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叶、埼玉、横滨、川崎和八王子·立川·多摩这五个主要业务核都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依次分别为横滨、埼玉中枢都市圈和川崎,但从1990年到2015年25年间的人口增长率来看,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还是埼玉中枢都市圈,25年间增长了36.55%,远高于横滨的15.67%,也高于东京23区的人口增长率13.59%和全国人口增长率2.82%。分阶段看,埼玉业务核都市圈1990年~2005年增长最快,每五年分别增长了7.28%、5.34%、12.91%,2005年后增长速度放缓,但仍维持在3%以上,一直高于业务核都市的平均水平。在各地自然增长率相差无几的基础上,这表明了在2005年以前,东京周边业务核都市尤其是埼玉业务核都市吸纳了众多来自东京中心区的人口。

另外,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统计数据,在五个主要业务核都市中,只有埼玉市就业人数、居住人数和昼夜人口比都不断增长,这给埼玉市带来了巨大的交通流量,20年内轨道交通流量增长了近四倍,也远超于其他几个业务核都市。因此,埼玉市相对于其他业务核都市吸引人口、就业和分散首都功能的能力较强。

(二)政府与企业的主体作用

《埼玉业务核都市基本构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进行大宫站西口的再开发,建设“大宫SONIC CITY”,以此吸引县内外企业投资。作为埼玉中枢都市圈中规划最早的核心设施,大宫SONIC CITY于1988年建设完成,甚至比埼玉新都心的建设还要早。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低迷,各业务核都市写字楼入住率直线下降。比如千叶地区写字楼入住率在1994年跌至76.3%,1997年仅恢复到83.5%。

相比之下大宫地区在1994年入住率跌至最低点,仅有90%,但随后便迅速恢复,1997年已经接近100%,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和恢复状况。本部分主要以大宫SONIC CITY为研究对象,探讨埼玉中枢业务核都市圈企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1.政府的前期规划与招商引资

埼玉市从1978年开始制定《埼玉中枢都市圈构想》,其内容涵盖就业、居住、经济发展、文化、交通等各个方面,并于1985年正式提出了《埼玉中枢业务核都市基本构想》,在规划中提出将四市一町(与野市、大宫市、浦和市、上尾市及伊奈町)的人口数量要从1980年的97万人提高到2000年的130万人,外来就业人数从34万人提升到60万人,外来从业人员的定居人数从43万人提升到60万人。

此外,埼玉市政府积极地为业务核都市的建设整合原有土地,将旧国铁大宫练车场进行再开发,在此基础上建设埼玉新都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公共团体入驻,更有国家10个省厅17个机关入驻,一个原本荒凉的地方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2001年4月,大宫市、浦和市和与野市正式合并为“埼玉市”,在统一的行政区划下更好地开展地区经济融合、交流与发展。

在大宫SONIC CITY的成立、发展过程中,埼玉县政府也发挥着招商引资、统筹全局的作用。在建筑主体尚未竣工完成时,埼玉县政府提前了解市场需求,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仅有两成的企业有意愿入驻大宫SONIC CITY,但同时有大量浦和、大宫本地的大企业分公司以及“情报处理、系统管理相关企业”十分有意愿入驻。基于以上的问卷调查结果,埼玉县政府便积极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立“招商引资联络会”,向上市公司和当地经营良好的企业发放宣传单。大宫SONIC CITY建成之时,虽然大公司和总部位于东京的公司入驻较少,反响平平,但有大量大宫和浦和地区当地的小企业和分公司入驻,保证了在大宫SONIC CITY正式竣工时的99.5%的高入住率,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官民合作的特殊建设手法

不同于以往由民间企业或政府单独一方负责并出资的建设模式,埼玉大宫SONIC CITY的建设采用民间资本和大宫市的政府资本共同出资的特殊建设手法——“埼玉方式”。埼玉县政府借地给民间资本,由民间资本出资建设,建造完成后将一部分建筑和公共用地的所有权归还给埼玉县政府。1984年埼玉县政府进行公开招标,日本生命、藤田工业和日建设计入选,第二年他们便签订了相关协议,由埼玉县政府与日本生命公司共同拥有借地权,埼玉县政府则向藤田工业等公司买入一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其中一部分成为今天的大宫工商会议所。1987年,埼玉县政府、大宫市政府和日本生命共同成立“大宫SONIC CITY株式会社”,保障对大宫SONIC CITY进行良好的运营管理。

