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然观对其成年后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现象图析学的方法,对上海主城区201名大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和访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学前儿童心目中的自然是动植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外部世界;自然是城市学前儿童自由玩耍的地方、户外休闲与运动的场所,以及感知世界和探索发现的媒介;城市学前儿童初步形成了朴素的自然知识观,但其自然伦理观、自然审美观和自然保护观还有待发展。为推进儿童早期自然教育,家庭与幼儿园应在突出儿童自身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让自然教育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和幼儿园日常教育内容,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快构建儿童友好的生态社区,丰富儿童对自然的感受与体验。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尤其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面临枯竭、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今天,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景。研究表明,儿童能够理解人与环境的某些关系和相互影响。例如,儿童在3岁的时候可以从道德角度看待环境行为,认为对环境有害的行为是错误的;4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对重大环境变化对生态和物种的影响做出简单而准确的描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4-10岁时能够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环境问题,并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此外,还有研究发现6-13岁的儿童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能够进行系统的思考,儿童在表示对人类破坏自然担忧的同时,还表达出长大后致力于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强烈意愿。但是目前已有的关于自然保护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某具体环境问题所展开的评价性研究,以自然观整体视角的探索却很少。
一项来自南非的研究发现,城市青少年的自然观深受其自然经验的影响,其中城市户外空间里发生的犯罪和潜在的安全问题经常出现在这些青少年对大自然的描述中,这也增加了城市儿童对自然的恐惧。事实上,随着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城市儿童的活动范围、兴趣爱好,逐渐从大自然转向室内,从自然物转向电子产品,割裂了与真实自然的情感联结。一项针对国内城市儿童群体的调查发现,高达半数以上的儿童每天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少于教育主管部门建议的1小时,甚至有研究显示我国儿童每天的屏幕时间已高于户外活动时间。今日的城市儿童,将是城市未来的主人,了解他们在城市中形成的自然观将对未来世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研究与分析
……
本研究旨在剖析我国城市学前儿童自然观的特征,以促进其发展正确的、科学的自然观。基于前文对已有国内外研究的回顾,我们将儿童的自然观解构为自然知识观、自然伦理观、自然审美观和自然保护观等四个维度。在此概念框架基础上,我们对儿童绘画及访谈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揭示这些城市学前儿童的自然观。
(一)城市学前儿童的
自然知识观
自然知识观主要涉及幼儿对“自然是什么”“自然是由什么组成的”的认知。幼儿对自然的理解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体现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上。绝大部分幼儿画出太阳、云、岩石、植物、动物等自然万物,当然也有很少一部分幼儿描绘了人类和非自然物(如飞机、房屋等)。其中,自然物出现的频次最高(95%),人造物出现的频次最低(39.3%);植物出现的频次(94.5%)高于动物(63.7%)。
植物和动物这两个要素属于生物主题。其中,植物要素包含5个元素:树(83.1%)、草(76.1%)、花(67.2%)、果实(16.9%)、其他(4.5%,如荷叶、蘑菇等);动物要素包含5个元素:鸟(40.3%)、昆虫(26.9%)、哺乳动物(18.9%,如狗、猫、兔子、猴子、长颈鹿等)、鱼(8.5%)、其他(5.9%,如蝌蚪、乌龟、蜗牛等)。微生物作为生物的另一大类,未以显著的形式出现在幼儿绘画作品中,暗示幼儿对自然的感知以宏观层面为主,尚未对微观世界有足够的关注。虽然以蘑菇为代表的微生物出现在少数幼儿的作品中(2.9%),然而在访谈追问时发现幼儿对蘑菇的理解与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有所偏差,将其误以为是植物的一种。
无生命的自然物和人造物两个要素属于环境主题。其中,自然物要素包含6个元素:太阳(71.1%)、云(59.2%)、水(25.47%)、石(18.9%)、天空(15.4%)、其他(7.9%,如彩虹、月亮、星星等)。人造物要素包含4个元素:建筑(22.9%,如房子、马路等)、玩具(10. 5%,如气球、风筝等)、交通工具(5.9%,如汽车、飞机等)、其他(3.5%,如帐篷、垃圾桶等)。几乎所有的幼儿在绘画中既涉及生物,也涉及环境,可见幼儿心目中的自然是以植物、动物为代表的生命体与以太阳、云、建筑为代表的非生命体所共同构成的综合自然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作品中的植物丰富度最高,自然物丰富度次之,动物丰富度最低。(如表1所示)超半数的作品出现三种及以上的植物元素,而仅有15.4%的幼儿在作品中描绘出三种及以上的动物元素。此外,三成以上的作品清晰地描绘出树与鸟的组合,近两成的作品清晰地描绘出五颜六色的花与蜜蜂、蝴蝶等昆虫的组合。可见,幼儿的生物多样性意识处于萌芽阶段,建立在整体生态系统基础上的自然观尚未形成,但具有初步的生物圈意识。这一结论也与科学教育领域提出的“植物盲”(Plant Blindness)现象有所差异,幼儿并未对周围的植物视而不见,甚至还能准确地描绘出特定植物的特征,如银杏叶、可食用植物的根(萝卜)等。
(二)城市学前儿童的
自然伦理观
