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渝北区大湾镇两岔水库杨家河1号渡改公路桥竣工通车,住在桥头桥尾的两户人家,告别了“可望不可及”,需要渡船或绕山数公里才能相见的过去,成为了过桥几分钟直达的“真邻居”。
曾经大湾镇的各个村落被称为一座座“孤岛”,充足的水域、四处延伸的蜿蜒支流隔断了一个个看似“近在眼前”的村庄,在外人听来好似“桃花源”的地方实际上却不是想象中的浪漫,大湾镇村民的生活、村子的发展备受阻碍。
远眺桃花岛与四周的屋舍俨然。
但这一切已然成为过去,如今的大湾镇25个村(居)公路全覆盖,新建起的8座桥梁串联起被隔断的村庄,村民之间的走动拜访不再是愁事,金凤村的桃子也成为品牌走向市场……大湾镇正全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题,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推动着乡村发展,带动着各村村民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每年春天,金凤村的桃花盛开,美不胜收。许可 摄
架起村民愿望之桥
不看天、不饶路,告别马蹄与船渡
大湾镇,一个“湾”字恰如其分诠释着这里的地形特征。鸭儿河、杨家河、团丘水库等蜿蜒“嵌”在各个村落间,两岔水库更是如蜘蛛网一般将触角延伸至深丘地带,这样的大湾镇离不开船,离不开桥,否则就会给村民的生活带来麻烦。
大湾镇两岔水库斗水人行桥两座。
“我们有土地在河对面,说起来你们可能不相信,以前过河种地要坐船,看到天快黑了就一定要收活,不然就坐不到船落不到屋。”
“过河的时候嗓门要大,要把开船的人吼过来。”
“说起开车快,出个村要绕几匹山,看都看得到的地方,可能要开好几十分钟。”
“以前根本没有想过修新房子,材料基本要靠马驼过来,慢就不说了,钱也遭不住。”
据大湾镇的村民回忆,由于交通不便,大家提到出村就头疼,大多数村民生活圈子也就很窄,总是盼望着眼前的水上“长”出一座桥来,有人打趣说“桥修好了后,村里的单身汉都少些了”。
大湾镇头塘河车行桥。
据了解,近年来,大湾镇总共开工修建桥梁8座,其中已建成6座,正在建设中2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湾镇深入调研群众需求,将拟规划再建设2座桥梁。如今,两岔水库杨家河2号渡改公路桥建成后,解决了两岔水库周边两岔湖村、金安村、杉树村、团丘村等地八千余村民出行问题;龙洞岩村老山桥消除安全隐患进行桥梁重建,连通着大湾镇、兴隆镇、茨竹镇三镇之间群众的来往。
现在,老马可以“退休”了,船渡变成游览体验了,天黑天亮也不能完全左右村民出行的选择了。
大湾镇两岔水库杨家河1号渡改公路桥。
修好乡村振兴之路
楼房起、产业兴,桃花朵朵致富经
任意来到大湾镇的某个村里,总能看到白墙黛瓦的新式村居,大湾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蒋海生感叹到:“放在以前旧房危房改造都很难,这些房子都是公路和桥梁修好以后陆续建起来的,挖掘机、运沙石的货车都开得进来,起一栋新房子就不再难了。”
大湾镇农田宜机化改造成效。任天驹 摄
据蒋海生介绍,建桥修路除了给村民带来出行的便利之外,更深层次是要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用道路和产业带动村民走向致富。记者来到大湾镇金凤桃乡农村产业路,“金凤桃乡”四字瞩目,只见桃林成片,整齐有序地延绵开来,其间是一条条相互交错的公路,不仅如此部分路段还规划有休闲步道,如一条条丝带包裹着村庄与桃林。大湾镇金凤村也以渝北区“双十万工程”为契机,争取宜机化改造项目,打造了桃树现代产业带,逐步打响了金凤桃子的名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道靓丽风景。
金凤桃乡。资料图
据了解,今年以来,大湾镇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打通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八角村、拱桥村、高兴村和空塘村新修建泥结石公路6.5公里,砼硬化公路约18.4公里,黑化路约7.2公里,全镇公路网基本形成村村循环、社社互通的农村交通网络,切实改善了农村交通面貌,农村公路成为了村民出行的“民生路”,游客休闲的“舒心路”,产业发展的“致富路”。
大湾镇金凤桃乡农村产业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湾镇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举措,有力有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造福群众、服务乡村振兴。据了解,在未来,大湾镇计划拓宽黑化大高公路、八大公路、永高公路(南北大道接续公路),拟新建黄阳大桥和空塘大桥2座,目前已加紧规划和设计,形成镇域内以大高公路、八大公路、永高公路、茨大路为主干,连接渝邻高速公路、南北大道的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