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旷禅师院原文吾师楞伽山中人,气岸古淡僧麒麟。
曹溪老兄一与语,金玉声利,泥弃唾委。
兀兀如顽云,骊珠兮固难价其价,灵芝兮何以根其根。
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
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礼师问师楞伽月。
此时师握玉麈尾,报我却云非日月,一敲粉碎狂性歇。
庭松无韵冷撼骨,搔窗擦檐数枝雪。
迩来流浪于吴越,一片闲云空皎洁。
再来寻师已蝉蜕,薝卜枝枯醴泉竭。
水檀香火遗影在,甘露松枝月中折。
宝师往日真隐心,今日不能堕双血。
诗词问答
问:经旷禅师院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问:经旷禅师院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经旷禅师院是什么体裁?答:杂言
问:贯休的名句有哪些?答:贯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27-31
参考注释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 师子国 (今 斯里兰卡 )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圆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顶人。”
(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韦应物 《寄恒璨》诗:“今日郡斋閒,思问《楞伽》字。” 明 高启 《楞伽寺》诗:“《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清 姚鼐 《法源寺》诗:“欲偕投紱老,终日问《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法相名为《瑜伽师地》,虽与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师有几’之文。此则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中人
(1) 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监织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汉· 贾谊《过秦论》
气岸
气概;意气。《梁书·张充传》:“气岸疏凝,情涂狷隔。”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瞿蜕园 校注:“气岸,指意气言。” 明 宋濂 《张府君墓志铭》:“气岸孤鶱,不同一世侧媚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俊 ﹞家道富厚,气岸凌人,专一放债取利,行兇剥民。”
古淡
古朴淡雅。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张籍 学古淡,轩鹤避鸡羣。”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陇西 李涪 常侍, 福相 之子,质气古淡。”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独 云林 古淡天然, 米襄阳 后一人也。”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曹溪
(1).水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东南 双峰山 下。 唐 杨炯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 萧 寺休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笑看 曹溪 水,门前坐松风。”参阅《广东通志·曲江县·山川略四》。
(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宝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洞了 曹溪 旨,寧输俗者机。”
老兄
(1)
(2) 对兄的尊称
(3) 男性相互间的尊称
金玉声
喻他人声音或诗文优美动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唐 白居易 《题故元少尹集后》诗之二:“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弃唾
吐掉唾沫。比喻鄙弃至贱之物,毫不可惜。 南朝 齐 张融 《与周颙书论释法宠》:“ 法宠 法师,絶尘如弃唾,若斯之志,大矣远矣。” 宋 秦观 《送刘承议解职归养》诗:“登山尚记飞云处,罢吏端如弃唾轻。”
兀兀
(1) 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勤奋刻苦的样子
(3) 昏沉的样子
顽云
密布不散的乌云。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顽云猛雨更相欺,声似虓号色如墨。” 金 曹之谦 《风雪障面图》诗:“顽云暗空雪正飞,老木殭折溪流澌。” 吴梅 《莫更二首和小洲》之二:“孔雀东南才避地,顽云西北又高楼。”
骊珠
(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 、 闻韵高 都没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3).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杨梅》:“ 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頷得驪珠。’按,谓杨梅也。”
(4).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灵芝
一种蕈( Ganoderma lucidum ),菌盖肾脏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环纹,并有光泽。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我国古代用来象征祥瑞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枯槁
(1) 干枯;枯萎
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淮南子·原道训》
(2) 憔悴
形容枯槁。——《楚辞·渔父》
朴略
质朴鄙野。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 前蜀 贯休 《经旷禅师院》诗:“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建都》:“ 秦 汉 之时, 关中 风气会聚,田野开闢,人物殷盛; 吴 楚 方脱蛮夷之号,风气朴略。”
质朴鄙野;质朴简约。《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伏羲 鳞身, 女蜗 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 张载 注:“朴,质也。略,野略也。”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质而不华,则朴略而固。”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 党进 ﹞忽仰面瞻圣容,厉声曰:‘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
衲衣
