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是福建经济书写奇迹的40年,是福建人民生活换新颜的40年,也是福建电力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40年。
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
多年来,从“电老虎”到“电保姆”的巨大转变,从“双满意”到“央企优质服务年”的演进,从“用电满意提升工程”到“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极致追求,时光更替,优质服务的承诺,音犹在耳。
片区服务经理穿梭在榕城大街小巷
40年沧海桑田,福建电力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突破之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40年砥砺奋进,福建电力始终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道路上不忘初心、不负芳华。
服务政府工作大局 书写福建“奇迹”
40年前,改革开放大幕开启。春雷一声响,万蛰苏醒来。
1980年10月,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从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城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国脉所系,一路征程。40年来,福建电网人在厦门这片沃土上不断创新服务机制,供电服务一路提速。
四通道八回路、“交直并济”的坚强智能电网是鹭岛腾飞的强大动力;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每一个“接触点”,是推动服务零距离、架起连心桥的落脚处。
40年岁月悠悠,鹭岛上的电网人努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打造岛内外一体化标准的一流服务营业窗口;全力打造“全能型”供电所,提升营配一体供电服务水平;主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用能需求;组建多专业“全覆盖”服务的共产党员铁军服务队,积极探寻“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八大服务工程”在特区落地生根;加快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共同构建厦门核心区1.7千米充电半径服务网络。在实实在在的具体实践中,厦门公司以爱拼敢赢的姿态和甘于奉献的作为,为“人民电业为人民”书写了生动的特区脚注。
2017年9月,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厦门。入夜的厦门褪去日间的喧嚣,换上华美的灯光“晚装”,在黑夜中勾勒出一道道斑斓多姿、如梦似幻的灯光盛宴。面对迎峰度夏电网的高负荷,台风季节的巨大压力,福建电网人坚持“旗帜领航·光耀峰会”信念,枕戈待旦、卓绝努力,兑现了“保电有我、有我必胜”的铮铮誓言,为金砖会晤奉献了光明与璀璨,让世界看见熠熠发光中的福建。
在重大保电激情鏖战的冲锋中,在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担当里,在升级便民、利民服务的坚持里,在爱心结对、访贫问苦的关怀中,福建电网人的服务始终如一盏最暖的心灯点亮心间。
200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福建电力以此为契机,率先在全省央企中启动优质服务年活动,首家投运省级客户服务中心,率先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广获社会各界赞誉。
“智能用电互动服务平台”为客户带来便利
2006年4月26日,一个载入福建电力历史的时刻,国家电网与福建省政府签订《关于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电网建设和发展会谈纪要》。5年610亿投资规模,福建电网驶上一条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福建电力以“真诚服务、共谋发展”为理念,开展了“海峡西岸 真诚电力”优质服务系列活动,把文明建设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服务上。全省建立统一的95598呼叫中心,供电营业窗口全面推行“五常管理”、无周休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预约上门服务制,实现了客户咨询与查询、故障报修、业扩报装、投诉举报等一体化服务。这些承诺,不仅体现于中心城市,在全省778个城镇供电所也都全部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
2009年,伴随着温福铁路的通车,福建结束了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铁路网密度由1978年的81.37公里/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257.02公里/万平方公里,纵横交错的高速铁路在八闽大地上高密度穿行。2008-2018年,国网福建电力为福建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投入14.52亿元,配套建设供电线路1068.8公里,做到铁路建到哪,电就提前通到哪,服务保障就跟到哪。
2009年以前的平潭还是茅封草长之地,2009年末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式成立,这个曾经的东南海防前线迎来了跨越发展的良机,成为海峡两岸、大江南北乃至海内外各界人士注目的一方投资兴业热土。
2010年8月6日,平潭110千伏二回通道正式投产运行。“双线双变”时代大大提高福建电网向平潭岛的输送能力和供电安全可靠性。这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投用的首条110千伏光电复合海底电缆。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兆民认为,电力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平潭开放开发的先行保障与支撑。他说,近年来,国网福建电力高度重视,全力倾斜支持,进一步优化电网规划建设以及平潭的营商环境服务,着力打造适度超前于平潭实验区开发建设的坚强电网,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可靠供电。
十二五期间,平潭建成5座全户内GIS智能化变电站,4个海岛乡镇全部实现双回10千伏海缆供电,平潭电网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企业用电方面,国网平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提出“顾问式”服务和“一企一策”的服务理念,做到及时了解企业近期用电需求,主动听取客户的意见、建议,针对各企业生产需求以及用电特点,精心制作个性化的《用电分析报告》。
