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网课分享经验_网课经验交流_网课经验分享活动总结

(晋城二中2023年优秀教师示范课生物课活动现场)

韩 山

如何让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在晋城二中优秀教师示范课上的思考

2023年2月28日-3月10日,晋城二中开展了2023年“高一分层教学观摩研讨”暨“优秀教师示范课”活动,市教科研中心中学组各教研员应邀参加听评课。我先听了生物教师刘雨婷老师的课,后因中心历史教研员赵海波老师出差不能参加,我又赶鸭子上架,听了历史教师张苗苗老师的课。根据活动安排,同一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班级(A班和B班)开展两节示范课,作为对比研究,以探索分层教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样,我就听了两位老师四节课,并于课后进行了评课。

在我的印象里,因二中长期以来都有“四课”制度(青年教师过关课、评定职称汇报课、优秀教师示范课、评教创优竞赛课),所以每年都会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的讲课能力得到了锻炼,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以往这些活动的评委都是由自己学校的老师(往往是各科教研组长)担当,但本次优秀教师示范课活动,二中邀请我们教研员和晋城一中的老师参与进来,接受一些外来的想法和理念,以及探讨同一名教师AB班分层教学的可能性,都不失为一种新的变化和尝试。什么是课改?课改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课堂教学探索一条可行的路径。

因我曾在二中工作了十余年,重回二中,每每有种“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的感觉。这种主客之分,让我不禁对二中往日的生活产生了几多怀念,更对二中今后的发展寄予了更多期望。正因为如此,我在观课、评课时总是带着十二分的认真,期望能从二中的课堂上发现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以便给老师们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尽管我清楚地知道,人们总是想听些好听的。

本着这种情感和态度,在评生物课时,我曾开诚布公地说:“我这个人比较可贵的一点是,我自认为敢说一些真话,但还有更加难能可贵的,那就是,我从来不认为我说的都是真理。所以,大家对我所说的东西要批判性地接受。”而评历史课时,我说:“尽管我不是语文老师,语文素养不高,平仄不分,错字别字常有,但就是敢写,我不怕别人的诘责和批评,因为我脸皮厚,不怕丢人。所以我想说,因为我不是历史老师,如果我在评课说错了什么,还请大家海涵。”

二中老师,我是熟悉的。在我之前一篇文章《我眼中的晋城二中》里已经谈到过,二中老师不可谓不敬业,不可谓不努力,也不可谓不优秀。此次活动中,两位老师的课,都是经过教研组多次打磨以后形成的,课堂教学该有的要素都有,老师们讲得也很好,但如果站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再加以精益求精的话,还是有些美中不足。当然,这些“不足”不特指两位老师的讲课水平,而是就我认为的理想之课堂而言。

我认为,要在听评课中做到客观公正,听评课时首先要“人课分离”,不能因人听课,因人评课,更不能因课评人。一节课因其课型、内容、组织形式、师生状态、硬件环境等的不同,多有偶然性,万万不能因为一节课就把某个教师一棒子打死,并贯之以盖棺定论式的评价。还有,我这里的不足是共性的,非个性的。共性,就意味着绝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不足。也许,只有在这些共性问题上做一些积极的、深入的反思和讨论,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相反,如果是个性问题,就更适合于私底下交流,也就不会大费周折地写这许多文字了。下面,我将以两位老师的课为例,谈一谈如何让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在生物课上,刘雨婷老师讲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其重点放在了如何应用“拆分-组合法”做遗传中的相关计算。教师给学生介绍了相关方法,并精选了一些试题,让学生进行了练习。我在评课中直言不讳地说,这节课的设计虽然好,但美中不足之处却是没有很好地体现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认识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观点,即体细胞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单位性、对等性、独立性以及结合的随机性(朱正威语)”。教师大可以从这些方面做一些遗传学观念(生命观念)或假说演绎法(科学思维)的渗透,而不只是着眼于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相关遗传题的计算。

在历史课上,张苗苗老师讲了“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教师在给学生提前发放预学单的基础上,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视频演示,教师精讲,总结升华”等方式,给学生展示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路线等内容。这番设计,教师着实是花了一番心思。但我觉得美中不足之处是,我没有从课上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我所谓的历史气息,不是说我没有看到历史上麦哲伦等人都干了些什么,而是说,我没有看到历史事件背后真正的推动力。我认为教师在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虽然我不是历史老师,但作为教师的本能,在听课时,我却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是历史老师,我会怎样结合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设计这节课。在查阅了高中历史学科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后,我看到“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又恰巧听到老师在课上讲到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经济,我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尽管我不是历史老师,但我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多少有一点了解,加上之前曾看过系列图书“大家小书”中李大钊的《史学要义》,对书中的一些震耳发聩的观点印象深刻。因此,我想就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肯地、畅所欲言地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或许于历史老师看来,我竟是有些班门弄斧,甚至胆大妄为。

李大钊不仅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历史观的核心就是唯物史观。他认为,唯物史观也可以称为历史的唯物主义,并指出,从经济现象去研究历史、说明历史,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他提倡历史应该是活的、真的和有生命的,不单指过去,而是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区分了历史和历史学,认为历史学是一门关于历史理论的学问,其非别的学问的辅助与预备,历史理论实为史学最重要部分;他认为,人类生活的经历,纵观则放之于往古,横观则收之于现在,观于往古就是历史,观于现在就是社会……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来设计这节课,那我在这节课的第一部分(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就不会让学生根据预学单上的表格到书上找到相应的答案。相反,为了强化“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我会让学生认识到,除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这一直接经济因素之外,其余诸如社会因素、商业因素、宗教因素、思想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有道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马可波罗刺激了寻金热,还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传统航路使得来自亚洲的商品价格奇高,亦或者通过海外扩张传播基督教(教会的残暴压榨和贪污腐败),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推崇的冒险精神(为了追逐财富)等,都与经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李大钊说的那样,我们应该“从经济现象去研究历史、说明历史,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学生只要在课堂上真正地认识到,经济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因,那我们就可以说,“唯物史观”这个核心素养就在课堂中得到了落实。

