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公开课个人材料总结

一个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上许多公开课。上好公开课是每个老师的心愿。让课堂生活过程之旅常新,让课堂生活理论之树常绿,让课堂生活之路常直,是我们当老师的理想。那么数学教学的课堂又是如何的呢?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何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如何使创新的火花不时被点燃?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优质公开课个人材料总结

一、 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三尺讲台“立住脚”、“站稳脚”、“站好脚”的前提,尤其是数学教师,课堂上到位的知识讲解,对下面听课的学生和教师都会有强烈的吸引力,这时成功的课堂教学已迈出了第一步。

二、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正确的理解是上好公开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回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各种教学活动,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能流畅而自然。

三、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的关键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熟悉思维运动的几种形式,还要善于点拨、引导,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从而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课堂教学的精彩作充分的准备。尤其是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非常重要,因为一首乐章要有优美动人的序曲,一出戏剧要有钩人心魄的序幕,一篇文章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堂课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集中,教师如能设计一个优秀的导语来吸引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就能

顺利进行,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那么这堂课已成功了一半。

教师适时而精当的点拨、引导,才有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的精彩。这样,既使课文得到了总结、拓展和探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适度。一是深度,即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广度,即不能超出学生生活实践的范围。否则,无法激活学生思维。

四、教师要讲究课堂组织、调控、启发的艺术

教学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Bellack(1996)曾指出:“在所进行研究的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课堂提问在每天的教学中都是大量的,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发现教师的“逼供”式的提问,即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一味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框子”里面“逼”;而学生则费尽心思地揣摩教师想得到的“供”,时下这已经成了公开课中出现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只关注教学设计的有序实施,不注重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只考虑自己准备的内容是不是讲完了,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接受了。

五、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

有人说“公开课与其说成是讲给学生听的,倒不如说是演给听课老师看到的。”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一些公开课上教学的不真实性,而在课堂上教师的情感虚饰则增加了公开课“作秀”的成分。

新课标反复提倡的一个理念是积极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给学生创造探究平台。因此,凡公开课我们都可以见到诸如“讨论”、“探讨”之类的环节,它好像已经成了新课标旗帜性的标志,似乎谁不用谁就跟不上新课标精神一样。更重要的是冷场是公开课第一大敌,这个险好像谁都冒不起,而热热闹闹的讨论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于是想办法让学生开口说话、让课堂热闹起来成了

首要的事情,花里胡哨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在公开课上大家经常看到教师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寻找发言者,哪怕是一句不着边际的话,也是“感恩”不尽,并赶快接过他的话头引导到自己所预设的轨道上来。教师的表扬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的,但是这种无限演绎的廉价的表扬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为了热闹为了合作,为了更能体现新课标精神,老师们想着法儿变花样,有的甚至到了哗众取宠的地步,一看便是虚情假意。

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取舍,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六、教师要营造“亮点”,让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时,总是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课堂亮点的出现使学生受到良性的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那么,如何营造“亮点”呢?“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也可以是课堂随机生成的,营造亮点,一看你的意识强不强,二看你的能力硬不硬,三看你的机智高不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