平潭供电公司对窗口服务人员开展台湾话培训
如今,平潭综合实验区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金融运行稳定繁荣,交通运输突飞猛进,商贸业一派繁荣,对外贸易日趋活跃,而国网福建电力亦正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在平潭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上倾力服务,真诚奉献。
承载国家期许,肩负赶超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从兴办厦门经济特区到打造平潭综合实验区,从建设自贸试验区到沿着“一带一路”加快开放步伐,福建发展不断打开新空间。
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福建电网人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开展“海峡西岸、真诚电力”、“海峡西岸光明行”、“爱心活动、平安工程”、“金牌服务迎奥运”和“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等系列活动,树立了福建电力新形象,用心服务、感动客户,打响了95598服务品牌,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万家灯火,提供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保障。
服务企业发展 舞动时代脉搏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小城晋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品牌经济、实体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县域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晋江电网发展日新月异,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网发展的“晋江模式”,为晋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1978年,晋江市社会用电量从0.177亿千瓦时起步,至2017年达到148.15亿千瓦时,连续32年位居福建省县(市)级供电公司用电量之首。凭借用电量“三级跳”便可一窥“晋江速度”的前行足迹。晋江对电力的强大需求不仅要求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对电力服务的便捷与高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电服务水平的提升我们深有体会。”安踏集团的郭亚章说,“虽然我们是双电源供电,但供电公司员工还是会经常过来进行技术指导。平时我们联系也很多,都成了朋友。”
主动服务,已成为国网晋江市供电公司员工的自觉行为。晋江市企业数量庞大,把工作做在前面,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了晋江电网人的理念。
“晋江经验”提出16年来,国网福建电力始终积极探索、践行国家电网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与“晋江经验”的有机融合,建设“强前端”、“大后台”,抓好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和片区、台区网格化服务,逐步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切实服务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围绕“三压减三提升”,以最快的速度响应企业需求,以最强的力度服务地方发展,在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优服务、降成本上,让企业看得到“晋江速度”,感受得到“电网温度”。
一衣带水,咫尺相望。福建与台湾同属闽南文化体系,是许多台胞的祖籍地,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台商落地福建,在这片热土上创业扎根。国网福建电力积极服务台资企业发展,受到了广大台商的好评和赞扬。
“供电公司经常打电话来询问我们的用电需求,征求我们的意见,服务真贴心!2008年,我们在晋江创业。2016年,落户泉州台商投资区,重新规划建设。工厂还没有开工,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就开始实地勘察、规划电网线路。当我们开始考虑工厂内的供电时,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已经把电线杆安到了工厂的门口。”泉州台商投资区钜闽机械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黄大源对供电服务赞不绝口。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沟通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台商来闽投资办企业,为福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无声处见真章。为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台商发展,国网福建电力在台商投资区(泉州、漳州、平潭等)配套成立服务机构,开展业扩、运维、抢修等业务,对台商用电申请开辟绿色通道,配备通晓闽南语的营业员;建立“一对一”专属服务机制,项目用电服务全程专人对接,全过程负责协调直至工程送电,并做好项目投运后续的安全用电隐患巡查、故障抢修特别服务、定期上门走访等。
除了用上电,用好电,“电价”也一直是广大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国网福建电力坚决贯彻国家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2018上半年全省节约企业用电成本17.67亿元。
国网福建电力人既有敢于突破藩篱的勇毅,又有至诚至细的眷注。
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业扩报装服务
