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举办的“人文护理实践探索与展望研讨会”在讲学厅隆重举行,周军院长参加大会并致辞、丁晶宏副院长发表主题演讲。

图片1.jpg

人文护理实践探索与展望研讨会现场

首先,周军院长代表医院致辞。他指出,医学同时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被放大,而人文科学属性被忽视或弱化,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人文属性逐渐凸显。护理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接触患者最多的群体,护理的温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感受。人文思想应贯穿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护理人员对生命保持敬畏,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才能提升职业价值。

图片2.jpg

周军院长发表致辞

丁晶宏副院长分享了题为“医院文化建设工程——知与行”的主题演讲,从知和行两大部分进行讲述:剖析了医院文化的三大基因,即社会基因、原生基因和人文基因;展现了医院文化建设工程实践,即历史工程、艺术工程、人文工程和人心工程,透过医院文化发展的脉络,阐述了人文的内涵。她表示,护理管理者应熟知团队的优势与不足,建好机制,营造氛围,勤于培育,同时以身作则,体现带头人的境界与情怀。

图片3.jpg

丁晶宏副院长发表主题演讲

王充管理培训师的分享题目是“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他强调经典管理以制度为本,而现代管理以人为本。护理文化建设的重点包括人文护理与人文管理,前者服务于患者,核心在于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后者服务于护理人员,核心在于因人而异的人员管理和人文关怀。

普通外科刘玉芬护士长的分享题目是“护士长岗位胜任力的实践与探讨”,她提出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要求树立五个意识,即团队意识、质量意识、学习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完善四种素质,即自身素质、专业素质、管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要具备三种容人之度,即容人之长短、容人之功过、容人之个性与过节。并提出实、知、德、情、威、理的六字箴言以提升岗位胜任力。

心脏重症监护室王建护士长对近年来医院开展的“新护士陪伴成长导师制的建立与实践”进行了分享。新护士导师作为新护士生活、思想的陪伴者、专业技能与职业发展的引领者,为新护士在职业生涯的起航阶段保驾护航。导师制作为新的文化建设模式,用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磁性护理理念为新护士赋能,意义深远。

西区闫丽娥科护士长作了题为“关注护士心态,助力护士成长”的演讲,她分享了三十多年来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的诸多生动案例,提出职业精神是从事护理工作应该具有的精神、能力和自觉。关注护士心态,是要借助榜样的力量,实现职业精神的传承和引领,从新护士培养入手,建立护士稳定的职业心态,从而唤醒每个人内在的成长能力。

护理文化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此次研讨会探索了护理人文的临床意义,分享了人文为本的护理文化建设思路与实践方案,探讨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文价值体现方式及人文护理精神内涵,对促进人文护理理念与临床工作深入融合具有积极意义。在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文化驱动,让护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次会议由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赵芳、护理部副主任赵培玉主持。大会进行了直播,线下150余人、线上1300余人同步参加会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