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伴年底促销,为何黄牛纷至沓来?
一些黄牛自述,这背后有一套黄牛的“经济学”:通过“压单”、“拼单”等各种方式,他们会计算如何最大程度地获取返券利润。
黄牛的多条“致富经”
“比如说你买一件1000元的商品,你只需要给我550元左右现金。到时候我付1000元买这件商品,拿到600元的券就归我。我再以8折价格把这券卖出去,一单赚30元左右。”尽管返券要等到12月31日才开始使用,但不少黄牛会提前一周甚至更早来这里预约消费者的返券“额度”,这被他们称为“压单”。
不过,黄牛的折扣并不固定,“门道”也并不止这一点。市民孙先生曾购买过一双标价3999的皮鞋,按规定能拿到2100元的券,如果按“行情价”8折卖给黄牛,实际花销2319元,但孙先生找黄牛代为付款,“一口价”给了2400元现金免去排队之苦。黄牛不仅赚了返券差价,再随意从找自己“压单”的商品中挑一件低价货,就能再拿一张300元的返券——这样的方式被称为“拼单”,是黄牛赚取差价的另一种方式——过去的促销中,常常可以看见黄牛一边跑着找其他黄牛交换信息,一边按计算器算“最优化的组合”。
八佰伴打折促销之所以声名远播,一大原因在于黄金、手机等“硬货”同样参与活动。过去,一些黄牛会在黄金预约券领取处通宵排队,转手一张至少300元。去年这些热门商品开通了线上预订通道,需要预约券购买。一些黄牛对此颇为惋惜:“每个人限购一次。”他们比普通顾客更熟悉预定时间点,“多刷两次就抢到了”,转手出去也能小赚一笔。黄金预约券也成是他们买卖的“商品”之一,手机则因型号不同,预约券价格不一。
此外,一些黄牛还会以折扣价大量购进OK卡等购物卡冲抵现金,同样能节约出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代排队”、“代付费”等“顺便”做的事,也能明码标价。
爱恨黄牛
对于这些黄牛,不少消费者坦言“又爱又恨”。
市民江女士记得多年前跟父母第一次来八佰伴的年底促销购物时“一路都有人问‘券卖不卖’”。当时她和母亲排队付钱时,明明看着前面也就几十米长的队,过了两个多小时竟然“纹丝不动”,她跑到前面一看,一个男子手中拿着厚厚一沓小票在结账,还有人跑来递上新的小票:“当时我就跟这个人吵起来了,居然还有工作人员叫我算了。”
而另一件让她恼火的事情是,她不得不越来越早地前往商场选购商品:“现在等到30号来买,几乎不是断码就是缺货了,31号无非就是来排队付款。黄牛会提前在各个柜台刺激消费者由他们代为购买商品。”
可她又不得不承认这些黄牛的灵敏与活络:“商场特别精,满500返300,你去看商品价格里999、499这样的特别多。”如果不是黄牛作为“中间人”,将多个消费者的商品金额进行“拼单”组合,再给予适当优惠:“这些返券在我们手上就成了废纸。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家是手工大数据。”
曾有营业员拉丈夫当黄牛
去年打折促销期间,一则八佰伴营业员示意顾客找黄牛打折的消息曾在网上引发关注。可这在不少营业员看来却是在“为顾客考虑”。对于不少营业员来说,黄牛利大于弊:“卖给谁都一样算销售额,为什么要把黄牛低看一等呢?”
在一些营业员看来,撺掇顾客购买商品的黄牛甚至成了“免费促销员”:“我们最多介绍下商品情况,告诉顾客存货不多。可他们还会从实惠角度劝顾客‘这些券不用就是废纸’、‘这些必需品你买了总能用’。”
一名营业员告诉记者,专柜的袜子这一类小件商品,原来因为“性价比不高”乏人问津,可是经黄牛“牵线”介绍,也能成交:“既然是市场经济,我们为什么要讨厌他们呢?”
一些消费者也发现,黄牛似乎总有他们的“门道”:有人曾因答应黄牛将手中返券全部销售给他,得以悄然加塞结账;有人因为找黄牛代结账,比排队的朋友提前两小时结束购物。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过去还曾出现过商场营业员拉来丈夫当黄牛的情况。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尽管警方已布局打击黄牛以维护秩序,确保安全,但一家商场的黄牛成为“现象级”,本身就说明这样的打折促销方式有问题:“除了商场本身的利益,还应综合考虑社会影响,比如对交通、公共安全的影响,以此设计更为周到的促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