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我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21个乡镇,556个行政村,123万人。其中,建制镇10个,人口73万,城镇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根据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要求,我们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载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中心城镇、副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扩容提质,非均衡推进,在促进县域经济综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同时,使我县区域经济板块特色更加显明。2003年以来,全县通过各种投融资途径,投入城镇基础建设资金23.4亿元,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得以充实和完善,城市化率达到了17.8%,除槐店镇外,付井镇、老城镇、纸店镇分别被省政府、市政府批准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下面,我把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做法,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一、立足县情,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我县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和其它县一样,在小城镇建设上并无特别的先天条件和自身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沈丘曾几度辉煌,但就小城镇建设而言,仍然是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慢。随着界首、项城的崛起和兄弟县市的快速发展,在东西夹击,四面包围之中,我们深感压力巨大。

在新的形势之下,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党委、政府有关城市化发展战略要求,以全新的视角正确分析县情,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比较优势,确立了“兴工强农、民营先行、局部隆起、城镇带动、龙头幅射、惠及百姓”的发展战略,突出城建拉动主导地位,强化了对“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必须发展城镇”这一新理念的认识。打好沈丘的优势牌。一是边际优势。我县地处省际边沿,是我省的东南大门,承东接西,有利于聚集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二是区位优势。在界首、项城、临泉之间,有拉动和互补的环境,有形成隆起的条件;三是交通优势。漯阜铁路、漯界高速、沙河水运通道,形成了西接京广、东连京九、通江达海的得天条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四是传统优势。这里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古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有“商贾云集,会馆林立”的历史底蕴。基于历史和现状分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纸店沙河大桥即将修建,周口大东环即将形成的战略发展机遇,立足超常规,着眼跨越式,实施非均衡,全方位提升小城镇的层次与水平。高标准的建设,必须有高水平的规划。我们以规划为龙头,对中心城镇总体规划和20个乡镇的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同时,确立了“不贪大求洋,突出科学性;不固步自封,突出前瞻性;不务虚作秀,突出实用性”的沈丘特色基调。

制订了“吸引凝聚、比较优势、梯次推进、内引外联”的战略指导思想,形成了“依托漯阜带,面向沪苏皖,一带一纵加一环,一主一副两重点”的四级城镇体系网络规划原则。同时,我们在聘请权威单位和专家对城镇体系规划进行高水准、高品味设计的同时,对各小城镇的性质、区位、文化、产业等同时进行科学定位。经上级批准的城建新总规,分为两个综合经济区,即北部经济区和南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以槐店、纸店、付井镇为中心,涵盖14个乡镇;南部以老城为中心,涵盖7个乡镇。槐店镇作为县城所在地,我们将其定性为“豫皖交界处的交通贸易中心,以食品、纺织、化工、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城镇”。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总体面积达到29.3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250.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4%,以强化形象、提升品味、园林生态为主导,形成“一带一线三区’构架。纸店、付井将以沙河大桥为纽带,以金丝猴集团和中粮储备库为依托,膨胀规模,快速充盈,顺势而上,强强对接,在界首身边形成与之相互补的省际边沿隆起带。老城镇将以历史文化为动力源,以商临大通道为支撑点,形成沈丘南部的新亮点。我们将通过中心城镇、副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整体幅射与带动作用,利用三、五年时间,与全市的快速发展进行有机链接。

二、分类指导,非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们重点抓了三块工作。一、突出重点,就是突出县城主中心这个重点。梳理交通、分区布局、强化形象、完善功能,建设成生态园林县城。按照“一带一线四区”格局,重点搞好行政文化新区建设。用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进行策划,本着“推新区,拉老区,先内后外、先基础后配套、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分期分批组装,展现“优、美、亮、绿、畅”的特点,以县委、县政府综合楼为中心,实施各机关分批入驻;以曾康路为连线,逐步将旧城区的主干道进行改造和拓宽整理。二、强化中心,即强化老城镇次中心和付井、纸店两个副中心建设。付井镇以金丝猴集团为依托,采用开放型、小组团、网格式格局进行建设;纸店镇以中粮储备库为支撑,采用紧凑型、大组团、复合功能式格局进行建设。借助纸店沙河大桥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进行强强对接,合二为一,形成豫皖交界处的经济“隆起带”。老城镇着重挖掘历史文化积淀,以西关鞋城建设为突破口,拉开框架,再建一个“新老城”,以旧城为基础,进一步打造昔日八景的复原和改造。三、拉动一般,即依靠县城主中心,付井、纸店副中心和老城次中心的幅射拉动作用,依托皮革、丝网、机械和农产品加工等优势,建设一批专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园,促使专业私营业主进镇入集,实现集镇规模的有序膨涨。

同时,搞好专业市场和街道的硬化、绿化、亮化,达到“精、靓、齐”的效果,突出各自的特色,形成与县城和重点镇相呼应的大城建体系。三、搞活经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一)盘活土地资产。一是对国有、集体土地进行整合,高度垄断,把严管死土地一级市场,放开、盘活、炒热土地二级市场。二是对规划区内的土地实行政府收购储备,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利用土地级差的积累,建立资金平台。三是对热点区段,一片一策,以项目为载体,吸纳客商注资。四是对投资温度欠低地段,编制详规,展示前景,拉动房地产投资。五是降低门槛,热点地段利益不让,抢手地段舍近看远,未成熟地段放开投资。(二)整合城市资源。挖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资源、资产的变现潜力,即对城市道路、桥梁、广告、公共客运、公共建筑等使用权、冠名权进行有偿出让,对建设权、使用权、经营权、管理权进行公开拍卖,变“无形”资源为“有形”资产,以城养城,以城聚财,滚动发展。(三)聚合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担保信誉作用,把闲散资金聚拢到城镇建设上来。一是鼓励农民入集进镇;二是发挥名人效应捐资;三是依托名优企业建立融资平台,向社会(四)争取项目资金。

