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小龙虾已成为当季的美食,小龙虾养殖也成为水产养殖户热衷的新兴产业。 丘北县双龙营镇鸭塘村的养殖户郑建敏是众多小龙虾养殖户之一,养殖绿色生态小龙虾,为他家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道路”。
目前,已进入小龙虾收获季节,郑建敏的小龙虾养殖场也开始热闹起来。
5月28日,记者见到郑建敏时,他带领男女老少,戴着草帽,挽起袖子,穿上上水裤,钻进虾塘,看到了网中活蹦乱跳的龙虾。 这些龙虾经过比较筛选,放在不同的包装箱里,很快送到各个水产市场,当天可以成为食客餐桌上的美食。
饲养员郑建敏说:“龙虾从来没有用过农药。 它是纯野生的,不像饲料一样喂食,而是让它进去吃水草和杂草长大的。 它比喂饲料的虾硬,口感好。”
郑建敏家饲养的龙虾由于从未投放过饲料,虾生长周期比较长,肉质厚实,口感鲜嫩,出笼的活虾被附近村民争先抢购,村民钱立忠是常客之一。
客钱立忠:“他家的大虾还不错。 在这里养殖的规模也可以。 我经常来他那里取虾。 价格也很合理。 今天打算买六七斤回去。 和几个家人一起吃。 他们的虾是纯野生的,不喂饲料,都是野生的,肉质各种各样新鲜,口感好。 ”
龙虾味道可口,但加工工艺繁琐,尤其是清洗工艺复杂,有高蛋白过敏史的人不宜食用。 在销售中,郑建敏提醒妹妹前来购买的商家注意事项。
饲养员郑建琪说:“大家买回去后,可以先把虾头剪掉,然后把虾尾清理干净,再用刷子刷洗虾尾。 吃的同时吃完龙虾后,不要吃西瓜等水果。 他说:“很容易拉肚子。”
郑建敏告诉记者,当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农田土质也很好,再加上原来积累的供应渠道,可以保障每年产出的龙虾“抢而走光”。 郑建敏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了从池头到餐桌的养殖餐饮产业链,龙虾突破了致富的“大市场”。
养殖户郑建敏:“我们的虾是2017年开工建设的虾池,到现在已经3年了。 我们现在在这三年里数一下吧。 总产量在135亩左右,年产量18000多斤,收入还可以。 平时我们的对虾销往广西、上海、广东、深圳,在这些地方,附近的酒店和夜宵店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