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优势,通过搭建平台载体、优化人才生态等,将乡村振兴“合伙人”与农村闲置宅基地紧密连接在一起,探索形成了“村集体+农户+合伙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人才、资金、产业“四位一体”同步发展、互促互进的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
一、基本情况
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是纯山区县、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总人口 63 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 15万左右,造成农村大量宅基地闲置和废弃,据统计全县闲置宅基地 14294套,闲置率 5.46%。2019年,龙湾湖示范区被列入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单位;2021年 5月,获批山东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活动,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平台支持+市场运作+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龙湾湖示范区逐渐成长为农村改革先行区。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创立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通过搭平台、做配套、优服务,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平台支持+市场运作+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构建形成了乡村人才引得进、育得好、留的住、用的好的良好生态。一是建立乡村人才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培育新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支持返乡入乡创业、支持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支持直播电商产业发展、支持旅游消费、支持甘薯产业集群建设的若干措施,构建形成了支持乡村振兴的“1+6”人才支撑保障政策体系;高标准编制了《泗水县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探索乡村振兴土地要素保障机制, 健全财政保障、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创新乡村人才激励和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绿色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等 5个方面,形成了“1+16”政策集成改革体系。二是搭建乡村人才载体平台。建成全省唯一一家实质化运作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为乡村振兴在规划设计、文创产品开发、景观提升、环境改善、资源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依托清华大学等高校师生及校友资源,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为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泗水篇章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生态。建成全市首家乡村振兴工作站,把办公室设在项目现场,与“合伙人”在试点一线共同解决项目难题,合力推进项目落地;同时通过发放乡村人才绿卡、建立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打造“泉源就业”掌上通程序、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职称评定、绘制返乡入乡电子地图等,以及对返乡入乡创业项目在用地、金融、厂房租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支持乡村振兴“合伙人”健康发展。
(二)加强农村宅基地调研,摸清底数分类建立台账。将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厂房、校舍等资源,列入县政府重要工作事项。一是组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及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谋划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改革工作。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成都村政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知名专家,针对全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和国内先进地区盘活利用途径进行授课,培训党政干部和村组织书记 1200余人次。三是精准排查,分类建立台账。通过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对全县 13个镇街、469个自然村进行摸底排查,并建立了详细台账, 全面摸清了全县农村宅基地权属性质、闲置类型、建筑结构、房屋状态、闲置原因等, 并对是否愿意盘活利用等进行调研摸底。全县总宅基地数 261629宗,总闲置数 14294 宗,总闲置率 5.46%。
(三)坚持试点先行,探索形成“村集体+农户+合伙人”新模式。坚持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留村民宅基地资格权,由村集体牵头,通过与村民签订有偿退出、置换、租赁等协议,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到村集体;村集体通过招商、签订租赁协议等方式, 引入乡村振兴“合伙人”,对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造;乡村振兴“合伙人”,对改造后的宅基地实行公司化运营,探索形成了“村集体+农户+合伙人”的宅基地盘活利用新模式,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又解决了乡村振兴项目用地、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村民除获得宅基地租赁费用和地上附属物补助外,还可通过入驻“合伙人”创办的公司、企业打工获得2800-3500元/月的工资性收入;村集体除通过公共设施入股获得部分收入外,还可通过为“合伙人”提供物业服务等获得一定报酬。
三、取得成效
(一)创新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路径。夹山头村、东仲都、南仲都村盘活闲置宅院 117处,建成客房 125间,形成朴宿龙湾良舍、阅湖山庄、七间民宿和姥姥家亲子民宿等民宿集聚区,年接待游客 3万多人,营业收入 2300余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今年 6月份,被命名为山东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同时,促进了返乡入乡创业。截至目前,全县已招募各类合伙人达到 238人,合作项目 92个,投入资金 3.6亿元,带动就业 2400人;已建成返乡创业项目 2246个,返乡创业人数达到4369 人,外出经商成功人士人才库入库 7246 人。
(二)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在该模式带动下,在各项目、业态蓬勃发展,推出了一批就业岗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了附近乡村富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改变了农村“空心化”现状,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等社会问题,真正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南仲都村、东仲都村集体收入分别突破 100万元、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6万元。
(三)推动了农文研学产业蓬勃发展。建成了阅湖尚儒研学基地、等闲谷艺术粮仓、南仲都现代农业产业园、龙湾湖精品民宿集聚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尼山鹿鸣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草莓和圣女果高效种植、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精品民宿、民俗体验、电商直播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每年可接待游客 30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 6000 余万元,带动就业 1300 余人。
(四)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所在村居环境有了质的提升,村民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南仲都村、东仲都村先后荣获“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称号,南仲都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龙湾湖示范区成功创建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仲都乡村振兴片区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中荣获全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第二名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