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健康的生活|水蛭的世界

蚂蝗养殖技术视频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幼蚂蝗养殖技术

水蛭四季的饲养管理

一、春季的饲养管理

冬尽春始,水蛭已从冬眠中陆续苏醒。为了给水蛭营造一个适宜其生长繁殖的环境,春季(5天日平均气温10~22℃)应做好如下管理工作。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一)保温棚的处理

原则:视温度变化,随机应变,忌一次性拆除。

外界气温基本稳定在18℃以上(此时水温或土温也应在18℃以上),如天气晴朗、出太阳,棚内气温高于20℃以上时,及时将大棚薄膜掀开。其具体操作是先将两端打开,让空气对流,如果棚内温度继续高升,再将棚四周的薄膜打开,适应10天以后(一般在清明以后)才能把全部薄膜撤去。在将两端或四周薄膜打开的过程中,如遇晚上温度下降到20℃以下或冷空气入侵时,应及时把打开的薄膜盖回,以尽量缩小棚内外温差,使其昼夜温差控制在3~5℃内。如棚内温度低于18℃,阴天或雨天时,则要盖好薄膜,但要保持棚内空气的新鲜,人进去不感到沉闷。如果感到沉闷时,则要在中午适当开一小口进行通风换气。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二)回水及水质管理

原则:逐渐分次,注意温差、水质、水位。

具体做法因地而异、各有不同,大致有3种:一是水位一直保持稳定;二是保持原来1/4~1/2的水位;三是自然干枯保持土壤湿润。无论是何种情况,土温稳定在18℃以上时,都应逐渐回水,直至恢复到原来水位。但在回水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逐渐回水,每次回水5~10厘米。当气温保持稳定时,每隔3天回水一次,直至补充到正常水位。如原来的水位较高,可允许一定的差落,保持水深30厘米左右即可。加水后,水位要相对稳定,不能时高时低。加入养殖沟中的水,其水温与养殖池内的水温或泥温相差不能超过,否则会影响水蛭的生长。回水最好是在中午气温、水温都较高的时候进行,傍晚前停止回水。注意水质,过于浑浊或已被污染(如汽油、机油、生活污水等)以及水中含有带毒物质(如农药,石灰等)的水,不能放回到养殖池内。并对水质进行PH值测定,适宜PH值为7.0左右。每天注意观察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水位。水质异常或变质时,要及时更换,每天更换新水应控制在全养殖沟水深1/4~1/3。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三)清除(理)杂草(物)

原则:清杂去腐,除草留根,该清该留要弄清。

(1)地面杂草(物)的清理:生长在产卵平台上的大型杂草以及已覆盖水面的杂草要进行修剪,留头剪尾,地面上的腐烂、发霉、变质的杂物也要清理干净。

(2)水中的杂物、杂草的清理:对水质不利的青苔、杂草和浮水藤状植物进行清除,对生在水中的螺类如福寿螺等或死在水中的动物(包括水蛭和螺壳等)尸体要进行清理。

(3)有益水草的种植或清理:水中有益但过多的水草,要分期分批逐步清理,一次不能清理过多,否则会影响水质的净化。水沟干枯的,要将沟内的杂物如螺壳、干燥水草清理干净。回水后要及时种上水草,以净化水质。

(4)清理出来的未腐烂、未发臭、未变质的水草、杂草,可适当放一些在产卵平台上,以便于保湿。多余的水草、杂草全部清出养殖场另外处理。

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_幼蚂蝗养殖技术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四)消灭敌害

原则:除敌害,人工与药物配合。

养殖池内如发现有水蛇、老鼠、蚂蚁、水蜈蚣、螃蟹、凶猛性鱼类,如塘角鱼等天敌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杀灭和清除。可用人工方法诱捕,也可使用高效低毒药物诱杀,对污染物、杂物及时清除出外,养殖场有水的场所,严禁使用生石灰对场地和水体进行消毒。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五)搞好产卵平台

原则:保持平台泥土湿润,土质松软。

产卵平台必须高出水面10〜30厘米,平台的泥土要求为壤土(含沙量在30%左右),并富含有机质或腐殖质,遇水时松软,以便于水蛭产卵时出人。产卵季节如遇泥土干燥时要适当洒水,以保持泥土湿润,对坚硬或黏性过大容易板结的泥土要进行适当的改造。沙质土不宜做产卵平台。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六)饵料投喂管理

