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自贸试验区要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挂牌以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制度创新的“高产田”,累计形成5批199项改革试点试验在省内推广,23项成果在国家层面推广,数量在同批次自贸试验区中名列前茅。
湖北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成效如何?释放了多少改革“红利”?今年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项目组开展第三方评估,先后对47个省直和中央垂管部门、3个自贸片区、5个市州及52家企业进行实地访谈或函调。评估结果显示,国家和湖北目前推出的274条自贸改革试点经验(国家215项,省级59项),已有271条在湖北省落地实施,复制推广率达98.91%。评估认为,湖北通过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双循环链接等6大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全面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成为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引擎。
以下5个“镜头”就是湖北自贸试验区改革服务全省的缩影。
一保多用 为74家企业担保8.85亿元
“一保多用对我们真是雪中送炭,缓解资金压力,将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武汉华星光电关务负责人吴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武汉自贸片区华星光电通过“一保多用”管理模式,迭加集团财务公司担保改革创新,企业享受双重改革红利,预计2020年至2021年合计可节省成本2600万元。发轫于湖北自贸试验区的“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已被国务院发文向全国复制推广。据悉,2017年试点以来,全省通过复制推广“一保多用”管理模式,累计利用315份担保文书为14069份报关单提供税款担保,总担保金额8.85亿元,单份总担保平均循环使用45次,74家企业直接受益。
一键确认 企业坐等退税款入账
“只需一键确认,无申请、免资料、不出门、秒到账,这样的退税体验真是太好了。”5月28日早上9点,位于襄阳自贸片区的湖北伟天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收到5.71万元的退税款,这让公司财务部长熊英感到十分欣喜。
襄阳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两无一免”(无申请、无纸化、免填单,主动办,批量办)的退税模式,也被称为“无申请退税”模式,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并被作为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进行推广。
今年前10个月,省税务部门通过在省内复制推广该创新模式,成功办理无申请退税(费)8.96万户次,已退还税费4.3亿元。
为信用“画像” 小微企业“变现”300万元
“以前开拓业务,老是花费大量口舌功夫,还是会被质疑。现在有了‘信用可视化’,企业的诚信度一目了然,合作伙伴对我们的信任感更高。”宜昌汇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雪莲,真正体会到“信用有价”的意义。通过在网上大厅晒企业信用档案,该公司获得本地120万元、河南南阳6万方精装修的合同,还有浦发银行300万元经营性贷款,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让宜昌汇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受益的,是宜昌自贸片区的“企业信用可视化工程”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两项创新。
截至目前,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已实现82款金融产品线上推介,11款产品打通银行信贷系统实现在线办理,助力各类市场主体获得授信250.5亿元,放款220亿元。宜昌自贸片区在全国首创“信用可视化工程”,不仅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简报,获得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委的高度认可,还吸引省内外同行前来参观学习,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均已复制推广。
减免税数据ERP联网 助天马微电子5分钟完成减免税申报
2019 年 5 月 14 日,武汉自贸片区企业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首次使用“减免税数据 ERP 联网申报模式”,向武昌海关申请免税进口一批生产性物料。仅5分钟,申报材料即完成上传、审核并生成《征免税证明》电子数据,为企业减免税款6万余元,标志着省内显示器件生产企业与海关之间新型信息化传输通道基本建成。
ERP系统是主要面向制造行业,针对物流、人力、财务和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减免税数据 ERP 联网申报模式是武汉海关利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针对省内显示器件生产企业同类商品进口量大、频次多、通关效率要求高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的减免税无纸化申报模式。
2020年至2021年,该模式已向省内芯屏生产企业全面推广应用,企业享受税款减免逾20亿元,为我省“芯屏端网”产业集群营造更具优势的发展环境。
营商环境优化 世界500强霍尼韦尔倔强“留汉”
2020年5月19日,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公司新兴市场总部暨创新中心在光谷正式成立,这是疫情后首家在武汉设立独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强,也是霍尼韦尔在全球布局的首个新兴市场总部。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林世伟受访时表示,虽然遭遇疫情,但霍尼韦尔落户光谷之心毫无动摇。
根据德勤华永会计事务所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评估,2020年湖北自贸区营商环境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纳税等3个维度表现优异。武汉自贸片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霍尼韦尔,塞尔群生物药生产基地、新思科技海外顶级研发中心、永旺梦乐城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亦纷纷落户湖北自贸试验区。
据统计,湖北省2019年吸收外资完成情况处于中部第一、全国前十;2020年以来,来鄂投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7家,达到321家,位居中部第一;今年1月至9月,湖北外商直接投资(FDI)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47.0%,总量和增幅两项指标均位居中部第一。
一、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改革创新:
通过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经验,系统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监管信息平台,切实完善税收服务创新体制,大幅提升营商环境,全面释放改革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数”说变化:
挂牌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湖北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企业7.33万家,是挂牌前原有企业存量的2.6倍;
“十三五”期间,湖北企业开办由22.5天到1日办结,5年市场主体净增159万户;
2020年,湖北省企业开办涉税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0.5天,年平均办税时间比上年压缩10%,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
二、投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活力显著增强
改革创新:
