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惠民生、精扶贫 推动“访惠聚”见实效 ---**镇**村经验交流材料 **村为**镇下辖行政村,距离**县城25公里, 是以**族为主体的农牧结合村。全村共有610户2722人,其中:贫困户226户839人,劳动力1702人,现有耕地3200亩、草场19.27万亩,牲畜1.78万头,2015年人均收入8300元。在“访惠聚”活动开展中,村党支部联合县人社局住村工作组、村警务室认真落实“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合力,齐抓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基础,共施民生举措促进和谐,不断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聚集合力加强组织建设,努力争取民心 工作组协助村党支部不断完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以“交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协助推进基层组织的各项工作,形成了学习借鉴共进步、交叉评议同落实的良好格局。 一是制定措施,强化管理提素质。工作组与村干部相互结队子,进行绑定式传帮带,优势互补同步提高,从工作计划的制定、文体活动的组织、党员教育群众思想工作的开展等方面进行方方面面的交、点点滴滴的扶、手把手的帮,事事让村干部提计划、拿方案、抓落实、做主角,工作组提建议、搞扶持、当幕后、做后盾,提升村干部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水平。

帮建制度强化管理,先后制定完善值班坐班、工作例会、 “三会一课”、联系群众、宗教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15项制度。帮理思路指明方向,根据村干部反映的实际,提建议共同协商明确了全村2016年总体发展方向。村务管理更加规范,解决了“怎样干”“如何干的好”的问题,目前村两委班子团结民主、分工明确,围绕中心工作,聚焦目标合力,改变了以往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开会上门喊,现在村里召集开会喇叭一响,群众就自发主动来开会,音响一放,群众就主动来参与集体活动,使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到了有力提升。 二是履行“好程序”,树立民主推自治。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调动“三老四类”人员、党员、先进模范、爱国宗教人士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把主动权交到群众手中,不断推进村民自治进程。坚持“凡是涉及村集体事务的,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律执行“七步议事”群众工作法。将“七步议事”群众工作法每项程序再细化,指定具体负责人、承办人,确保流程不漏项不走样。让群众对村务工作全程监督,按规定决议执行好重大事务,积聚民智提升决策科学性。现在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升,积极为全村发展建言献策,主动履行监督职责。

三是完善设施,阵地功能再拓展。在阵地功能拓展与延伸上下功夫,经工作组建议,村“两委”发动群众参与,对警务室、会议室、合作社等进行区域调整,将阵地划分成教育培训、文化休闲、便民服务、创业示范四大 功能区,实现资源整合与合理布局。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派出单位县人社局投入2万元成立集就业指导、纠纷调解、信访接待等于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并设立便民服务吧台,村两委、工作组干部集中在便民服务大厅办公,方便了群众办事,提升了村“两委”服务群众能力。目前,服务大厅便民服务牌简单明了,以前群众到村委会办事找不到村干部,办事无头绪的现象得到彻底解决。 二、立足优势共惠民生,努力凝聚民心 工作组与村“两委”积极配合,借助部门资源,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结合实际共同协商,明确了围绕就业以提升技能强素质、实现就业促稳定的工作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富民增收步伐。 一是结合业务建专项帮扶档案。在走访入户活动中,工作组联合村“两委”对群众就业现状、技能掌握、就业创业愿望等调查摸底统计。在入户中侧重就业政策宣讲,发放宣传资料940份,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就业政策理解与就业观念转变。经统计,全村外出务工人员149人,县城创业人员9人,本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46人,未就业人员92人。

针对未就业人员制定了帮扶到人的就业帮扶方案。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借助资源强化能力提升。工作组联合村“两委”利用部门资源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村“两委”着眼群众技能掌握实际,建议开设指定内容技能培训班,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参加培训;工作组对接协调报送材料,组织教师开展培训,现已开展涂装工技能培训班 1期、55人次。村“两委”反映群众土地束缚力强、就业积极性不高、外出就业有担忧等问题后,工作组立即协调派出单位,邀请县优秀劳务经纪人现身说法授课,解读劳动力转移政策,消除外出就业顾虑。2016计划在农闲时利用阵地资源在本村开设为期三个月的“80、90”后未就业青年培训班,并开设砌筑、汽车维修等技能培训班。一大批青年通过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以前富民安居项目施工需请外地劳动者,现在参加过培训的青年,就能在实现村里就业,建房。 三是发挥优势拓宽增收渠道。以就业为突破口,打破有限的耕地、草场资源限制,引领群众走出家门增收致富。积极担任就业信息员的角色,村“两委”联系未就业群众做思想工作,工作组针对技能掌握及就业愿望专项指导推荐岗位。加强信息服务助推就业,村“两委”设立就业信息发布板块,工作组利用部门资源建立7个稳定劳务输出基地,多渠道收集宿餐饮服务、商品销售、加工制作等多领域用工信息320条,并使用汉哈两种文字进行了公示。

2016年计划在**村发展劳务经纪人15个,实现就业150人,有组织转移400人实现短期就业,有组织转移30人到企业就业成为产业工人,力争年内“80、90后”未就业青年就业率达到100%,参保率与续保率均达到100%。群众外出就业积极性不断提升,以前闲散青年在村里无所事事的现象没有了。 三、凝心聚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精准贫困户档案。紧抓今年国家建立贫困村户信息管理系统机遇,住村工作组及村“两委”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从新摸排 , 逐户调查摸底,填写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精准识别后公示,最终确定贫困户226户839人,并进行电脑录入,建立了信息采集系统,与国家系统接轨,实现信息动态管理。 二是建立精准扶贫档案。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围绕2016年精准脱贫贫困村开展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镇2016年度精准脱贫工作实际,建立一支由住村工作组、县帮扶单位干部、村干部等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队,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村“4+1”的精准扶贫方案。 三是建立精准扶贫产业。

按照“一户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示范,建立了**村围绕劳务输出、畜牧养殖、农畜产品销售、庭院经济、其它5大类、16个小项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精准扶贫产业推进方案。目前,蜜蜂养殖产业已落地,预计年产值达30万元,可带动7户23人脱贫。 在“访惠聚”活动开展中,我们积极落实 “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着力加强基层建设强基固本,着力改善民生条件聚民心,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良好基础。本文来自香当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