原则:少喂多次,避免吃食过饱。

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经观察确定水蛭处于健康状态时,才能投料。

投喂吸血类水蛭的饵料宜选用牛血或猪血,因其对禽类如鸡鸭鹅血液不太敏感。血液选用新鲜自然凝固的,不添加任何物质。饵料采用海绵或肠衣进行投喂,将新鲜血浆灌人海绵或肠衣内,规格为:长30~40厘米,宽15厘米,平放在与水面相平的木板或泥土上(在靠近水面一侧的平台中挖一个与水面相平的投料台,其面积以能放下投料袋为宜),让水蛭自由吸食。投料前,先用手掌或木棍搅动水面,待水蛭聚集在一起后才投料,每隔10分钟左右翻动料一次。多点同时投喂。在开春后第一次投料时宜控制在以水蛭吃二三成饱,第二次吃四至六成饱,第三次吃七八成饱,第四次以后才基本吃饱为宜。投料时要有专人守候,吃完料后及时将海绵取出,用干净水洗净后在阳光下晒干,备用。每次在海绵内吃不完的血块要及时取出作废弃物拿出池外进行处理,不能乱丢在池内的任何地方,以免污染环境。变质、发臭的血块不能投喂。如放人冰箱内保存的新鲜血块,要事先取出解冻,待血块温度与水温基本一致后才能投喂。禁止从冰箱取出血块后马上投喂给水蛭,这样,血块温度明显低于水蛭体温(即水温),造成对水蛭的应激,易诱发疾病。投料时间宜选择在有太阳、天气晴朗的9〜12时,如遇阴天、雨天、刮风时则停止投料。根据气候及上一次水蛭采食情况,每隔2~3天投料一次。非吸血类水蛭的饵料选择和投喂管理可参照上述吸血类水蛭的程序进行。

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_幼蚂蝗养殖技术

二、夏季的饲养管理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一)水蛭对气候的适应特点

夏季的温、雨、热、湿等,给水蛭生长繁殖带来有利条件,夏季是水蛭的产茧、孵化、生长、发育的最好季节,在自然状态下,出苗率和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但也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敌害和疾病多,造成生产损失。因此,在管理上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充分挖掘水蛭的生产和繁殖潜力,克服不利因素,避免损失,以获得理想养殖效益。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二)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夏季管理要点可归纳为“四防一促”,即:防暑、防病、防洪、防逃、促长。

(1)遮阳防暑:水蛭在超过30℃的情况下最容易中暑,其主要表现为停止采食,不定期的从养殖的池(塘)里游向池(岸)边,有的被烈日晒伤而烫死,此时的水蛭最为不安,停止生长。具体处理措施为:一是搭建简易棚,在棚架上安装遮阳网,或放秸秆、树枝等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如是曰光温室的,则在温室顶部塑料薄膜的上方加盖遮阳网,同时将日光温室四周的塑料薄膜掀开,以便宜通风换气,这样就可降低水蛭生活环境中的温度;二是在养殖环境周围栽种植物,以遮挡阳光,如在池岸(埂)上栽培瓜、菜等,或在水体中培植莲藕、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既可为水蛭遮光,调节水温,又可为提供充足的栖息空间。

(2)调水防病:夏季水温上升,水蛭在水中的活动范围、活动频率、活动强度、活动时间都比其他季节增大、增加、增强、增长,变成其繁殖、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调控良好的水质,是增加采食,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重要工作。夏季水蛭生长快,投喂量大,进入水体有机物多,水质容易恶化,致使水溶氧量降低,导致水体缺氧。将水质调节好,才能充分发挥水蛭在生长、繁殖旺盛季节的潜力。具体操作:一是调高水位,水深保持在50~60厘米,增大换水量,每天更换原水30%以上,保持水质清新;二是增加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的次数,根据水质的好坏,喷施EM菌等,促进水生生物生长,保持水质嫩、爽;三是依水蛭采食、活动、有无异常等健康状况,使用蛭毒净,抑制水体细菌、病毒的繁殖,或使用蛭底净降解水体和底质的有害、有毒物质,净化水质。当水蛭出现病症时,使用蛭炎宁消炎抑菌,维护消化道正常的机能,或使用五黄解毒液清热解毒,这些药物可根据发病程度,用于将分离出来的病蛭单独治疗,或全池喷施,预防病情扩散、蔓延。.

