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地区: 河南省 - 新乡市 - 红旗区

学校:红旗区洪门镇初级中学

共1课时

第二节细菌 初中生物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能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二)技能目标

1、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细菌正反两面方面作用(有害和有益)的学习, 正确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及在自然界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同时已经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本节课虽然是肉眼不能直接看到,但结合直观教学,使学生接受较快。通过对比方法,使学生认识细菌更深刻。有很多现象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生充满兴趣,整节课很容易开展,也为后面学习真菌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细菌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二节细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水果腐烂的图片,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讨论交流:细菌造成的后果。为什么细菌能造成如此结果呢?细菌究竟是怎样的结构特点呢?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

二授新课

一)细菌的发现

1、阅读课文:请你阅读书本P58-P59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可以获取哪些重要信息?

学生自主学习并总结:

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

2、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巴氏消毒法)

2、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

你知道常州的品牌牛奶吗?红梅牛奶,它是利用什么样的消毒方法吗?引出巴氏消毒法,通过视频,作简单介绍。

通过阅读,你对于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1、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2、巴斯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就能发现自然界的奥秘。

在此,鼓励学生主动学科学,探究生活的奥秘。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大屏幕展示细菌的形态图,了解细菌的三种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细菌的结构怎样呢?

大屏幕展示细菌结构和动植物结构图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

总结细菌的结构的特点: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最大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细菌没有叶绿体。

四)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五)细菌的生殖

1、讲述小故事:国王和棋手对决,协议输方向赢方提供大米。数量如下:第一个盘子放一粒大米。第二个棋盘放两粒大米…后一个棋盘格的数量是前一个棋盘格的两倍,让学生计算最后一个棋盘的大米的数量。

引出:细菌的繁殖亦如此。

认识细菌的繁殖特点,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六)联系实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吗?

1、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但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为什么就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呢?

2、为什么晒干的香菇、木耳比新鲜的更容易保存?

3、在我国秦朝修建长城时,建造者的食物之一是存放在罐子里用盐腌制的蔬菜,你能说出腌制蔬菜,为什么能保存较长时间的道理吗?

4、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细菌的生存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

这两天,我们已感受到天气的寒冷,那细菌是怎样度过这寒冷的环境的呢?引出芽孢结构。

观察:展示芽孢的形成过程和遇到适宜条件萌发过程。强调芽孢是细菌的一种休眠体。从生殖特点和芽孢结构,引导学生思考细菌与它的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特点。

通过你的细菌的了解,你认为细菌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弊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1、 学生交流

2、 视频播放:视觉强化,让学生对细菌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细菌对人类既有益又有害,且利大于弊。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教材74页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曲折而艰难。

二、细菌的形态:个体小,呈杆状,球状,螺旋状

三、细菌的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

四、细菌的营养: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五、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第二节细菌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二节细菌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二节细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水果腐烂的图片,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讨论交流:细菌造成的后果。为什么细菌能造成如此结果呢?细菌究竟是怎样的结构特点呢?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

二授新课

一)细菌的发现

1、阅读课文:请你阅读书本P58-P59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可以获取哪些重要信息?

学生自主学习并总结:

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

2、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巴氏消毒法)

2、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

你知道常州的品牌牛奶吗?红梅牛奶,它是利用什么样的消毒方法吗?引出巴氏消毒法,通过视频,作简单介绍。

通过阅读,你对于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1、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2、巴斯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就能发现自然界的奥秘。

在此,鼓励学生主动学科学,探究生活的奥秘。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大屏幕展示细菌的形态图,了解细菌的三种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细菌的结构怎样呢?

大屏幕展示细菌结构和动植物结构图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

总结细菌的结构的特点: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最大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细菌没有叶绿体。

四)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五)细菌的生殖

1、讲述小故事:国王和棋手对决,协议输方向赢方提供大米。数量如下:第一个盘子放一粒大米。第二个棋盘放两粒大米…后一个棋盘格的数量是前一个棋盘格的两倍,让学生计算最后一个棋盘的大米的数量。

引出:细菌的繁殖亦如此。

认识细菌的繁殖特点,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六)联系实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吗?

1、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但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为什么就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呢?

2、为什么晒干的香菇、木耳比新鲜的更容易保存?

3、在我国秦朝修建长城时,建造者的食物之一是存放在罐子里用盐腌制的蔬菜,你能说出腌制蔬菜,为什么能保存较长时间的道理吗?

4、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细菌的生存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

这两天,我们已感受到天气的寒冷,那细菌是怎样度过这寒冷的环境的呢?引出芽孢结构。

观察:展示芽孢的形成过程和遇到适宜条件萌发过程。强调芽孢是细菌的一种休眠体。从生殖特点和芽孢结构,引导学生思考细菌与它的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特点。

通过你的细菌的了解,你认为细菌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弊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1、 学生交流

2、 视频播放:视觉强化,让学生对细菌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细菌对人类既有益又有害,且利大于弊。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教材74页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曲折而艰难。

二、细菌的形态:个体小,呈杆状,球状,螺旋状

三、细菌的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

四、细菌的营养: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五、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Tags:第二,细菌,优质,教案,设计

外研社优质课分享经验_外研版优质英语公开课_外研社小学英语优质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