在世界银行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电力”指标是十项指标之一,办电手续、接电时间、接入成本、供电可靠性和电费透明度指数是衡量一个地方电力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2018年,国网福建电力快速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福建省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制定了《提升电力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4项措施。根据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厦门市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二。在落实国网福建电力“五减、五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的基础上,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以网上办、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为目标,结合实际打造“e(易)用电”供电服务体系,一方面推进“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办电业务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升级供电服务业务流程,让客户“获得电力”更便捷。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电力人在改革创新的征程中一往无前。伴随福建企业经济的起步与腾飞,流光溢彩的电力画卷成为了东海之滨的最美底色,坚定着福建加速前行的铿锵脚步。
服务人民生活 共创美好未来
夜色中的微弱灯光,逐渐蔓延出满城霓虹;电能供应不足的记忆,早已远离都市人生活,甚至不被记起。当充足的电流如血液般源源不断注入城市肌理,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大动能,城市旧貌换新颜,经济发展持续加速,人民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那时候,家里最多就一盏15瓦的电灯”,林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他回忆说,那时通常是几家合起来用一个三五安培的电表,使用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等家电时还常常感到电力不足,电力营业厅里每一天都是长长的排队缴费队伍。用电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或许是那个年代人们对于电力的印象。
80年代中后期,国网福建电力通过公开办事制度、规范营业收费标准、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等方式加强行风建设,一时间这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像一股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供电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省第一辆流动缴费车带着一声问候驶进了居民小区,用户轻松缴费的同时,体会到的是全新的缴费模式与便捷的新生活。岁月流转,曾经的“公开承诺服务”已然浸透在福建电力人的心田。
跨入21世纪,国网福建电力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创新服务理念,大力推行“双满意”工程,认真履行供电服务“三个十条”。“一站式”、“一口式”、“保姆式”、“把客户当亲人、朋友”般的服务,成了福建电力新世纪的服务理念。
2006年,国网福建电力大力开展营业窗口、供电所、客户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成立95598投诉受理中心。陆续开展了以“和谐电力 服务社会”等为主题的“真诚服务365”活动,提升了“四个服务”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树立了国家电网的良好形象。
2011年是国网福建电力积极践行优质服务宗旨,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之年。公司广泛开展“让声音微笑起来”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实施居民用电质量六大提升工程,进一步满足客户“用上电、用好电、好缴费、易沟通”的服务需求。
2012年,福建电网开展以“保发展、保用电”为主题的“两保三进”优质服务活动。“片区制”服务是“两保三进”活动推出的举措之一。国网福建电力结合实施居民用电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对450个合表用电小区的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在原有的抄表和催收电费等职责基础上,片区服务经理还承担起片区户表异常申报、计划(临时)停电通知、用电业务宣传及咨询、客户基础信息收集、居民客户用电诉求和建议反馈等综合职能。
做好全省52座居民小区易涝地下配电站房搬迁改造工作,是国网福建电力“2017年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十项承诺”之一。优质服务进区、进户、进院的“三进”活动、“先复电,后抢修”理念以及用电业务申请实行“先接入后改造”都是履行“十项承诺”、践行“社会责任周”的缩影,亦是“新福建·新责任·新服务”的印证。
2018年,为方便市民办理各项用电业务,国网福建电力推出“一码办电”实现了19项用电常规业务“一趟不用跑”,8项业务“最多跑一趟”。“一码办电”不仅可以线上查询用电信息,获知每月、每日电量电费,还可在线可视化报修,实时获取抢修人员位置、了解抢修进度,为客户提供节能建议。“以前大多是通过线上渠道交电费,如今认真体验才发现这个平台这么智能。”在福州鼓楼供电营业厅办理用电业务的林康先生兴奋地说:“以后家里电路报修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还能参考平台提供的节能建议实现节约用电,真是居家好帮手。”营业厅里那长长的排队的场景,终成胶片里永远的回忆。
专业的服务和温暖的解答让客户如沐春风
40年是一个收获,更是前进的催征鼓点。
高擎改革开放的巨椽,国网福建电力绘就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助推美丽福建一次次标注光明与荣耀的坐标。40年电力服务,有太多的“高光时刻”,定格在每一个“福建时刻”的熹微之中;40年电力服务,有太多的“暖心画面”,怀揣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之愿,电网人一次次冲锋在服务为民的第一线,为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谱写精彩乐章。
今天的福建,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以磅礴的气势,壮丽的风姿,崛起在祖国的东南。
今天的福建电网人,牢记殷殷嘱托,搭乘改革开放的快车,不断续写华丽篇章。时间的车轮缓缓向前,用心服务是福建电力人不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