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常见的17种病害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用药方法:

腐霉根腐病

症状:

生姜茎基腐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

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叶片发黑脱落,呈枯萎状,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严重时开始死株,危害极大。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姜或在病残体上越冬,病姜种、 病残体是此病的初侵染源。

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和灌既水传播。

病原体:

群结腐霉属,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连作地,土壤黏重,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经常大水漫灌发病较重

治疗建议:

50%王铜-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5克/亩喷雾(保护+治疗)

复配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内吸作用,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随植物体内水分运输而转移到植物的各器官,杀灭侵入植物体的病菌。

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炭疽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

病斑先出现在叶尖和叶缘,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后扩展成梭形、椭圆形或不定形病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斑边缘有黄色变色部,病健分界不清晰。

发病后期数个病斑连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变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当空气潮湿时,斑面会出现小黑点,即病原的分孢盘及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①连作地,田间湿度大,偏施氮肥,生长势过旺,利于发病。

②雨水多,发生重。病原借雨水溅射或小昆虫活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源。

③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或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

病原体:

病原为辣椒刺盘孢和盘长孢状刺盘孢 ,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治疗建议:

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0-60克/亩喷雾(保护+治疗)

本品是一种内吸性的低毒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广谱杀菌、作用机理独特、不易产生抗性,具有向顶性传导功能。

纹枯病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鞘,也危害叶片。

叶鞘上发生灰绿色圆形病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叶片上病斑水浸状,扩大后呈云纹状不规则的大型病斑,软化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菌核。

发病规律:

病原以菌核地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体、菌核在杂草和田间其他寄主,上越冬。

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病原体: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真菌。

治疗建议:

5%井冈霉素水剂(低毒)

使用75-112.5克/公顷喷雾(治疗性)

本品是内吸作用很强的农用抗菌素,当病菌的菌丝接触到药液后,能很快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菌体内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不可与呈碱性浓药等物质混用使用。

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软腐病

症状:

发病初期,地际部茎叶处现黄褐色病斑,继之软腐,致地上部茎叶黄化萎周后枯死,地下部块茎染病,呈软腐状,失去食用价值。

一般结群腐霉引起的根腐病先引起植株下部叶片尖端及叶缘褪绿变黄,后蔓延至整个叶片, 并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致整株黄化倒伏,根茎腐烂,散发出臭味,别于由青枯引起的根腐病;细菌引起的根腐现青枯状,不倒伏,剖开根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挤压时溢出白色黏液;生产上由青枯细菌和结群腐霉菌复合侵染的,叶片向叶背卷曲,叶尖,叶缘黄化,茎秆基部缢缩,呈水渍状倒伏,维管束褐变,致近土面的根茎腐烂,散出臭味。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姜或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遗落士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姜种、病残体和病肥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

在温暖地区,游动孢子囊及其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借雨水溅射和灌溉水传播进行初漫染和再侵染。

通常日暖夜凉的天气和植地低洼积水,土壤含水量大,士质黏重有利该病发生;种植带菌的种姜和连作,发病重。

病原体:

病原群结腐霉,属假菌界卵菌门。

25°C水培条件下,菌丝生长快,易产生附着胞,菌丝宽3~5μm ,不产生游动孢子囊;孢子囊丝状或瓣状,长346μm。

萌发时产生无色的泡囊;大小17~21μm ,后从泡囊中释放出游动孢子;藏卵器无色至浅黄色,球形,壁薄且平滑,顶生或侧生,个别间生,柄直;直径23~39μm;雄器异丝生,具柄,呈曲颈状,以颈端与藏卵器接触;卵孢子无色或浅黄色,近球形不满器,大小19~32μm,内生贮物球多个。

治疗建议:

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低毒)

发病前或初现病斑时,用本品兑水均匀喷雾,并视作物生长时期、植株大小决定亩用水量,喷雾要足够覆盖作物,又不滴水为宜。

一般间隔7天,连续使用2-3次防效更佳。

眼斑病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后叶面先出现点状病斑,褐色,逐渐发展为梭形,似眼睛。病斑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病部四周黄晕明显或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暗灰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①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