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支撑,靠项目拉动建设。充分利用政策,营造环境,通过国债、世行贷款和预算内投资,搞好重点项目建设。(五)用好用活特许经营权,吸引投资。用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弱电管线、燃气等公用事业项目的特许经营,激活融、投资机制。通过经营城市的科学运作,收到了良好绩效。去年以来,通过土地出让聚集资金达7300元;吸引民间资金216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6000万元;依托特许经营权融资3000万元。 通过这部分资金的流转,为城镇建设注入了活力。 四、规范管理,全方位提升城镇品位 一是政策引路,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为城 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成立了高规格的城镇建设管理领导组,为日常工作提供坚强 的组织保障。对重点工程项目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为实际工作提供决策保障。 各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城镇建设,即挂帅又出征,及时解决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是落实规划,严格把关。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做到“五统一”: 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开发、统一组织。对工程项目实行集体审定、集体 决策,体现公开、公正、透明原则。

对实施方案的制订,实行“专家为主、依法运作、群众 参与、反复论证”决策模式,减少重大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是对症下药,细化措施。为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制订了《沈丘县城镇 建设管理办法》,对规划建设、公共设施、房地产、市容环境等方面的管理依法进行规范和 细化。为解决城镇公共客运秩序混乱问题,制订了《沈丘县公共客运管理办法》;为解决广 告不规范和小广告乱喷、乱涂、乱贴问题,制订了《沈丘县户外广告管理办法》;为解决县 城弱电线路乱拉乱架,纵横交织,有碍观瞻问题,我们同中铁电气化集团合作,引进资金, 对60 公里的弱电线路实施改造,取消明线,全部入地;为解决环卫经费不足、环卫设施滞 后问题,我们首先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分工,制订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有偿服务费征 收标准》。这些办法的出台,对规范建设管理城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建好队伍,加强管理。对城建监察、环卫队、绿化队三支专业队伍理顺了管理体制,做 到组织机构、经费和装备三个到位。为推动城镇管理工作尽快改善局面,打开突破口,去年 我们还开展了全社会联动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大打“告别陋习、拥抱文明、向垃圾宣战”的市 容环境综合整治硬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三优杯”竞赛评比中,我县由过去的倒数,一 跃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五、以人为本,高起点改善基础设施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每一项建设 都是从“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权益,发展人的潜能,满足人的需要,以人为中心,讲究 建设的实用性、舒适性、合理性和便利性”作为出发点,进行论证和筛选。在“膨胀县城、城 乡一体、全面推进”发展思路指导下,突出槐店镇主中心的幅射带动作用,先后安排了十项 重点工程项目,这些项目都充分考虑了社会需求和品位需求。行政新区和曾康路开发建设项 目,是启动城镇化的标志性工程;农贸市场开发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缺乏专 业市场、解决干部职工低收入阶层的居住条件问题,同时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示范生活小区; 西关街改造和5 万吨水厂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拥挤堵塞和吃水 难问题,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东关街、建行路的改造项目是改善中心闹市区繁华地段街容 街貌,更好地方便群众;迎宾大道和兆丰大道的基础设施完善美化、绿化、亮化项目则成为 展示沈丘对外开放形象的窗口。这十项工程先后投入7000 多万元,使基础设施配套一步到 位,供排水、电力、电讯、绿化、硬化与建设同步完成。

为加快进程,今年底又追加了一干 渠、向阳渠的硬化绿化;新区办公场所建设和一横二纵道路;迎宾大道的慢车道修建等项工 程建设。计划两到三年时间全部建设、改造、组装、配套到位,建设投资将突破2 亿元。 六、改善环境,增强城镇聚集效应最好的 着眼于标本兼治,软硬兼营,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的同时,我们把营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一是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组,定 期听取优化城镇发展环境方面的专题汇报,研究、解决、协调优化城镇发展环境中出现的各 种矛盾和问题。二是制订优惠政策。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出台了《沈丘县招商引资若干政策 规定》、《沈丘县招商引资实施意见》、《沈丘县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以及优化环境方面的 规范性文件。三是完善管理体制。县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和效能监察中心, 规范服务行为,突出效能监察,从源头上治理发展环境问题。四是细化措施。实行重点项目 挂牌保护制度,未经许可,任何部门不准干预项目的建设和运作;实行督查评议制度,对工 作进展迟缓的单位和部门,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实行公众举报制度,对发现的以权谋私和“四 乱”典型,予以处理并曝光;实行对职能部门评议制度,每年两次邀请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 对县直职能部门进行背靠背的评议,奖优罚劣;实行项目发布制度,定期召开项目新闻发布 会,宣传沈丘,推介沈丘,打造投资热土效应;开通县长热线电话,全天侯值班,每日把各 类情况汇总分类后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阅批。通过上述措施,去年以来,我们共引进项目 93 个。其中,工业项目26 个,基础设施项目38 个,协议引资额10.6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8.6 亿元。仅今年上半年,槐店镇农贸市场引资额达1500 万元、付井的金钥匙中学200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