)措施进行补充,减轻城市内涝风险。
雄安新区是启动最早的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的示范区。随着调查工作的开展,致力于服务城市安全运营的城市地质大数据平台——“透明雄安”数字平台逐渐成形。该平台基本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工程地质模型、含水层模型、地热结构模型的融合显示,以及地下水、地面沉降、水土环境、湿地等监测信息的快速汇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透明雄安”数字平台与雄安新区数字规划平台有机融合,将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嵌入新区数字规划平台,将断裂、土壤污染、水源地等地质要素列为详细规划的审批性指标,将地面沉降、地裂缝、地热、地下水等地质要素列为详细规划的备案性指标。据悉,“透明雄安”数字平台还接入了“雄安云”,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提供地质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服务。
为全国城市健康体检提供技术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以及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都需要城市地质工作提供更精准的技术服务和数据支撑。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后将加快推进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选择典型城市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地质安全风险评估、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等示范工作,并建立相关技术标准体系,为全国城市健康体检提供技术支撑。
据介绍,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示范,将在调查三维立体地质结构、探明地下空间地质要素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构建高精度三维地下空间模型,评估地下空间资源家底,建立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实现地下透明化、资源动态化、规划协同化、监测系统化、开发科学化、程序标准化,为地下空间可持续安全利用及规划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在示范的基础上,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和城市地下资源协同开发调查评价规范,支撑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管制等管理工作。
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示范,将以影响城市安全的活动断裂、地面塌陷、水土污染、城市内涝、饮水安全等为调查研究对象,形成高效快速的调查技术方法体系,构建服务于不同用户的成果表达方式;建立基于城市地质安全的防治规划与预警技术体系,研究威胁城市安全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风险评估模型,开展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实施特大城市地质安全风险区划,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地质安全风险隐患。在示范的基础上,编制城市地质安全调查技术指南和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指导全国大中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
城市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服务示范,将着力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透明城市”信息平台,保障城市运行安全。针对大多城市地质条件不清楚,地下管线分布状况不掌握,地下已有构筑物不明确,采用的建设施工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构建地上、地下、地理、地质数据一体化的三维可视化和政府辅助决策系统平台,攻关地下空间结构高精度建模技术、跨部门的多源数据整合利用技术,构建城市地质信息有效服务政府管理决策机制,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出让、执法监管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在示范的基础上,编制城市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指南,指导全国大中城市地质大数据平台构建。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进程
20世纪50年代: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起步。
20世纪50~70年代:
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基础地质调查,完成了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等普查工作。
20世纪80~90年代:
主要针对找水或工程建设等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同时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开展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1999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后,逐渐以具体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始了综合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对全国306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地质环境资源摸底调查。
2003年开始:
中国地质调查局选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杭州等6个城市,开展了以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为主的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决策平台和面向公众的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可称为城市地质1.0版。
2008年~2016年:
以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方式开展了福州、厦门、苏州等城市地质调查,并以城市群为单元,相继开展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等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进一步从资源、环境等方面拓展了调查内容,基本实现了综合性地质资料的信息化集群化,可称为城市地质2.0版。
2017年以来:
城市地质工作实现重大转折。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相关省、市政府合作,在21个市(区)开展了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示范,注重多要素综合调查、全过程支撑服务、多层级协调推进,可称为城市地质3.0版。
延安市沿河两岸垂向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建议图
雄安新区地热井钻探施工
杭州地表基质层野外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