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干菜、黄花酱、黄花饼、黄花化妆品……琳琅满目的黄花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时值冬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黄花种植基地,记者虽然没有看到遍地黄花的美景,但从种类丰富的黄花产品上,看到了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州区唐家堡黄花种植基地考察时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当地干部群众备受鼓舞。他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黄花产业做深做实,让小小黄花成为更多乡亲们的致富好门路。
分红过一个幸福年
“叫到名字的,来领钱啦!”“唐亮,1000元;张存,1000元;张栓财,1000元……”春节前,记者来到唐家堡村时,村里正组织村民分批领取黄花产业分红款。
唐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师伟告诉记者,此次村里拿出20多万元分给村里的老人和家庭困难户,65岁至89岁的老人每人500元,90岁以上老人及家庭困难户每人每户1000元,“这是我们村黄花产业第一次分红,虽然钱不算多,但很有意义,希望大家过个幸福年”。
总书记考察之后,村民们种植黄花的劲头更足了。2020年,村里把500亩土地流转给了唐家堡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化统一经营管理,提高黄花标准化生产水平,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唐家堡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旗透露,2020年,公司累计销售干、鲜黄花1300多吨,比前些年增加了很多。
师伟说:“总书记来考察,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动力,我们把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他们增收致富。去年黄花采摘季,我们发现存在‘农户种植销售难,价格无保障;生产企业收购难,质量无保证’的现象。为此,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设立服务收购点,通过地头收购省去了经纪人环节,保证了黄花的收购价格,农户每亩地增收1000元,全村增收298万元。”
如今,唐家堡村对壮大黄花产业越来越有信心。村民唐万表示,2021年准备把自家30亩黄花地都流转给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这样不仅能分红,还能务工增加收入”。
产业扶贫固本培元
唐家堡村的发展,是云州区近年来把黄花作为“一区一业”和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发展的缩影。目前,云州区已经打造了1个3万亩片区、8个万亩片区,有109个种植专业村。
云州区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安一平告诉记者,他们聚焦解决黄花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3年收益空档期每亩1000元的补贴到水利跟进配套;从病虫害防治到保险金融扶持;从联系采摘用工到建设冷库晾晒场;从SC食品生产认证、明星代言、品牌打造到开拓市场,均提供了全产业链“保姆式”的跟踪服务。
随着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农民种植黄花的热情迅速升温,由过去“不想种”变成“争着种”,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1.68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7万亩。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云州区着力延长黄花产业链条,培育15家龙头企业,开发了九大类120多种产品。此外,利用黄花观赏期长的特点,大力发展黄花景观农业。安一平表示,云州区黄花产业已经呈现出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好势头。他说:“我们绝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一定要把黄花真正做成大产业,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让乡亲们过上更甜蜜的日子。”
对于唐家堡村未来的发展,师伟心里也有了新的谋划。他告诉记者:“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完善黄花产业生态,不断引入科技元素,发展智慧农业,全力打造‘中国黄花之乡——忘忧科技小镇唐家堡’。”
百姓生活更加红火
走进云州区坊城新村67岁村民白高山家里时,他的孙子白逸锐正用学步车练习走路。看到陌生人来,小家伙也不认生,咿咿呀呀地冲着人笑。“总书记去年来我家时,小家伙才66天,一晃就这么大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白高山依然激动,“真是想也不敢想啊,我居然能在家里亲眼见到总书记”。
白高山家所在的坊城新村是一个易地搬迁村,由2个村的搬迁户组成。去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坊城新村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坊城新村依托云州区黄花主导产业,投入扶贫专项资金,流转土地540亩,大力发展黄花产业,实现了“政策兜底外贫困户人均一亩黄花”的目标。同时,通过发展经济林种植、农民合作社务工等多种途径,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搬迁后,我们家的土地都流转了,每年的流转费有七八千元,我们老两口现在是村里的保洁员,每个月有2600元的收入,儿媳妇是村里的解说员,每个月工资1000元。”白高山说,儿子白立军通过村里的技能培训,拿到了电焊技术证书,一年下来打工收入也有好几万元。“我们一家人不仅住着新房子,而且还都有活儿干,日子真的越来越红火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