②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③土壤黏重、偏酸。

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

④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⑤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⑥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温暖、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病原体:

病原为德斯霉,属真菌界半知菌类。

分生孢子梗多单生,榄黄色,正直不分枝,基部细胞膨大,顶端色浅,产孢细胞多茁芽殖,合轴式伸长;分生孢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圆,单生或顶侧生,正直,浅榄黄色,具2~7个隔膜。

治疗建议:

8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喷雾(保护+治疗)

多菌灵主用于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对子囊菌和半知菌有效好的防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代森锰锌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安全间隔期为28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勿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采收。

立枯病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鞘,也危害叶片。

叶鞘上发生灰绿色圆形病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叶片,上病斑水浸状,扩大后呈云纹状不规则的大型病斑,软化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菌核。

发病规律:

病原以菌核地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体、菌核在杂草和田间其他寄主上越冬。

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病原体: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态为亡革菌,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真菌。

治疗建议:

30%苯甲丙环唑乳油(低毒)

使用150-300毫克/千克喷雾(治疗性)

病害发生前或初期施药效果更佳。

作物幼苗期、花期和幼果期慎用。

本品由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按最佳配比组成,集内吸、保护、治疗为一体,施药后能杀灭作物体内和体表病菌。

本品不可与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用。

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茎基腐病

症状:

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

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叶片发黑脱落,呈枯萎状,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严重时开始死株,为害极大。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病姜及病残体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在土壤内越冬,条件适宜即可发病。

一般5月开始发生,收获后带有病菌的种姜仍可继续发病,一直延续到翌年3月播种时。高温高湿有利于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C-25°C生姜属喜光耐旱植物,通风和透光不良的地块易发病。

黄泥壤土、黏性重的土壤易发病重。重茬连作地块田间菌源量累积,发病较重。

病原体:

病原为腐霉菌属 ,包括结群腐霉菌r,简囊腐霉菌和瓜果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治疗建议:

10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微毒)

播种前种子用本制剂100倍液浸种30分钟,浸种后的余液泼浇营养钵或苗床,育苗时的用药量为种植1亩或1公顷地所需营养钵或苗床的面积的量,移栽定植时和初发病前(始花期)各用一次。

若病害较重,可在登记范围内加大用药量,效果更佳且无药害。

本品属广谱的微生物杀菌剂,通过有效成分--多粘类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和位点竞争、诱导抗病性的作用方式,杀灭和控制病原菌,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同时对初发病的土传病害和叶部病害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根茎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茎基部和地下块茎,初发病时茎基部和块茎呈水渍状变褐,湿度大时茎基部生出少量白色菌丝,有的扩展到块茎上,严重时地上部萎蔫枯死。

该病易与姜瘟病混淆,挤压根茎腐病的块茎时不能溢污白色混浊的菌液,别于姜瘟病。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遗落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的种姜、肥料、病土都可能成为田间发病的初始菌源。

姜发病后病部又可产生分生孢子,通过灌溉水、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再侵染,土壤黏重的低洼处或雨日多易发病。

病原体:

病原为一种镰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

病菌常产生大型和小型两种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多细胞,无色。

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或肾形,大多为单细胞,个别双细胞,无色。

治疗建议:

1%申嗪霉素悬浮剂(低毒)

使用500-1000倍液灌根(保护+治疗)

防治枯萎病时,应于移栽时第一次施药,然后于枯萎发病初期施药,每株灌根250毫升。视病害发生情况隔7-10天灌根1次,连续使用3-4次。

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本品是抗生素杀菌剂。

其对真菌病害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利用其氧化还原能力,在真菌细胞内积累活性氧,抑制线粒体中呼吸转递链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从而抑制菌丝的正常生长,引起植物病原真菌丝体的断裂、肿张、变形和裂解。

