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日前举办。论坛期间发布的《2021贵阳共识》呼吁:坚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树立生态治理的大局观、全局观,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形成系统性的治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
作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多年来,贵州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作为“三块长板”打造,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描绘出山水林田湖草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贵州画卷,用生态旅游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实现了人民富、生活美的美好愿景。
守好两条底线
“荔波、梵净山、赤水竹海……每一次来贵州都能见到不一样的美景。”安徽游客顾超第三次到贵州旅游时说。
黔山贵水,绚烂多姿,绿意盎然。有着“山地公园省”美誉的贵州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让这绿色画卷更为生动。
“十三五”以来,贵州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积极打造“生态旅游”这块活招牌,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据了解,贵州森林覆盖率已达61.51%,世界自然遗产地达到4个;主要河流出境断面优良率100%,县城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9%,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42%……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使绿色成为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表示:“今天的贵州,‘山地公园省’成为近悦远来的宜居家园、旅游乐园、乡愁故园。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抓‘四化’,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实现双赢发展
近年来,贵州抢抓机遇,把大生态作为全省的三大战略行动之一,推动大生态与大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旅游+生态”的双赢。
“种植奈李,既可以让荒山变绿,又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铜仁市印江自治县符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杨云富开心地说。
该村以“山上绿色屏障、山中经果飘香、山下美丽乡村”为目标,持续开展退耕还林项目,曾经贫瘠的荒山已变成生机盎然的绿色产业园。村里采摘游也随之火热起来,实现了旅游、生态双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是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重要转换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对于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念说。
“六盘水市坚持把发展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旅游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新路子,把绿水青山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六盘水市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旅游局局长李娟娟说。
2013年,玉舍森林旅游景区滑雪场建成开业,随后逐步扩展建设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如今,该景区已扩展为集山地运动、避暑休闲、文化体验、森林康养、冰雪运动、生态科普于一体的综合型新兴旅游度假区。
近年来,遵义市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退耕还茶,因地制宜建起茶园,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村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的转变,生态环境附加值日益增加。“村里开了很多农家乐,还推出茶叶采摘体验游,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杨国琴笑着说。
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通过挖掘民俗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区带村”生态旅游扶贫特色发展之路。
绘就“富民山居”
旅游业为贵州在生态保护与群众致富之间找到了同向而行、相互促进的结合点。如今,贵州各地正以生态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奋力实现乡村振兴。
在赤水市黎明村,村民们依托自然资源成立旅游公司,开发漂流项目,一年时间便有了成效。“村民们既是景区职工,也是股东。去年入股的村民每股分红就有5000元。”做了18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廷科感慨道,“事实证明,吃‘生态饭’的路我们走对了。”
除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黎明村还打起了“生态旅游牌”,通过“退耕还竹”营造的竹海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村内生态得到修复,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大力发展苗绣、种植、旅游等多种产业,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形成了“乌江源百里画廊”。生态旅游为化屋村带来新的机遇,让昔日的穷山沟变成环境美、产业强、群众富的生态旅游村。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多万元。
“自从村里发展旅游业后,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既能照顾家人,又有很好的收入,很开心。”化屋村旅游导游服务队队员王琼说。 (何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