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尝试融合应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依托“三个课堂”和名校优质课堂资源,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城乡共同体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肇庆市郭敏名教师工作室学员罗东平老师在东城中心小学开展了“专递课堂”音乐课堂同步开课课例展示。
课例《鸿雁》教学设计
四会市东城中心小学 罗东平
2023年11月21日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鸿雁”》四会市东城中心小学罗东平老师(主教)、大沙镇黄涛中心小学杨昌豪老师(辅教)、岗美小学陈素君老师(辅教)、马房小学徐忠月老师(辅教)
教学内容: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八课《多彩的乡音》—《鸿雁》
教材分析:《鸿雁》是花城版五年级上册《多彩的乡音》中的一首歌曲,通过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初步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蒙古族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增强民族的自强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使他们成为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中坚力量。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基础:具备一定的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对民族音乐有了基本的概念,能分辨音乐风格,能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自己的理解并能独立表达,他们有了自己的世界观,有基本的情感判断。对生活经验与兴趣需求:五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具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有了认识、了解民族文化,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能力。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并且能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付出实践和努力。
MUSIC
♬..♩~ ♫. ♪..
核心素养:
1、欣赏蒙古民歌《鸿雁》,能跟着音乐演唱歌曲,并通过多种活动体会歌曲的意境,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了解蒙古族音乐舞蹈特点,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有主动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体验蒙古族音乐文化之美,能跟旋律歌唱。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能掌握简单的蒙古舞蹈基本动作。
MUSIC
♬..♩~ ♫.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到今天教室的布置,知道老师要带你们到什么地方去吗?
生:黄涛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你们能看到我们这边教室的布置吗?
像这样的摆设,你们会想到什么民族呢?请黄涛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来回答。
生:蒙古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没错,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走进蒙古,看看蒙古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一段视频。
(展示课件视频,介绍蒙古人民的地理环境、历史、服饰、饮食、生活的环境等)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烤全羊。口水是不是快要流出来了?我看到有些同学都在咽口水了。蒙古,又称作“马背民族”,马背是蒙古人成长的摇篮,每个蒙古人民都把自己的坐骑当成挚友,都为自己有一匹快马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大家融入蒙古这个大家庭,但是,想和蒙古人做朋友,我们可先要学会唱一首蒙古歌曲或者学跳一支蒙古舞,这样才能表达我们的诚意,大家有没有信心啊?
生:有
二、合作学习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嘉宾,她呀,是蒙古的小“阿图玛”,下面让阿图玛和老师带着同学们跟随音乐,感受一下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和蒙古人的豪迈。(“阿图玛”出来舞蹈,播放伴奏,师范唱歌曲《鸿雁》)
生:掌声
师:感谢我们的小嘉宾“阿图玛”的精彩表演,在蒙古,阿图玛是对美丽姑娘的称呼,看完阿图玛的表演,同学们特别期待和阿图玛成为好朋友了对吗?事不宜迟,学会刚才老师范唱的这首歌曲以后,我们就可以和阿图玛交朋友啦。
刚才在老师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歌曲带给你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请岗美小学的同学们来回答问题
东城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有没有补充?
生:苍茫、思念、忧伤、抒情、思乡之情。。。。
师:回答非常正确。那歌曲的拍子和速度呢?
请马房黄涛学校的同学们来回答问题。
生:4/4,中速稍慢地
师:非常棒!《鸿雁》这首作品属于中国游牧民族的经典之作,诠释着游牧民族心中的那一缕乡愁和向往。刚才在听歌曲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已经默默地在跟着哼唱歌曲了,在学唱之前,有些地方我们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我们再次聆听歌曲,找出觉得比较难解决的地方。
生:认真聆听
师:同学们发现哪些比较难唱的地方吗?
生:倚音、一字多音、切分节奏、延音。。。。。
师:倚音是用来丰富曲调,让曲子增加色彩而出现的,对塑造音乐形象十分重要。
一字多音和拖腔,唱出蒙古歌曲的情调忧郁深沉,多以马头琴伴奏为主。
延音记号,自由增长音符的时值,没有固定的长度。
师:解决的这些难点,我们跟琴来尝试一下分句学唱一下歌曲。
(演唱之前根据刚才学唱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演唱的要求)
生:学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棒,我们跟着伴奏音乐来完整唱一遍,请其他几所学校的同学们也跟着老师一起演唱哦。
三、拓展
师:蒙古的音乐不但歌曲好听,舞蹈也非常好看,刚才我们的小嘉宾“阿图玛”的舞蹈相信大家已经大饱眼福了,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道具?