当然,我不会把这些东西直接讲出来。现代课堂的理念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让传统课堂上老师们的宏篇大论,尽量用学生们自己的嘴说出来。也就是说,教师要从传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退到现代课堂的“主导”地位,从而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针对该部分内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我想我会这样设计教学:

首先,在导课部分,我计划设计几个能引起学生兴趣却在课本上找不见答案的问题,比如:从地图上看,欧亚大陆明明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人们不走陆路,而要千方百计地去开辟航路呢?为什么是欧洲人最先开辟航路,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有人认为,西方文明史多为与自然争斗史,东方文明多为与自然和解史,你怎么看待这句话?这与新航路的开辟有没有什么内在联系?

其次,我会深入挖掘课本,根据课本上给出的一些结论性内容,去整合大量的历史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

最后,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对信息加工和处理,融会贯通地把握信息的实质,形成对信息的判断、分析和评价,最终使其成为某种知识,整合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者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和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获得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目的是通过真实的历史史料证实新知,并让新知与旧知之间产生联系,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真实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形成相应的“唯物史观”这种观念。

我之所以敢于越界设计历史课,并不是因为我确实懂历史,而是因为我想跳出学科的藩篱,上升一个高度,从素质教育或者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审视学科教学。在我看来,课堂仍然是教书育人的第一阵地。而课堂自有课堂的精神所在,学科知识只是课堂教学中的载体,学科知识虽有差异,但最终达到的目的却是一样的——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习得素养。

然而,很多老师的认识却是:我是某某学科老师,那么我只需要把某某学科教好就行了。其另一层含义则是,我是某某学科老师,只有我最懂这门学科。毫无疑问,这都是主观上的错误认识。我却认为,要真实地看到本学科的特点,就应该跳出学科,从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来审视学科,切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只限于关注某一门学科,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或者,以局部来代替整体,这于课堂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诚然,一门学科自其产生之时,就是科学的。分类,本就是一种科学方法。一门学科之所以从众多学科中独立出来,一定有其分类的依据,而这些依据就可以看做是这门学科的特点。作为学科教师,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学科的特点,就会忽视了学科最精彩、最与众不同之处,进而就会让这门学科在学生面前失去吸引力,提不起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然而,要清晰地看到学科自身的特点,我们就有必要跳出某个学科的藩篱,去认识和了解一下就近学科,从彼此之联系之中看出区别,从彼此之区别之处看到整体,而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以生物学为例,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员,想要看到它和同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们就得跳出生物学的范畴,从自然科学这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生物学这门学科。这时我们就会看到,作为共同点,它们都是实证科学,都需要科学思维和质疑精神;而作为区别,生物学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生命是物质的观点、遗传和变异的辩证统一、进化观、生态观等。如果再上一个层次,我们就得从科学这个角度来看生物学。这时,我们就会看到生物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同样是有联系的,前者的联系表现在人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后者的联系表现在都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跳出科学,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的话,那我们就会看到,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迄今为止一直走在追问“真善美”的路上。正如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将是一门科学。”

再具体一点,就拿生物和历史两门学科来看,二者之间也多有相似之处。生物学和历史学都是有关时空的学科,生物学从宏观深入微观,探究生命的奥秘;而历史学则是从现在回溯过去,探究人类社会进程。生物学是实证科学,注重实验证据;历史学同样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同样不失为实证科学。研究生物需要质疑精神,难道研究历史就不需要质疑精神吗?同样需要。不然的话,历史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权势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以此看来,无论是学习生物,还是历史,给予我们的素养是一样的。它们不仅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让我们养成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小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培养了我们认真做事、实事求是的习惯和作风。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综上所述,要教好某一门课,教师不仅做好“课内功”,更要下足“课外功”。跳出学科之藩篱,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一门学科。向外,教师能清晰地看到该学科的特点;向内,教师能把握该学科的内涵和实质。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真正知道,哪些才是学科最基础性的知识,从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其作为重难点来处理,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让基础知识淹没在庞杂的细枝末节的知识之中。比方说,我们的学生会做遗传题,能计算出遗传病的发病率,却看不到作为遗传学奠基人的孟德尔的天才预见,看不到“假说-演绎”这一科学思维工具的用处,看不到遗传学的真正本质。再比如,学生学习了“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记住了许多人名和航线,却不能看到诸多历史事件背后真正的动力因,不能从历史中“成熟”,以史为鉴,指导现在,谋定未来,就不能算是深得史学之要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讲,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不管哪一门学科,或者学科中的哪些知识,对于人生总是有一些用处的,否则的话,它们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学科之间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现在,提倡的学科融合教学,其目的就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生长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如果能跳出学科的藩篱,用综合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学科,再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堂才能活起来,生动起来,有生命起来,生物课才不会变成“死物课”,历史课才不会变成“旧史课”,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够真正得以落实,学生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2023.03.11

优质网课分享经验_网课经验交流_网课经验分享活动总结

-----More-----

韩山,教师,教研员,写作爱好者,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艺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