白绢病

症状:

此病多为害块根近地表根茎或幼苗根茎,严重时向下扩展引致块根发病。

染病部初呈水渍状灰褐至暗褐色坏死,稍凹陷,其上产生白色纹羽状菌丝,以后逐渐形成油菜籽状小菌核。

染病植株或病苗外叶先期变黄,以后萎蔫,最后枯死。

发病规律:

白绢病菌是一种根部习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根上越冬,第二年温度适宜时,产生新的菌丝体,病菌在士壤中可随地表水流进行传播,菌丝依靠生长在士中蔓延,侵染苗木根部或根茎。

病原体:

齐整小核菌引起。

属半知菌亚门,无孢菌群,小菌核属。

曾发现它的有性世代,称为罗氏阿太菌,是一种担子菌,但不常见。

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世代,无性世代也不产生任何孢子。在生活史中主要靠无性世代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菌丝和菌核。

菌丝白色,有分隔,直径5.5-8.5um ,有明显缔状连接丝,每节具两个细胞核。

在产生菌核之前产生较纤细的白色菌丝,直径为3-5um ,细胞壁薄,呈纤维状,平均厚度为0.1-0.3um ,有隔膜,无缔状联接,常3一12条平行排列成東;菌丝尖端40- 200um处有活性的酸性水解酶素。

此外,可见核、核仁、内质网等。菌丝内的隔膜是典型桶状隔膜,共5层。病菌是由3~12条平行排列的菌丝束形成,此时菌丝长出侧生分支,后再交叉分枝,逐渐变成球形。

菌丝有相互吸引的物质存在,并在自身足够能量下,逐渐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逐渐变黄至褐色,直径为0.5-3mm,外层为较紧密的细胞组成的皮层,内部是薄壁组织。

菌核内各细胞均具两个细胞核,成熟的菌核外皮含可抵抗恶劣环境的黑色素。

治疗建议:

①提倡与十字花科、虫水稻、葱蒜等作物轮作,可减少发病。

②选用无病种姜,选用抗白绢病的品种。

③使用1亿活孢子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低毒):2500 5000克制剂/100千克;拌种+顺垄灌根两次(保护+治疗),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通过寄生和营养竞争作用,消耗侵染位点的营养物质。

斑点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黄白色,梭形或长圆形,细小,,长2~ 5mm ,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成穿孔。

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故又名白星病。病部可见针尖小点,即分生孢子器。

发病规律:

温暖多湿,株间郁蔽有利本病发生。

田间湿度大或植地连作,有利本病发生。

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士中越冬。

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源,借雨水溅射传播蔓延。

病原体:

病原为姜叶点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具孔口,黑褐色,直径50-120um。

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5-9)X(2.5-3.5)um ,当孢子成熟后从分生孢子器孔口涌出时,分生孢子团常呈带状或卷须状。

治疗建议:

有条件的要避免连作,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加强健苗栽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搞好田间调查及早发现病株,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600倍液或30%嘧菌酯1000倍,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30%爱苗(苯甲*丙环唑)乳油4000---5000倍液,乙蒜素1500倍喷雾,每亩用液50公斤,对发病中心进行重点喷雾,隔6-7天喷一遍,连续防治3-4次,防治效果达80%以上。

枯萎病

症状:

主要为害块茎部,表现为块茎腐烂变褐,植株枯状。

发病块茎不呈水渍状半透明状,挤压患部可以渗出清液,块茎表面长有菌丝体。

植株地上部分表现为心叶枯死。

发病规律:

连作地块,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易发病。

病原均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带菌的肥料、姜种块和病土产生主要菌源。

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再侵染。

病原体:

病原为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治疗建议:

1%申嗪霉素悬浮剂(低毒)

使用500-1000倍液灌根(保护+治疗)