生:像筷子
师:是的,蒙古人民除了重情好客,还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舞蹈叫筷子舞,多才多艺的蒙古人民善于运用身边的物品制作成精美舞蹈的道具,看老师手中的道具,由8根筷子扎着不同颜色的绸布制成的,还有一些是6根10根不等的,简单好看,这节课老师也会教大家几个简单的筷子舞动作,希望我们学会以后,可以跟着“阿图玛”一起载歌载舞了。
(讲解筷子舞动作:双打、交叉打、交替打、筷子击打)
(讲解蒙古舞基本动作:硬肩、双耸肩、柔肩)
肩部动作对于蒙古舞蹈来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硬肩是肩膀前后的运动,而耸肩就是肩部上下的运动,就像用肩部来表达雀跃的心情。
生:跃跃欲试
师:歌曲我们唱会了,舞蹈的基本动作我们也学会了,请问我们的客人小“阿图玛”觉得我们的诚意够不够呢?
阿图玛:我十分愿意和大家交朋友
生:鼓掌
四、小结
师:蒙古草原辽阔美丽,人们性格畅快豪爽,歌声悠扬婉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优美的蒙古民歌《鸿雁》,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我们能更多地了解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接下来,请同学们努力回忆上课前看的视频,跟随着音乐,情景再现,让我们走进蒙古人民的生活,尽情演绎,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在蒙古的
草原上,你最想做一些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边做边唱。
(学生分别演绎蒙古人民日常生活的角色结束本节课)
MUSIC
♬..♩~ ♫. ♪..
教学反思
首先,感谢那么多的领导、老师来听我这节课,也非常感谢这次备课给我提供很多建议的老师们,还有我们几所连线学校的辅教老师。这节课准备得有点仓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次用这种形式来上课,面对这么多的领导和孩子,无形的压力溢上心中。但是无论如何,都想把课堂尽可能地完美呈现在大家面前。这种线上教学的方式,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孩子对音乐课程的需求和喜爱,同时也看到了一些差距…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的。在道具方面,我就无法满足所有的学生了,因为对这次授课的形式不太熟悉,所以道具只给其他几所学校准备了部分,导致有些孩子的没有道具,自然学生对这个舞蹈动作的感受体验就没有那么深了。
歌曲《鸿雁》这节课我的安排是听唱和体验,我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1.感受歌曲情感;2.观看学生舞蹈;3.聆听《鸿雁》;4.学唱旋律5.练习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6.跟随音乐情境再现结束课堂。整节课下来课堂的内容是有点满的,加上连线的原因,可能有些地方学生没有彻底掌握就带过去了,例如学生在掌握装饰音的运用时是掌握得不够熟练的,长音的气息把握也是没有做得很详细,但是通过这节课,我相信同学们对蒙古这个民族的了解就不再仅限于草原和蒙古包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要唱好这首歌曲并不容易,重点就是要体会歌曲的内涵情感,通过聆听和舞蹈,较快的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选择筷子舞的体验教学,是因为简单。。。但是筷子舞的动作确实不太适合《鸿雁》这个曲子,每一首歌曲都有它情感集聚的地方。学生唱得有模有样,教学效果良好。其实这次课堂的设计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堂要加入影视、戏剧、舞蹈等新内容,还有全国各地都在推广情境教学,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也做了一次尝试,然后可以发现更多存在的不足。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争取做一名智慧型的音乐教师。
四会市教师发展中心艺术教研员练小群老师认为,本节音乐课创新了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程知识,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构建了共享教学课堂。通过优质资源的互联互通提升课堂效率,让乡镇学生接触优质的教学,充分培养孩子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操,发扬民族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情景创设,让学生体验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是一节融合了德育的音乐教学课堂。
本次活动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的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三个课堂”常态化运用的研讨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断研修探讨,以此来推动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