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庙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特指在校园空间内师生共同创造及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县教育局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现特制定此方案,以开创和谱写我校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一、指导思想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主管部门有关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突出“享受教育生活,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从而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二、目标与要求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将围绕“使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快乐,得到发展”这个总目标去进行,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

要求做到:1、营造学习氛围浓厚、文化底蕴厚重、创新意识强烈、身心愉悦的优美环境。 2、提炼出师生高度认同的学校办学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实验学校的优质教育。 3、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体现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并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四、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制度、环境三个方面(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校徽、校训、校风等。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措施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成员的心理意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产物。 1、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1)成立校园广播站:实验小学广播站。(2)成立各种校园文化“小队伍”:国旗队、鼓号队、舞蹈队、小记者队、校园集体舞队等。(3)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六一文娱活动、(包括诗歌朗诵、校园集体舞、文娱表演、演讲比赛、广播体操比赛、拔河比赛、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等)、兴趣小组活动等。 2、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有:绘画创作展示、科技创作展示、书法创作展示、美术工艺品展示、学生获奖展示。(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和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要有科学而有效的校本管理文化,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定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及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一日常规制等。

(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由于学校面临整体搬迁,整个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将在新校区完成,学校会进行专门的设计和规划,以下是一个总体的思路。1、创设校园文化氛围(1)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设计和规划校园环境建设:思想道德:名人名言、十好评比栏、学生行为习惯英汉宣传牌、普通话牌、警示牌(节水、卫生、爱护花草等)文化素质:校园广播、教学动态展示栏、各种活动展示等永久性的上墙,增强学校文化氛围艺术教育:学生绘画作品、开展的活动缩影。素质教育:学校和师生的荣誉和成果(2)优化校园外部环境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边边角角也不放过,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2、统一学校形象标识进一步完善、统一学校各种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服、校徽、校旗,美化各类指示牌。3、让学校的墙壁都会说话学校的办学思想、育人模式、校训、干风、教风、学风将以多种形式在校园内的墙壁上呈现,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实验学校的教育品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楼学生经过的走廊内创设 “文化廊”,让每期校园黑板报、教学宣传栏、校务公开栏、团队宣传栏都得到更新,起到宣传、导向作用。

五、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刘培东 副组长:刘雪菊 胡业合 成 员:冯乐民 褚宏志 杨 雪二〇一一年九月冯庙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根据县中小学校园精品化、规范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人文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为根本宗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突出现代教育特色,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工程,以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二、实施目标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力争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促使全乡小学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平等的校园。

并且,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全乡小学建设成为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特色校园。三、主要措施(一)挖掘潜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校园环境是静态文化成果的主要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主阵地。学校要挖掘潜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要在建筑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和文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①、设置文化内涵深、艺术欣赏价值高的景观,如名人塑像、校雕等。②、制定独具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并书写在校园显目位置。③、悬挂新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八荣八耻等。④、校名、校牌、标语要有建筑文化内涵。⑤、构造功能室文化,根据学校和班级特色,布置办公室、教室、功能室以及楼梯间文化,如“学习园地”、“名人警句”、重要的规章制度、师生书画作品等。⑥、设计具有教育性、激励性、人性化标语,包括激励类、提醒类、环保类、安全类、甚至小到一句话的文明标语。

⑦、提高校园内的花木保护和管理个人意识,丰富校园精神。⑧、组织开展“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学校要注重抓好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激发读书兴趣。定期举办阅读节活动,用优秀作品教育人、薰陶人。⑨、加强电脑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并组织学生学习因特网。2、重视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特色。学校除了优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外,还要注意发掘本校潜力,利用本校品牌,充分展现学校文化精品,打造校本文化特色。①、办学理念:立足现状浓缩本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多角度多方位地给予展现。②、校友风采:搜集校友名录,记录校史,并将著名校友事迹作介绍。③、名师风采:将学校优秀教师事迹进行推介,号召师生向优秀教师学习。④、学生风采:将学校的“新三好生”、“优秀队员”、“优秀干部”等作展示,宣传典型,激励后进。⑤、德育室:将学校、教师、学生所获荣誉,进行分类收集,建立荣誉栏,使之成为学校的德育基地。⑥、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将教师、学生创作的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科普作品及小发明、小创造的作品等进行集中展示,形成爱科学、用科用的良好氛围。⑦、校内舆论阵地:一是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播送校园节目,宣传国家大事、校内新人新事以及学习、生活知识。

二是组织学生每两周出一次班刊,展示班级的新风采,并对卫生、安全等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二)创新教育思想,激活校园动态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学校要拓展学生主体性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的文化活动。1、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理应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其弘道扬义,从中汲取丰厚的养料。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料。①、开展“国旗下讲话”、“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队会等活动。②、开展背诵古诗文,讲中华美德故事活动。③、组织学生搜集本地文化名胜、历史名人,从中感受家乡的文化氛围。2、拓宽课堂渠道,丰富文化内涵。课堂是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其中应汇入校园文化内容。学校要鼓励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把影视、多媒体、音乐、美术以及课本剧等形式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之作为载体,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去。3、坚持德育为首,突出育人特色。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方向,通过主题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这必将对学生的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气质、风度和人格良好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①、解读校训、校风、学风内涵,激励学生爱校热情。②、熟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③、背诵名言名句,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树立报效祖国的大志。④、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主题教育。二是开展“新三好”评选活动,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三是根据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如元旦、春节、儿童节、建党日、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等,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四是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感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责任教育”、“理想教育”、“诚信教育”等系列活动。4、开展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开展艺术活动是以愉悦学生的感觉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艺术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学校要重视和开发艺术活动资源,丰富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①、学校要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如音乐、美术、书法、手工、科技、生物、写作等兴趣小组。