防治枯萎病时,应于移栽时第一次施药,然后于枯萎发病初期施药,每株灌根250毫升。视病害发生情况隔7-10天灌根1次,连续使用3-4次。

本品是抗生素杀菌剂。

其对真菌病害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利用其氧化还原能力,在真菌细胞内积累活性氧,抑制线粒体中呼吸转递链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从而抑制菌丝的正常生长,引起植物病原真菌丝体的断裂、肿张、变形和裂解。

叶斑病

症状:

发病叶片出现黄色近圆形小斑点,周围褪绿黄化。

湿度大时,病斑周围出现绿色水渍状扩展晕圈,后水渍状斑块变黄,近圆形病斑逐渐变成不规则形黄褐色斑,病斑中央变灰白色枯死,甚至出现穿孔。

严重时叶片病斑连成一片,病叶边缘发黄萎蔫、翻转,甚至枯死。镜检新鲜病姜叶片的水渍状斑块,可见其上有细菌溢流。

发病规律:

夏秋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

①越冬与初侵染源。

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田间或在种姜内越冬。

从伤口或叶片,上的水孔侵入,沿维管束向上、下蔓延。

②传播特点。

通过种姜进行远距离传播。

病原借灌溉水、地下害虫、风雨以及农事操作传播。

病原体:

病原为甘蓝黄单胞菌姜致病变种

①形态:菌体短杆状,大小为(0.65- 0.73)μmx(1.52- 1.86)um,菌体鞭毛单根极生,有荚膜,不产生芽孢,在NA培养基上, 28°C条件下培养2 - 3天出现黄色圆形、隆起、光滑的菌落,不具流动性。

②特性: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

适宜生长温度25-30°C ,最高30- 39°C ,好氧。

治疗建议: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0-600毫克/千克喷雾(保护+治疗)

①发病前或初期用药,间隔7天连续施药,每季节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14天。

②发病轻或作为预防处理时使用批准登记低剂量;发病重或作为治疗处理时使用批准登记高剂量。

③本品可与其它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④药剂应现混现兑,配好的药液要立即使用。

细菌叶斑病

症状:

发病叶片出现黄色近圆形小斑点,周围褪绿黄化。

湿度大时,病斑周围出现绿色水渍状扩展晕圈,后水渍状斑块变黄,近圆形病斑逐渐变成不规则形黄褐色斑,病斑中央变灰白色枯死,甚至出现穿孔。

严重时叶片病斑连成一片,叶边缘发黄萎蔫、翻转,甚至枯死。镜检新鲜病姜叶片的水渍状斑块,可见其上有细菌溢流。

发病规律:

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田间或在种姜内越冬。

从伤口或叶片,上的水孔侵入,沿维管束向上、向下蔓延。

通过种姜进行远距离传播。病原借灌溉水、地下害虫、风雨以及农事操作传播。

夏秋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

病原体:

病原称甘蓝黄单胞菌姜致病变种。

治疗建议:

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5克/亩喷雾、弥雾(治疗性)

本剂是一种内吸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

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

细菌软腐病

症状:

主要侵染根茎部,初呈水渍状溃疡,用手压挤,可见乳白色浆液溢出,因地下部腐烂,致地上部迅速湿腐,病情严重的根、茎呈糊状软腐,散发出臭味,致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在土壤中生存,经伤口侵入发病。

该菌发育温度范围2~41°C,适温25~30°C ,50°C经10分钟致死,耐酸碱度范围pH5.3~9.2,适宜pH7.2。

病原体:

病原称胡夢ト软腐欧氏杆菌胡夢ト軟腐致病変秧,属細菌界薄壁菌门。

治疗建议:

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5克/亩喷雾、弥雾(保护+治疗)

本剂是一种内吸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

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

本剂应掌握在发病初期使用,采用喷雾或弥雾。

细菌性叶枯病

症状:

叶片发病,沿叶缘、叶脉扩展,初期出现淡褐色略透明水浸状斑点,后变为深褐色斑,边缘清晰。

根茎部发病初期出现黄褐色水浸状斑块,逐渐从外向内软化腐烂。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士壤中越冬。

