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永慧
建设通村公路、架设供电线路、创办淡水鱼养殖场、种植高山茶叶、改造毛竹林……桥墩镇高山村党支部书记谢敦途上任以来所做的事可不只一件。现在生活在高山村的村民见谁都想说,高山村道路通了,村庄美了,环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是搁在几年前,这话是怎么也不会说的。
高山村位于桥墩镇最西部,与泰顺交接,“老、少、边、远、穷”一直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高山村原来是典型的‘三无’村,无水、无电、无路。”2008年,正在外地做生意的谢敦途被村民拽回来,“改变现状”。说起高山村的曾经,谢敦途不愿太多回想,用他的话来说,那是“一把辛酸泪”:没有道路,老人看病、小孩上学都不方便,只能“望山兴叹”;高山村还有两个地质灾害点,每当台风来临、山洪爆发,人员需要转移时,难度更不必说了。
“刚上任时,我就把村两委班子叫过来,立下了‘军令状’。”上任伊始,修路是谢敦途要做的第一件事。他把村两委班子里的精兵强将聚集到一起,要求做到“调者能来、来者能战、战者能胜”。为了尽快通路,他还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同时打报告、跑项目,只为让项目早日落地。
“第一次通路,整个村的村民都跑出来看,高兴得不得了。”谢敦途永远也忘不了2013年5月的那一天,5.3公里的丁步头至棋盘山公路全线硬化建成通车。“以前,从村里出去的人都不愿回来,路太难走了。现在逢年过节的,人也多起来了。现在这条公路只差最后三公里,预计今年8月可以全线通车。高山村这个无水、无电、无路的‘三无’村终于成为了过去。”
修了通村路,还要找寻一条“致富路”。地处山区,整个村三百多亩耕地,基本没人种植,80%以上都是劳务输出。左思右想后,谢敦途觉得,高山村山高路陡,其他的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只能先做好“山”这篇文章。高山村山上毛竹很多,可以“写”上一笔。经过一系列调研,谢敦途觉得这个想法具备可行性,便带领村民对毛竹林进行改造,不仅成立了助民毛竹专业合作社,还为毛竹注册了品牌商标。问及品牌毛竹的效益如何,谢敦途很谦虚地说,目前还处于发展时期,前景看好。而据了解,仅毛竹一项每年可为全村带来2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上下齐心、左右求援、自身奋斗”是谢敦途为高山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而制定的“十二字方针”。为了寻求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他和村两委班子四处学习取经,不断摸索前行。2011年,谢敦途组织10多户农户,筹集资金20多万元,依托高山村山清水秀的优势,创办了淡水鱼养殖场,主要采用生态方式进行淡水鱼养殖,实实在在地位部分山区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出路,生产的各种淡水鱼更是深受市场的青睐。
近年来,桥墩镇政府提出了打造“七个万亩基地”的农业发展战略。谢敦途结合高山村海拔高、日照充足、气候土壤良好等优势,紧紧抓住这个时机,开垦荒山500多亩,积极引导村民种植高山茶叶,并组织种植户参加上级各类科技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科技种植水平,据他介绍,现在已完成茶园开垦和种植工作。“以后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谢敦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