②、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阅读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创作和吟诵新童谣和儿童诗歌活动等。③、每学年要举办一次运动会或艺术节活动,坚持开展科技小制作、小论文比赛等活动。举办活动要注重全员参与,整体联动,气氛热烈。 5、开展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是一种“给予”,更是一种“得到”。要组织开展慰老、敬长、扶幼、助残、拥军、爱校、尊师、利他、益众等活动,其是胜过一切的说教。6、关注校园休闲生活与教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生活空间。如体育、智力、竞赛游戏、自娱自乐游戏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及其它各种素质。(三)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树立校园精神文化。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优化心理环境为突破口,注重学校人际关系的改善,注意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环境因素,为师生创造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和宽松和谐平等的人际环境,使学校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师生高度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1、完善制度文化,实行人文管理。学校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要求,逐步完善制度文化模式,把规章制度的有形约束转化为师生的无形自律,促进学校工作有效有序运转。

良好的校风的形成与保持,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和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使之成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①、学校要根据管理的具体内容,细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责。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③、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执行制度,执行规章制度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师生员工。④、要发扬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等组织的作用,创造和谐环境。2、改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要开展“树师德,铸师魂,扬师风,献师情”的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活跃校园文化,把校园建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愉快、和谐、健康的教育乐园。①、开展“走进学生”活动。一是走进学生的家庭:要求教师每学期家访每一位学生,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及经济状况;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改进家长会的方式,以鼓励为主;多听取家长和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走进学生的心灵: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和调试者,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走进学生的社区:要依托社区,努力建构区域性德育协助教育活动。②、开展“关注学生”活动。

一是关注学生的品德:要切实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把其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班主任要结合新生入学、学生返校,集中对学生进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学校要认真落实升降国旗制度;积极开展主题班、队会等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寒暑假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少先队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好入队、争章达标等活动,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二是关注学生的素质: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兴趣小组,从智力、体力、品格、艺术修养等方面培养学生;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天安排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读书节”、“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三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切实落实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学校要定期开展评选优质课活动,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四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和健康: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演练活动;积极开展交通法规知识竞赛、自护自救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的“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要制定安全工作预案,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学生食堂、宿舍管理制度”。

要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规、饮食卫生管理制度,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建立学生健康档案。③、开展“尊重学生”活动。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人格和价值,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辱骂、羞辱、嘲笑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二是尊重学生的权益: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的隐私、学生的健康、荣誉、人身自由权等。三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语言全面评价学生,让其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尊重学生的需要:注重正面激励和正确引导,尊重学生品德发展、学习发展、身心发展的需要。④、开展“激励学生”活动。一是激励学生自信:积极开展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教会学生面对困难、遭遇挫折时善待自己的正确处理方法。二是激励学生成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认同他们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成功,善于成功。各校要组织班主任开展“以发展的眼光全面评价学生”为主题书写操行评语的活动等。三是激励学生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与老师、书本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老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创新。

(四)树立良好风气,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道德风尚,是全体师生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精神风貌的综合体,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建设优良的校风对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四化、培养“四有”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在校风建设上要把领导作风、学风、教风、考风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1、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风是校风的“源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校风建设中起着主导和表率作用,是形成校风的“风源”。①、思想作风要纯正。学校领导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具有敢于改革创新的胆识、具有正确的办事思想,冲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束缚,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②、工作作风要民主。学校领导在管理工作中要尊重、信任广大教职员工,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风。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参事议事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和引导教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要经常主动关心教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他们做出成绩、做出贡献时,要及时表扬鼓励。当他们工作中出现缺点错误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教育帮助,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

③、管理方法要科学。学校领导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艺术,懂得学校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把学校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要学习一点管理心理学,要掌握、研究人的心理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要运用激励机制,从“经验管理型”转变为“科学管理型”。要注意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各自特征,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水平。2、创建优良学风。学风是学生群体的风气,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风是校风的核心。学校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潜心培养群体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只有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风。3、创建优良教风。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育和教学态度。教师的教风是学生学风形成的起因,是校风形成的关键。因此,学校要十分重视教风的建设,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的形成,必须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发挥校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班风的形成作为基础,以严明校纪校规作保证,以整洁的校容校貌为标志。

四、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根据县中小学校园精品化、规范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学校精神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整合各种教育管理资源,统筹考虑,逐步推进。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校长亲自挂帅,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什么是和谐校园”、“如何创建和谐校园”大讨论活动,开展调查研究,立足校情,认真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工作。(二)建立长效机制,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既担负着育人的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校园文化起点要高,要富有激情和创造性,更要富有文化品位。不是学校教育的“额外任务”,而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短期行为。要求各校要有近、中、远期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做到方案有特色,举措有创意,活动效果好,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三)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经费投入。1、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非艺术学科教师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美育和艺术,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文化和审美修养,以高尚师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的言行影响学生,这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2、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各校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是采取自愿捐款的方式筹措资金,大力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学校师生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资出力。(四)形成教育常规,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实抓新,形成教育工作常规。1、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岗位目标考评等,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督查。2、每年要进行全乡性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活动,如节庆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文艺汇演或其他形式文化艺术活动。3、每年总结、表彰,要结合教师节表彰活动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成绩优异的学校、校长及师生予以表彰奖励。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