带菌种姜是田间重要初侵染源,并可随种姜进行远距离传播。

在田间病菌可借雨水、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

病原体:

野油菜黄单胞杆菌姜致病变种,属细菌。

土壤湿度高易发病。阴雨天多发病严重,尤其在暴风雨后病情明显加重。

治疗建议:

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5克/亩喷雾、弥雾(保护+治疗)

本剂是一种内吸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

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

姜瘟病

症状:

姜瘟病为系统侵染性病害。

主要为害地下茎及根部,常从茎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病姜内部组织软化腐烂,挤压病部流出污白色汁液,有臭味,剖开病姜可见维管束呈褐色。

根被害也呈淡黄褐色,终至全部腐烂。

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上下垂枯死。

发病规律:

①病原细菌主要随病姜种和田间其它寄主及其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若引种可造成新区发病。

②播种带菌姜种或生长期中其它寄主、病残体、土壤中的病原细菌可以通过姜表皮的自然或机械伤口侵入,宜条件下发病。

细菌又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害虫传播进行再侵染。

土温25~30摄氏度最适于发病,高温多雨潮湿,特别是暴雨后骤晴,姜瘟可能严重流行。

③地势低、大水漫灌,与茄科蔬菜连作或邻作发病亦较重。

病原体:

姜瘟病属细菌性病害,菌体短杆形,端生1~4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

病菌喜高湿高温,生长发育最适温度30 - 37摄氏度,寄主范围很广,约33个科100多种植物,茄科蔬菜最易受害。

治疗建议:

25%氨基乙蒜素微乳剂(中等毒)

使用50-67毫升/亩喷雾(治疗性)

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喷雾要均匀周到。

本品是由乙蒜素和氨基寡糖素两种活性物质复配而成。

氨基寡糖素属植物诱导抗病剂,在抵御病原菌侵蚀的过程中,能诱导激发植物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直接抑制病原物生长或释放一些寡聚糖素(具有活性的寡聚糖) ,在细胞表面并参与对病原物的限制作用。

乙蒜素是有机磷类杀菌剂,其杀菌机制是其分子结构中的( S-S=O=O )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 SH基的物质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具有很好的渗透性。

癞皮病

症状:

癞皮病是用肉眼看不到的线虫病害,多发生在地下茎块上,自生姜“三股权期开始。

为害姜块表皮内肉质和根系,使生姜须根和肉质变粗变短,肉质根产生瘤状物,随着姜块分枝,表面形成突起的瘤状物并伴有裂纹斑。

侵染生姜的根系,肉质根产生病态,变粗、变短,根部产生瘤状物并有裂纹根斑,从根尖向,上腐烂,然后再感染母姜和子姜。

基部出现的突起瘤状物,阻碍养分吸收和姜块膨大,地上部茎、叶变矮、 萎缩,叶片出现黄色斑点,根部受害,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块茎受害部表面产生瘤状或疱疹状物并出现裂口。

发病规律:

以线虫在土壤中越冬,种子带病播种,增加病害发病程度。

沙质土壤通气性好,土壤湿度小,易干燥地块有利于癞皮病的发生。

背风向阳、保肥保水性差,易干燥地块有利于癞皮病的发生。

生姜癩皮病的发生对土壤有选择性,沙粒粒径大、团粒结构差、透水透气、易干燥地块,线虫越活跃、为害越重。

生姜癞皮病始发期较轻,大田中只有零星出现。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癞皮病侵染在土壤中,加重了对生姜的为害程度。

生姜癞皮病一旦发生,如不采取药物防治,将会造成严重减产。

病原体:

病原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及少量卵形根结线虫和印度根结线虫。

治疗建议:

10亿CFU/毫升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低毒)使用4.5-6升/亩灌根(治疗性)。

在根结线虫发病初期,每亩用药4.5-6升,加足量的水稀释,灌根法施药,如病情严重,两周后可补施一次。

本剂为微生物农药,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施药,可有效的防治根结线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