(3)防洪防逃:汛期到来之前,全面检查防洪、防逃设施,该修补的修补,该加固、加高的加固、加高,该更换的更换,排除隐患,切勿疏忽大意,抱有侥幸心理。同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掌握台风、暴雨来袭的量、强度,提前做好防范,把水蛭养殖基地的溢水口全部打开,疏通养殖基地的周围水沟,降低水位,关闭进水口,将排水口开至最大,同时把出水处的纱网检查一下,谨防水蛭顺着洪水逃跑。要在池塘外围砌防逃墙,墙高80~90厘米,地下部分在30厘米以上,墙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墙面越光滑水蛭越容易逃跑)。出现台风、暴雨时,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冒雨顶风,加强现场检查,发现水蛭沿水逃跑,或洪水漫堤、或暗流、或排水受阻等危急情况的,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排除,力争降低损失。雨中确实无法排除避免危害的,洪灾过后及时抢修,清点损失上报。

(4)多食促长:在生长发育旺季,如何能够使水蛭采食到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是夏季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水蛭食欲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饵料的性质、形状、气味;水体温度、PH值、透明度、有害物质浓度;水蛭的健康状况,天气情况等。作为养殖者从主观意识上,首先要准备足够的饵料,周密安排好饲喂日程,不要错过任何有利机会,争取能够多投喂,尤其夏短冬长的地区,更是不能错过机会;其次是添加诱食剂,如在饵料中加进0.4%~0.5%的丙氨酸,或0.3%的精氨酸,或0.1%~0.3%甘氨酸等,以增加食欲;第三是添加防病促长剂,如在饵料中加人利多酶,或黄芪多维,或板蓝根溶液,或EM复合菌剂,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促进饵料消化利用。从改造客观条件上以实现主观意愿,要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确保水蛭处于健康的状态。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三、秋季的饲养管理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一)水蛭对气候的适应特点

夏末秋初水蛭出现一年中第二次产茧繁殖,气温在20℃以上,仍保持较好的食欲和较快的生长发育速度,但食欲和消化功能开始下降,随着冷空气开始人侵,秋风加强,霜雾出现,气温降至15~16℃时,水蛭采食行为减弱,甚至停止。当气温下降到10〜11℃时,水蛭停止在水体活动,开始陆续进入冬眠。昼夜温差大,容易诱发消化不良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二)秋季水蛭饲养管理要点

(1)抢时适量投喂。秋季水蛭开始积累能量准备越冬,是催肥长膘的旺季,要抢在水温下降到20℃前,增加投喂频率,使每条水蛭能够得到采食到1~2次饵料的机会,以保证生长发育和积累能量的营养需求。具体操作:一是适当提高饵料中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以补充高温季节消耗了大量营养,增加体内脂肪的沉积,一方面增加商品蛭捕收时的体重,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增强体质,为越冬水蛭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水温下降时要适当控制或减少投饵量,以能够满足水蛭采食量的要求,又不浪费饵料为原则。

(2)加强秋繁管理。秋季水蛭的繁殖综合指数稍低于春季繁殖,与春季相比,秋繁产茧率、产茧数、茧长、茧宽、茧重、孵化率、出苗数分别为春繁的88%、60%、76%、75%、55%、94%、71%。春繁的环境气温是由低到高,湿度由小到大,而秋季繁殖的环境气温是由高到低,湿度由大到小,刚好相反。在自然环境中,秋季繁殖的幼蛭由于生长发育期短,体小而弱,在冬眠中成活率很低。因此,在人工养殖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搭建日光温室,将秋季繁殖幼蛭集中到温室内培育,以延长秋季饲养时间,增强秋季繁殖幼蛭的体质和提高成活率。

(3)重视防病保健。秋季仍是水蛭疾病高发期,不能放松防病保健的管理,要防止大量落入养殖水体中的残枝败叶腐烂,沉积于底泥中的残饵、排泄物、水生生物尸体腐败变质,污染水质,降低溶氧量,为病原体繁殖提供有利环境,增加水蛭发病概率。在防病保健上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将落人或沉积于水底的残枝败叶、尸体等物质打捞集中处理;二是拆除遮挡阳光的物体,充分利用光照和太阳辐射的热能,适当减少换水频率和水量,注换新水时,温差不要大于3℃,控制水温剧变;三是科学合理使用药物和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体环境,增强抗病能力。

