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转发崔永漷的文章,谈到网课的问题,其中有句话很受触动——“教学设计以课时(时间)而不是以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为单位。”
由此本文探讨三个问题,即 一堂课的——
1、“学习事件”如何设计
2、“课堂主题”如何确定
3、“目标层次”如何实现
第一、关于学习事件
以“学习事件为单位”——这个表达很贴切到位。就是完完整整做一件事。一件事有一件事的收获(一个策略、或者其他什么,也就是有“获得感”)。
那么什么是学习事件呢?以前我们常说的:要用英语“做事情”。再具体点:怎么在一节课上, 用英语完整地做、且只做一件事情。让他有充分的成就感、和具体的获得感。重要的是让学生 learn by doing ,说白了:上这节课,学生做了哪件事、能做好哪件事?
上新课,基本都是这样,也比较容易做到——例如读一篇文章的过程,需要interpret 标题,然后推测假设,浏览文章做笔记,建构信息导图……。
那么复习课呢,如何成为一个“事件”(而不是“对答案讲理由”)?这就要从问题着手——
第二、从问题到课题
崔文的另一个警示:避免“ 设计的取向是知识的分解,而不是经验的整合”。
例如讲评试卷,怎么做到不是逐题分析、讲解答案,这是一些琐碎的点,等于大水漫灌,无法做到雨露均沾,那这个效率如何优化?
答案是:抓住每一次典型的契机。比如如今天,我发现学生几乎所有错误,都集中在一个主旨题,是关于人物主题的文章—— 而人物特写,上海卷还不多;即便有,也多以事写人,这是A 篇的特点。所以,如何概括这类文章的大意,昨天我翻了很多资料,突然想到这个CEO 模式——Cause ,Experience ,Outcome 。那么学习者可以做什么呢?需要掌握什么呢?那就是信息的organizing 或者说mindmapping 。(至于为什么是它,在第三部分再说。)
所以我今天大刀阔斧——
只看一类文章:人物特写主题,包括“成功+困难”
只抓一个难点:“人物主题的文章——主旨概括——模式策略”。
只练一个技巧:利用CEO 这个思维模型,处理此类文章的信息点。
第三、课的“层次感”
从学习的深度来讲,可以分三个层次:知识;策略;思维方法。关于这个思维方法,其实就涉及到那个“核心素养”了——比如今天这个设计,着眼在解决问题(信息筛选)的建模过程。
1、首先是“概括”的概念。简单说概括,就是两个:一种是 多点归纳( concluding )。比如通过一组数据、一组个例,总结出一个结论;第二种是 个案延伸( extending ),或者说以小见大,看这个个案反应了什么普遍现象。
2、其次是建模的策略。科普文比较容易找到,多在文章开头两段中,特别是有though 、however 这种。人物记叙文,基本聚焦两部分:成就与困难,写事件则离不开原因(cause )、经历(experience )和结果(outcome ),就是事件CEO 。
注意这只是筛选信息的模型,具体到“如何概括一句话”这个策略,则是SVA 三要素(前文有专门介绍),即找出、或总结为三个要素词—— 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它的哪方面?有何不同?
3、最后是思维方法。核心素养不是空洞的概念。它实际上对学习者影响最大——看不见摸不着,你很难发现:为什么我努力却低效;或者我为什么总是不努力。
这就涉及到对学习问题的诊断。就事论事来说,不能正确概括的原因,就是interpreting out of context ( 断章取义)。三种表现:
(1 )failto completely read a complicated sentence
表现为句子误读、或读不完整、解析错误。根源是语法词汇储备撑不起,还停留在基本的知识学习阶段,这类学习者,你跟他讲方法策略是没用的,他需要的是字句推敲加记忆巩固。
(2 )failto cover all information
表现在信息遗漏,这是工作记忆问题,看过就忘。根源是阅读量小、熟练度不够。这部分学习者,不缺你讲,缺的是自己练,最好是现场限时阅读,先做起来。
(3 )failto map all information
表现在信息获取碎片化,无法建立信息点之间的关联。这部分是需要老师帮他梳理技巧,建立模型是一个快捷方式。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明白大班课、小班课和个别课的意义了。大班课适合新知识学习和测评(第二类人),大家起点相同,老师可以通过及时检测获取数据,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小班课适合第三类人,即高级思维的训练,可以在分层的情况下同伴互助;对于第一类情况,则适合微型班或干脆个别辅导,也包括试卷讲评中的小比例问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