(1).僧衣。《南齐书·张欣泰传》:“ 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 唐 贾岛 《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 仁达 欲自立,恐众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相与迎之。己亥,立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帅将吏北面拜之。” 清 黄景仁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
(2).代称僧人。 宋 梅尧臣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之四:“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愜同心。”
(3).道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傅山父子》:“乱后,梦天帝赐以黄冠衲衣,遂为道士装。”
(4).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 熙载 尝着衲衣负筐,令门生 舒雅 执手版,乞食诸姬院,以为笑乐。”
苦寒
极端寒冷;严寒
时师
当代的儒者。 汉 刘歆 《移太常博士》:“今其书见在,时师传读而已。”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
玉麈尾
即玉麈。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手秉玉麈尾,如登 白楼亭 。” 宋 梅尧臣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斋中独何物,持之想见君。惟兹玉麈尾,信美而有文。”参见“ 玉麈 ”。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粉碎
(1) 碎成粉末
碗摔得粉碎
(2) 使失败;完全打碎;使崩溃
粉碎所有的阴谋
(3) 撞成碎片
一个雕像掉在石板上被砸得粉碎
无韵
不押韵。指诗文句子末一字不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五经中多有用韵》:“古人之文化工也。自然而合於音,则虽无韵之文而往往有韵。”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 顾亭林 泥於一字祇有一音,遂谓诗有无韵之句,是不然矣。”
迩来
最近以来
流浪
生活没有着落,到处漂泊
流浪街头
吴越
(1). 春秋 吴国 与 越国 的并称。《国语·吴语》:“不修 方城 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於 沮 汾 以服 吴 越 。”
(2). 吴 越 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 吴 越 。” 元 关汉卿 《碧玉箫》曲:“休谎説,不索寻 吴 越 。喒,负心的教天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讎报,反成 吴 越 ?”
(3).指 春秋 吴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带)。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甘赴 江 湘 ,奋戈 吴 越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 吴 越 ,一夜飞度 镜湖 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龚圣予开》:“往来 吴 越 间,伤心旧宗社。”
(4). 五代 十国之一。始祖 钱镠 ,据有今 江苏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东北部,后降于 北宋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为尚父、 吴越 国王。”
一片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闲云
亦作“闲云”。悠然飘浮的云。 唐 王勃 《滕王阁》诗:“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明 张居正 《答藩伯王麟洲书》:“人情世路,诚为嶮巇,而昆仲之畏惧,亦已甚矣。閒云出岫,倦翼投林,何容心於意必乎!”
皎洁
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秋月皎洁
再来
(1).再一次来。《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切都是一年前见她时的光景,而她的窗下不放着糖匣,我是成了再来的 丁令威 了。”
(2).谓连续的动作或事。如:再来一盘棋。再来一碗汤。
寻师
(1).用兵。《左传·僖公五年》:“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 杜预 注:“寻,用也。”
(2).求师。《后汉书·李固传》:“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夷则七月》:“负笈寻师,罕逢见日。”
蝉蜕
(1) 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可入药
(2) 比喻从…摆脱或脱离出来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薝卜
梵语Campaka音译。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义译为郁金花。 唐 卢纶 《送静居法师》诗:“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卮子》﹝集解﹞引 苏颂 曰:“今南方及 西蜀 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説即西域薝卜也。夏秋结实如訶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南人竞种以售利。” 清 赵翼 《哈密瓜》诗:“君不见薝卜分根自 大实 ,茉莉购种从 波斯 。”
醴泉
(1) 甘甜的泉水
(2) 水,在四川省眉山县西,有二源,皆发源于蟠龙山与松江会合处,注入长江
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遗影
(1).谓留下影子。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帷袵旷遗影,栋宇与子辞。”
(2).指遗留下的影子。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餘声。” 宋 陈与义 《幽窗》诗:“高鸟度遗影,风扉语移时。”
(3).犹遗像。 南朝 梁 沉约 《瑞石像铭》:“爱其贞恒之性,嘉其可久之姿,莫若图玅像於檀香,写遗影於祗树。” 唐 刘长卿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诗:“云龕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周立波 《苏联红军博物馆》:“她的遗体还留在那儿的雪里,红军拨开积雪,拍了一张照片,这是她的最后的遗影。”参见“ 遗像 ”。
甘露
甜美的雨露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月中
每月的中间几天
往日
过去的日子;从前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从未有过冤仇
真隐
真正的隐者。 唐 杜甫 《独酌》诗:“薄劣慙真隐,幽偏得自怡。”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