(4)捕捉分级处理。秋季是收获一年养殖成果的季节,在水蛭未进入冬眠前,有计划分批捕捉,按规格用途分级处理,该留该卖做到心中有数,一般原则是留小卖大。尤其是室外,要在水蛭在水中比较活跃时就要安排捕捉,如已进入湿润的土壤时,会给捕捉增加难度。经分级后,已达到商品蛭规格或未达到商品蛭规格但体质差不够健康的,将其安排作为商品销售或加工处理;留作种用的成蛭或体质好健康的亚成蛭、幼蛭安排进入越冬管理。

(5)科学安排冬眠。计划留作越冬的水蛭,提前做好越冬场地和越冬设施的准备。条件许可时,可采用搭建温室的方法,在水温10〜15℃期间,将其转人温室内继续投喂饲养,尤其是一年中适合水蛭生长发育时间短的地区,利用温室推迟其进入冬眠,缩短冬眠时间,会明显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_幼蚂蝗养殖技术

四、冬季水蛭越冬管理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一)水蛭对气候的适应

冬季万物闭藏,水蛭也一样在温度低于10℃时,开始躲人20~80厘米深的疏松、潮湿的土壤中越冬,水蛭的活动能力超强,钻入土壤的深度就越深,在土壤中打造穴洞,并分泌黏液包裹身体,其在穴洞中不再活动、吃食,处于休眠状态,通常称为冬眠。冬眠是水蛭固有的一种重要生物学特性,自然状态下的水量,在冬眠中种蛭、成蛭一般都能寻找到适宜的越冬场所,存活率相对较高,一般为60%~80%,亚成蛭、幼蛭,尤其是秋季繁殖的幼蛭,在土壤中打造洞穴的能力差,体质虚弱,抵抗力差,无法给自身寻找或营造安全舒适的越冬场所,存活率较低,亚成蛭的存活率一般为30%~50%,幼蛭低于10%。因此,要提高水蛭冬眠的存活率,必须人工营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水蛭冬眠的存活率,使水蛭在翌年春季到来时,仍保持健康强壮体质。

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笔者曾对菲牛蛭进行了人工越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不同密度的菲牛蛭活体于湿润的水稻土中,在广西南宁市的室内常温条件下观察其越冬情况。随着投放密度增加,成活率呈下降趋势,当密度超过1800条/平方米时(体重1克左右),成活率明显下降;密度在1500条/平方米以下的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越冬后各组的体质量分別比越冬前减轻了10.4%〜15.6%,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步得出水稻土可作为吸血水蛭的越冬基质。冬眠时,冷血动物的新陈代谢降低到仅能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水平,不吃、不喝、不动。陆生冷血动物越冬在陆地上,水生冷血动物越冬在水底。经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菲牛蛭在整个冬眠期间,固定在一个穴洞里,缩成一团,且很少单条独居,常多条成堆,穴洞周围的泥土较湿润光滑,身体湿润并有光泽,这是适应冬眠的一种表现。

蚂蝗养殖技术视频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幼蚂蝗养殖技术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二)水蛭越冬的方法及要点

水蛭的越冬分自然条件越冬和人工保温越冬两种方法。

(1)自然条件越冬法:让水蛭自然而平安地在土壤中冬眠,保存体内能量。待翌年气温转暖后,再出来活动、取食的方法称自然过冬法。这种方法简单、省力,节省费用、容易操作、能避免在冬季期间出现大量死亡,适用范围广。自然条件越冬法又分为原地分散自然越冬和异地集中自然越冬两种方法。

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①原地分散自然越冬法:当水温低于15℃时开始降低水位,直至放干为止,让水蛭在此期间留在养殖环境中,自由地寻找或营造穴洞越冬。为减少外界气温对越冬土壤的影响,可在越冬土壤上覆盖厚约5厘米的稻草、麦秸、枯草、树叶或草帘保暖、保湿、防雨,防止越冬土壤层水分蒸发过快、温度急剧变化或发生冰冻结块。越冬期间管理:一是水蛭一旦进入越冬状态,要禁止进入越冬区域搅动,防止破坏水蛭越冬环境;二是可根据气温或干燥程度,适当在覆盖物上或掀开覆盖物在土壤表层喷洒适量水分,保持土壤的湿度;三是防止雨水进入越冬土壤层;四是注意做好敌害危害工作。