通过全面复制推广“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制度”等改革试点经验,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显著提升外资利用水平;通过复制推广“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制度”等改革试点经验,全面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加快企业“走出去”进程。
“数”说变化:
截至今年9月底,湖北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71.4亿美元,贡献了全省同期13%的外资额。2020年,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16.8亿美元,位居全国第14位、中部第2位。
今年1月至9月,湖北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同比增长61%,较2019年同期增长81%。今年1-9月,全省地方企业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实际投资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三、贸易体制加速转型,开放型经济体系日趋完善
改革创新:通过复制推广“依托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单一窗口免费申报机制”等改革试点经验,省商务厅推动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中部地区应用项目最多、功能最全的省级电子口岸平台,持续营造良好通关环境,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湖北开放新高地。
“数”说变化:
挂牌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湖北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达5355亿元,贡献了全省同期30%的外贸额。
202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4294.1亿元,高于全国6.9个百分点。
2020年,湖北跨境电商进出口共申报清单1465万单、货值24.5亿元,较2019年增长169.8%和92.9%。
四、金融创新发展有效推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
改革创新:武汉自贸片区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湖北自贸试验区在中西部省份唯一获批外债便利化试点,已有3家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了额度试点,金额折合1139万美元;推动完成湖北自贸试验区首例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RQFLP)业务,天风证券旗下天风国际正在向证监会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
“数”说变化:
目前湖北自贸试验区已聚集银行、证券、保险、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1700多家。
2020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279.6亿元。
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5年争取新增各类保险机构50家以上、投保企业突破5000家、提供风险保障达到1万亿元以上、引进保险资金1000亿元以上。
五、创新驱动能力全面增强,产业发展基础深入巩固
改革创新:通过复制推广“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等改革试点经验,通过大力培养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技术转移复合型人才,搭建起科技成果供需之间的桥梁;通过复制推广股权激励专项基金等改革试点经验,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数”说变化:
2020年,湖北自贸试验区新增专利申请4.2万件、专利授权2.6万件,分别占全省25%、23%,高新技术企业(1804家,占全省17%)主营业务收入2119亿元。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湖北自贸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新增专利申请、专利授权数量均排名第一。
湖北自贸试验区落实省政府关于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六条措施,三个片区共设立12亿元股权激励专项资金,已发放9525万元股权激励专项资金,支持4家企业128名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成为企业股东,将对500余名重点企业高端人才发放1.11亿元专项奖励。
六、物流枢纽建设显著推进,双循环链接作用日益凸显
改革创新:
通过复制推广“国内航行内河船舶进出港管理新模式”“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中欧班列(武汉)运单归并、简化申报”等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推进物流枢纽建设,打造双循环格局的中部支点。
“数”说变化:
2020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达到30.6亿吨,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天河机场航班正常性加权平均值达到91.93%,排名全国24个两千万级以上机场第2名。
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已拥有25条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34个国家、76个城市。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1》11次点赞湖北自贸试验区
为更好展现2020年自贸试验区发展成就,商务部自贸试验区港司委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写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并于10月27日在第二届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报告》全篇11次点赞湖北自贸试验区。
《报告》指出,2020年湖北自贸试验区带动湖北省各项开放型经济指标企稳回升,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1%,贡献全省29.7%的进出口额;湖北自贸试验区设立新冠肺炎疫情纾困基金,联合金融机构设立应急转贷引导基金,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报告》高度肯定湖北自贸试验区货物贸易“一保多用”、出台高端人才专项奖励实施细则、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股权转让登记远程确认服务等制度创新成果。《报告》详细介绍了湖北自贸试验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培育做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经验做法。
让自贸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专家建议推广湖北模式
“期望这种对自贸改革创新红利的深入研究能在湖北继续做下去,持续地跟踪评估。”在10月16日举行的湖北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座谈会上,就《湖北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成效评估报告》,南开大学WTO研究中心主任佟家栋提出期望。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湖北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率非常高、成效显著,探索出复制推广试点经验的七种不同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参考借鉴。佟家栋评价,通过对各职能部门、自贸片区、市州和企业进行实地访谈或函调,以普查与抽查结合的调查方式,从6大领域对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进行全面评估,提出的5个改进方向极具建设性,对自贸试验区未来改革创新、加速释放红利具有较高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撰文:戴辉 强子珊 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