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新贵
张华清是茌平区小果篮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她每天不是在葡萄大棚里,就是在去往大棚的路上。
3月11日,在合作社的椅子上还没坐稳,电话就响了。“你现在能来俺家大棚一趟吗?”接完葡萄种植户潘红玲的电话,张华清驾驶着一辆面包车就赶了过去。
潘红玲的葡萄大棚里,一串串青涩的葡萄挂满枝头。但近期葡萄出现了病虫害,需要让张华清开个药方。走进大棚,张华清蹲在葡萄秧前,仔细察看每一片叶子。“这是穗轴褐枯病虫害,马上喷洒唑醚代森联,很快就会好的。”随后,张华清还手把手教潘红玲修剪穗形。潘红玲是张华清的“铁杆粉丝”,她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目前,她家有3座葡萄大棚,每年十几万元收入,再加上丈夫打工的收入,这个四口之家的生活有滋有味。
其实,张华清成功的背后也有辛酸的过往。1998年,张华清所在的企业破产,她成了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的张华清跟着丈夫回到茌平区乐平镇农村老家,感到生活十分迷茫。后来,她发现当地有很多村民在大棚里种植瓜果,但由于村民对市场行情不熟悉,导致经常赔钱。于是,张华清与家人商量后,开了一家农资店。有时,种植户会拿着病株来到农资店向张华清求教,但对植物病虫害并不了解的张华清也无能为力,看着种植户失望的样子,张华清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张华清购买了植保科普书籍在家自学,尽量帮助种植户解决病虫害问题。此外,张华清每年还去江浙地区学习葡萄种植技术。2018年,张华清参加了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函授学习,并计划继续攻读农学研究生。通过学习,科学的葡萄种植技术和规范化的“一条龙服务”成了张华清的“葡萄致富经”。
从2014年成立葡萄种植合作社时的130户种植户,到现在的850多户种植户,张华清的专业知识支撑起了她的“葡萄殿堂”,很多葡萄种植户慕名而来,加入她的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高唐、冠县、东昌府、茌平、台前等地的5个葡萄种植服务站,5名葡萄种植讲师,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
“让种葡萄的群众发财致富,人家才信任你。如果种葡萄挣不了钱,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张华清说,合作社每年都组织种植户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葡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