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走访:郫都区郫筒街道中心村
2019年夏季的一天,在郫都区李家桅杆伫立着几棵银杏、水杉、竹林的院落里,郫筒街道中心村党总支书记唐宇见证了第一批“新村民”的入驻。与此同时,由郫筒街道联合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共同发起的“市民下乡·新村民”计划在这里启动。
唐宇作为郫都区“181”重大安保警卫任务先进个人、郫筒街道优秀共产党员,虽然2017年才担任郫筒街道中心村党总支书记,但2000年起便在合作镇人民政府工作,与群众打了近20年交道。担任中心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唐宇创新发展模式,带头发起“新村民计划”,切实改善民生,营造了生活富裕、多业融合的乡村社区产业场景,为乡村振兴培育了新动能。
引进“新村民”
推进乡村振兴
“村里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唐书记功不可没。他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新思路和发展方法。”中心村村民一提到唐宇就赞不绝口。唐宇上任后,通过分析中心村的组织优势、群众基础、区位优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思考出产业体系提档升级是村庄乡村振兴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打破村庄产业格局,合理运用村庄优势,2019年,以唐宇为代表的中心村党总支和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一起发起了“新村民计划”。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新村民’就是指中心村要引进有情怀的人参与到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优势和长处,借智借力,为中心村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唐宇解释道。“我建议我们李家桅杆要坚持把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新农村。”“村里要发展,还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家都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改造我们的居住环境。”……在“新村民”计划茶话会上,唐宇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中心村未来的规划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新村民”计划的核心就在于,通过赋予来到村庄的城市居民“新村民”身份,让城市居民与原村民共生,一起参与李家桅杆公共事务,共建共享李家桅杆生态环境,从而徐徐展开犀浦街道中心村乡村振兴的大美画卷。
创新发展模式
切实改善民生
“新村民”计划引入后,下面做什么?谁来组织、谁来服务、谁来协调?成为唐宇一直在思考、摸索的问题,也是关乎该项目能否真正有效能否落地的关键问题。因此,当群团组织建立后,需要有个枢纽平台来运营,在唐宇和郫筒街道领导班子的支持下,“新村民部落”诞生了。“新村民部落最终将作为村庄的枢纽性平台和一级平台进行对接。从功能上讲,主要协调村庄各种关系,组织新村民各种活动等。”唐宇说道。
“新村民”计划只是一个渠道,最终目的是让中心村产业兴旺、带动村民生活富裕、构建村落生态宜居、推进社区治理有效、努力建设乡风文明。“通过实施新村民计划,中心村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乡村形成可持续业态,村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都市近郊有一处村容美、村民富、集聚人气、记得住乡愁的川西林盘院落,成为郫筒街道乡村振兴对外展示的窗口。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三丰收。”唐宇表示。
华西社区报记者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