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8日电(陈燕华)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些年,广西平果市海城乡雄兴村却烈屯唐丽飞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乡府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现状,实现脱贫摘帽,逐渐走上致富之路。”

养鸭铺就致富路

唐丽飞几年前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在乡政府及村两委的帮助下,通过养鸭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实现了脱贫目标。如今,她成了养鸭能手,成为了乡亲们学习的榜样。每天清晨,唐丽春都会和丈夫忙着在鸭棚捡鸭蛋、给鸭子们饲喂绿叶菜,2000多只鸭子就像熟悉的小伙伴,紧紧地围在他们的周围,欢快地吃着白菜。

唐丽飞一家6口人,因身体不好,加上缺技术与资金,无法发展产业。两夫妻种着家里3亩地,家婆为二级残疾人,加上孩子们的日常开销,生活十分困难,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村“两委”干部的鼓舞激励,她摒弃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心通过产业来致富。

村干部来到唐丽飞家中,与她交心谈心,帮助他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唐丽飞夫妇一起寻思着,怎么摘掉这贫困的帽子,过上好日子?由于家靠近雄烈河,于是他们冒出了想养殖蛋鸭的想法。向村干说出想法后,大家都觉得是一条适合他们脱贫增收的路子,当即给他们报名养殖技能培训班。

2016年10月,通过申请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唐丽飞家建起了鸭棚、围上了栅栏、拉回了饲料,试养了1000只“青年”鸭。一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养的鸭苗总是出现状况,成活率不高。但她从没灰心过,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虚心向养鸭户请教,经过以养求学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经验和方法。在两人的悉心照料下,没过多久,鸭子就开始产蛋,慢慢的,每天都有了收益。由于鸭子以玉米、小虾等为主要食料,产下的蛋色泽金黄、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2017年5月,第一批鸭蛋成功上市,日产40多公斤的鲜蛋深受销费者的喜爱,海城市场供不应求,许多客户还到家中提前订购,当年就赚了两万元。

“鸭蛋西施”传授致富经

“我们村的唐丽飞真了不起,现在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典范,一提到她,村里人不约而同竖起了大拇指,对她的脱贫事迹纷纷点赞。”雄烈村党支书李春林说道。

唐丽飞不仅自己脱贫致富,她不等不靠的精神还鼓励了其他贫困户,大家争相发展产业,纷纷开始走上了发展之路。雄烈村的其他贫困户个个不服输,养鸡的养鸡,养牛的养,养鸭的养鸭……大家都相互“攀比”,发展产业的潜力被挖掘出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鸭蛋西施”。

脱贫户黄汉星家中,数千只鸭子正“嘎嘎嘎”欢快地追逐嬉戏,黄汉星正在鸭舍内捡拾鸭蛋,看着摆在身边的一筐筐鸭蛋,他不由得喜笑颜开。“养蛋鸭是讲技术的,要控制鸭子的食量,养肥了它就下不了蛋。”黄汉星妻子正在给鸭子喂食,她告诉笔者,作为好姐妹的唐丽飞向她传授了养鸭的经验,利用自己成熟的蛋鸭养殖技术,在全村搞起了蛋鸭养殖培训,带领村民一起养起了鸭子。

今年45岁的黄汉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过去主要靠种地为生,农闲时打点零工,一年下来的收入基本只够糊口。“以前守着3亩土地过穷日子,现在跟着唐丽飞养起了鸭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黄汉星笑着说。

大山里质朴的好儿媳

走进唐丽飞家中,家俱摆设整洁有序、窗明洁净,婆婆坐沙发上,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当谈起她的儿媳唐丽飞时,老人特别满足说:“自打他俩结婚,家里洗洗涮涮都是她的事,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亲闺女也比不上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