②异地集中自然越冬法:如要进一步提高水蛭自然越冬的存活率,可将其集中越冬,具体操作是:选择一块合适的空地,所谓合适是指背风向阳,土壤结构疏松、湿润、不板结、不积水,易于排水,敌害少,方便管理等,场地面积大小可根据越冬水蛭的重量决定。在所选地挖一个深1.8~2米的土坑,其长与宽则可根据地形与面积确定。土坑挖好后,在其四周及底部安装好防逃网,注意防逃网底部与四周应是无缝连接整体,防逃网深至底部,高出地面1米左右。然后,在土坑底部防逃网上覆盖约10厘米厚的松土,接着铺垫30~40厘米厚的杂草或秸秆,再将挖出的松土回人坑内,稍高出地面15~20厘米。铺垫杂草或秸秆有两个作用:一是发酵腐烂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提高土壤温度;二是储存水分,调节土壤的湿度。回土后根据土坑内松土的干燥,喷水调节好湿度,土壤湿度以手抓成团不见水,放开后松散为适宜。然后,把需集中越冬的水蛭放人土坑中,让其向由钻人土壤中造穴越冬。密度以每立方土壤(以土层1米深计算,也可理解为每平方米面积,此为水蛭越冬较为理想的土层深度)投放种蛭9~10千克,亚成蛭10~12千克,幼蛭7~8千克。投放水蛭后覆盖遮阳网或草帘,待水蛭进入冬眠状态后,再将覆盖物加厚至4~5厘米。水蛭越冬期间管理与上述①相同。

蚂蝗养殖技术视频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幼蚂蝗养殖技术

(2)人工保温越冬法。人工保温越冬法是指采用人工保温、增温的方法,使水蛭冬季所处的环境温度与水蛭越冬或冬季继续养殖所需的温度相对应。

越冬环境温度为0~13℃,冬季养殖环境温度为8~26℃。以水蛭越冬为目的时,保温的方式是搭建普通保温棚,减少环境因素对棚内温度的影响;增温的方式有条件的可利用地热水、工厂余热等热能资源,或在棚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供热,也可在室内安装电热器供热,提高棚内温度。一般情况下,冬季气温在(0℃以上的地区,如只考虑越冬安全而不考虑饲养增长时,宜采用自然条件越冬法较为经济适用。冬季气温低于0℃的地区,搭建保温棚以保证水蛭安全越冬是必要的。如考虑打破水蛭冬眠习性,使水蛭继续生长的,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条件,搭建日光温室,并将其上升到设施化养殖。

人工保温越冬法具体操作:当气温降至18℃以下时,将需要集中越冬的水蛭移人保温棚内,投放到预先准备好的土壤中,让其自由钻人土壤层中营造穴洞,越冬土壤表面覆盖遮阳网或草帘等,投放密度参照自然条件越冬法。越冬期间管理,除按照自然条件越冬法的管理要点做好其相应的工作外,还要注意增加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加强室内通风降温管理,一般情况下,定期开窗,加强室内通风,排除室内过多的水分,外界气温高于10℃时,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降低室内温度,尤其是在冬季常出现10℃以上的地区,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干扰水蛭的正常冬眠;二是关窗增温,一般情况下遵循热开冷关,白天气温高时开窗,晚上气温低时关窗。当外界气温低于0℃或有冷空气影响期间,要适当提高室内温度,原则上要掌握越冬土壤温度始终要高于0℃,最好保持在4~8℃,尤其是在冬季常出现0℃以下的地区,避免室内温度过低,导致结冰冻死水蛭。

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END

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_幼蚂蝗养殖技术

图文编辑 | 小蚂

图片来源 | 网络图片

健康的生活

水蛭的世界

水蛭 | 健康 | 生活

—蚂蟥协会—

蚂蝗养殖技术视频_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蚂蝗养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_幼蚂蝗养殖技术_蚂蝗养殖技术视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