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发展自主技术是双循环的重中之重。发展自主技术,需要我们关注“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原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银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标准的政策建议。当时出现的“依附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主导着技术进步,但是并没有惠及处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也没有让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价格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产品价格上升,因为通常来讲,技术进步越快的国家,生产的产品相对价格应该下降。由此引出的一个政策建议就是,发展中国家最好施行“进口替代”战略,即发展中国家也直接去做发达国家正在做的事情,自己生产机器设备,而不是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等相对低端但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见,搞“进口替代”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拉美国家、印度都在采取“进口替代”策略,当然相对而言中国做得比较好。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至少建立起比较强大的工业基础,而且当时也的确把我们的工业水平推向了一个高峰。比如,当时关于造船有过一个争论,一方认为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租船最便宜。但是另一方认为中国要自己造船,并得到实施。结果今天世界上80%的船舶吨位都是中国生产的。如果那时候中国没有坚持自己造船,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这种成就。这是搞“进口替代”的成功案例。
改革开放以后,“进口替代”的速度加快,而且成本更低。“进口替代”最主要的方式也变成了边干边学。凡是自己不能直接生产的高级产品,先进口再慢慢学着自己生产。在中国今天的加工贸易中,本土贡献的增加值已经占到40%左右。加工贸易不等于低附加值,更不是没有附加值,否则怎么可能创造这么多的外贸盈余?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加工贸易不仅带来外贸盈余,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加工和贸易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宝贵的知识和技术资本,同时又积累了巨额的资本,这些资本转化成更多更高级的机器设备,这就是鲜活的产业升级图谱。
不仅如此,中国的制造业在开放的过程中和国外企业保持了交流,大家有分工合作,也是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哪怕是竞争对手之间开会、研讨,争夺产业新标准,都会整体上提高全球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紧密程度。因此,开放促进“进口替代”,在开放的环境下搞“进口替代”仍然是中国最好、最便宜的产业升级途径,并对全球有益。
(《北京日报》2.1姚洋)
Sour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