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山东、吉林等地通过科技创新改造盐碱地,加强耐盐碱良种推广利用,积极发展深加工,让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资源,向盐碱地要效益,开启新的征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占世界9%的耕地要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人地关系紧张是基本国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要善于向盐碱地要效益,让“不毛之地”变成粮食生产的“新粮仓”,为“大国粮仓”输送更多粮食。唤醒沉睡的盐碱地,关键在科技,关键在人,让“只长盐蓬草,不长棉和粮”的盐碱地转变为耕地、良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盐碱地变良田,关键在“敢想敢试”。思路决定出路,用科技赋能盐碱地,让“农业荒漠”成为“生态粮仓”。“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民谣道尽了农民的酸楚,也折射了盐碱地产量低、甚至没产量的现实问题,而“撂荒”就成了这些盐碱地的“归属”。中国盐碱地资源并不少,把目光聚焦在盐碱地的改造上,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科研人员突破“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把“无用之地”变成“有用之地”,努力实现“人-盐碱地”的和谐共生。
“绿”是生机,是盐碱地的蜕变。科研院校、企业、科研人员扎根乡土,探索盐碱地治理措施,死磕盐碱地问题,在这条路上,无数人的青丝变成了白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越是在难关面前、越是在空白面前,越是有开拓进取、创新创造、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攻克土壤贫瘠盐碱等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让盐碱地成了绿洲,更让低产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今天,再看盐碱地,处处麦浪翻腾,我们看到的是农作物竞相生长,迸发出新的生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科研人员在“改种适地”上不断尝试,着力培育更多的新良种,从治地到选种,在盐碱地的探索上,科研人员不仅把目光放在土地上,更把目光放在种子上,着力打好种业“翻身仗”,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用高新技术赋能盐碱地,让“盐窝窝”变成“金窝窝”。“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在唤醒盐碱地的过程中,坚持大食物观理念,采取多元发展方式,因地制宜,让“盐碱滩涂”渐成“丰收沃野”。
端稳饭碗,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要创新发展思路,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把盐碱地变良田、向盐碱地要粮食,从根本上而言,都是向盐碱地要效益,这就需要把“土特产”3个字琢磨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加盐碱地农产品的附加值,既看到盐碱地的丰收,也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订单农业发展,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特色发展上多下“绣花功夫”,让更多人分享盐碱地发展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