这种借地置换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包括解决了资金链问题、提高建筑效率,同时政府也掌握一部分所有权和管理权,建筑效率、建筑质量和管理运营都维持在高水平。建成后的大宫SONIC CITY是由办公大楼、酒店、文化馆三栋建筑物共同形成的建筑群。其中办公大楼的总面积为89 763平方米,高137米,包括地下4层,地上31层,在当时可谓是蔚为壮观。建筑体内部采用先进智能设备,比如内部通信设备PBX、空调、电力、安保等自动化设备以及主干线55VA/平方米的电力供应,在那时就已构建了LAN和光纤网络等先进设施。相比市中心原有空间狭小、设备陈旧的写字楼,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建筑群一是能够扩展办公空间,增加员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办公效率;二是在一个地标性建筑里办公,能够提高企业知名度,在贸易往来中更容易获得信任。

3.企业在大宫SONIC CITY的发展

许多学者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对郊区新城建设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水鸟川和夫[5]、大木健一(1987)认为在城市中心区的集聚效益将远高于它高成本的交通和租金费用,产业迁往业务核都市也与“中心地理论”的设想背道而驰。太田充(1990)则持相反意见,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一些不需要面对面接触的产业分布在郊区,从而提升经济产业的总体效益。更多美国学者对都市圈郊区新城的产业布局作了实证研究。

根据LI(1983)的研究,IT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随着郊区新的智能信息设备的完善和发展,一些不需要面对面交流接触、不用做战略性分析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部门”的后方支援部门将迁入到郊区。但与这些实证研究相悖的是,大宫SONIC CITY的企业和产业布局有其特殊之处。1998年7月大宫SONIC CITY内37.5%(共60家)的企业主要是从事销售业务,相比之下,“信息处理、系统管理部门”和“教育、培训部门”分别仅占6.3%和5%,与学者们的设想背道而驰。大部分销售企业是来自当地大宫、浦和的大企业分公司,资本来自东京的企业占比40.6%,资本来自地方的企业占比56.3%。

大宫SONICCITY特殊的产业结构主要源于大宫SONIC CITY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宫市交通极为发达,是东北、上越新干线交汇的节点,企业的市场腹地广阔,甚至可以辐射至福岛县和新潟县,为销售部门的发展创造得天独厚的优势。对许多来自东京的企业分公司来说,大宫与位于东京地区的企业总部之间一小时以内通达,商务往来十分便利。正是大宫富有特色的地理优势才形成了其独特的产业布局。

新城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根本上仍然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企业为了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最优化选择。对大宫SONIC CITY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情报信息、系统管理等后端服务业务部门在郊区新城的发展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根据新城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等发展特色的不同,一些销售业务的特殊业务部门也能得到蓬勃发展。从根本上看,新城的产业发展仍然与主城区企业紧密相连,新城内的企业大多为中心城区大企业的分公司,资本、技术、资源高度依赖中心城区。这需要新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夯实发展基础,厚积薄发,逐渐过渡为独立发展。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新城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以企业集群带动当地产业发展,逐渐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三)埼玉市的交通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埼玉业务核都市发展之初,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都很差,南北方向上有东北线、京滨东北线,沿线人口分布密集,交通拥堵严重;东西向的铁路、道路线路较少,道路宽度不足20米,也时常发生拥堵。这导致了整个城市人口主要沿南北向集中分布,靠近铁路的浦和市和与野市的中心区人口过密,而远离东北线、京滨东北线的大宫市北部、上尾市、伊奈町等城市东西部地区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60人,人口稀疏,严重制约东西郊区发展的速度。浦和东部地区、大宫西部地区、上尾西部地区等郊区卫星城到老城区至少需要30分钟,更偏远的郊区甚至需要55分钟以上,交通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解决制约新城发展的交通问题,埼玉市政府采取多方举措,进行了许多尝试。最初的方案是像千叶及其他业务核都市那样建立覆盖全市的轨道交通网络,但在资金、技术、与原有交通方式的协调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如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原有道路宽度不足,在短距离交通方面无法竞争过汽车、公交等,反而使原有的公交线路需要改道等等各类问题,使得埼玉市政府放弃这一想法。

第二种方案是建设多条汽车专用道和迂回道,以“埼玉新都心”为中心,再改造和整合原有公路、铁路、公交线路基础,建设16号西大宫迂回国道、17号与野大宫路和463号越谷浦和迂回国道等7条线路。现在埼玉市东北线、京滨东北线沿线上聚集浦和、大宫、埼玉新都心等行政、商务中心和铁道博物馆等文化、教育中心,而周边的水判土、见沼等郊区地带的自然公园内传来鸟语花香。埼玉市没有引入都市轨道交通等新交通系统,却也形成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城市布局。

交通是产业发展和人口迁徙的基础和重要动力,尤其在整合郊区新城各区域、促进新城的整体协调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埼玉市交通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政府在进行交通规划时,要注重新建线路与原有线路的协调,促进交通的系统性发展。不同地理、社会、历史条件的国家和城市,都具有各自最佳的城市交通方式,需要发展符合城市特色的交通系统,因地制宜发展交通。

部分资料来源:张琳,李健,东京都市圈新城发展机制研究及对上海的启示,上海城市管理. 2021,30(03)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