自然伦理观涉及幼儿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关于人类是否属于大自然,受访儿童的观点存在着较大分歧,而且支持两种观点的人数恰好各占一半。支持人类不属于大自然的观点认为,“人不是种出来的,也不是从种子长出来的”“人和大自然不一样,人很大,草很小”“草是绿色的,人不是绿色的”,这部分幼儿从人与自然物的外形、生长形式等角度进行比较,区分两者的不同。相反,支持人类属于大自然的观点认为,“人是猴子变的,猴子是大自然的”“种子是大自然,它需要喝水,人也需要喝水,我们需要一样的东西——肥料和吃饭;人也需要补钙晒太阳,种子也需要晒太阳”“我们整个地球都是大自然,我们人都是在大自然里生活的,都是大自然的动物,我们人也是一种动物”,这部分幼儿将人类与动植物对生存的需求、人类进化的过程等进行类别,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更多发现到的是幼儿与大自然之间有着非常积极的情感联结。例如,大约30%的幼儿在绘画作品中描绘了人类在自然中的活动(如:幼儿独自一人在追蝴蝶、晒太阳;和小伙伴一起在户外跳绳、踢球;和家人搭帐篷、放风筝等)。很多幼儿在绘画中还呈现出现自然拟人化的现象(如微笑的太阳等),或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以及身处自然之中的自由、惬意、高兴等积极情绪(如自己在唱歌跳舞等)。通过进一步对访谈数据的分析,发现城市幼儿与自然的互动方式有四种类型,即:自由玩耍、户外休闲与运动、自然观察、自然关爱。(见表2)
对于受访幼儿,大自然是他们自由玩耍、休闲运动、探索观察的重要场所,他们借助不同的感官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进行互动,不断发展对自己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逐渐建立起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在访谈中,“玩”是被幼儿提及频率最高的词,也是他们在大自然中最喜欢做的事情(“在大自然里可以玩房子里没有的东西,如荡秋千、爬树”“捉蝴蝶最好玩啦”)。同时,在户外进行休闲娱乐或体育活动也是幼儿提及最多的与大自然互动的形式,尤其像放风筝、搭帐篷、散步、球类运动等是城市居民日常在户外喜欢开展的活动。此外,儿童有“亲生命性”(Biophilia)的特点,天生具有关注生命或其他类似生命形式的倾向,他们对动植物和其他自然现象有着很浓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养植物、养动物也是受访幼儿经常提及的自然活动。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仅有部分幼儿谈到垃圾分类或捡拾垃圾等环保行为,但是也体现出幼儿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在大自然中,幼儿能充分借助自己的感官系统去感知自然,与自然建立联结。(见表3)但是,需要指明的是,受访幼儿主要借助视觉、触觉或是听觉来感知自然,却较少通过嗅觉和味觉来认识自然,这可能与媒体造成的户外恐惧(“百科书上说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人吃了就会死掉”)或家长对儿童户外行为的约束有关,担心闻或尝植物会给孩子带来安全风险(“妈妈不让我去闻花,会过敏,会哮喘”)。
(三)城市学前儿童的
自然审美观
自然审美观凸显幼儿借助五感体验形成的对自然美的感知,这尤其体现在儿童对大自然色彩的视觉体验上。在幼儿绘画中,有166幅作品经由蜡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工具涂色,展现出诸如红色太阳、蓝色天空、七色彩虹等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仅有35幅作品只由铅笔勾勒的线条轮廓,没有涂色。可见,幼儿善于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等生物以及太阳、云等自然物作为艺术审美的对象,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此外,幼儿不仅乐于欣赏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如树、鸟、云、彩虹等),而且对人工创造的或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事物或现象同样怀有浓厚的兴趣(如公园里的喷泉、花坛等)。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出发,开始初步欣赏太阳的光线变化、四季的颜色变化、自然万物的色彩、物体的质地,并陶醉在自然之美中,这种大自然之美有助于幼儿发展积极情绪[如,“看到叶子(秋天)变成红色、黄色、棕色,有彩虹色叶子雨,我的心情好好哦”“紫薇的树皮摸上去就像妈妈的手一样光滑”“小溪哗哗流水的声音很好听”]。幼儿在访谈中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他们表示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雨山石等自然事物,喜欢思考四季变化、刮风下雨、雨后彩虹等自然现象,也喜欢观察动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如蝴蝶飞舞、树叶飘落等。
(四)城市学前儿童的
自然保护观
自然保护观强调幼儿表现出的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认为人们应该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在访谈中,受访幼儿97次提及在家或在幼儿园养植物或小动物,体现出他们对自然的关爱之情;同时,还有受访幼儿谈到通过垃圾分类和捡拾垃圾来保护自然。(见表3)事实上,幼儿在接触和养护动植物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动植物的生活和人类一样,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步形成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自然保护意识(“大自然重要,不能破坏,否则就不美了”“我只捡地上的花瓣做手工,不能摘花”)。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幼儿逐步理解自然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感悟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共生共荣(“不能砍树,不然我们就没有氧气了,也没有纸画画了,因为纸是用大树做的”)。他们还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开始明白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在去幼儿园的路上看到有人倒垃圾还有脏水,我都要气死了……小草喝了脏水会生病”),为日后深入探究垃圾围城、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留下兴趣的火种,更为践行亲环境行为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要保护好大自然,不能乱丢垃圾”)。需要指出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幼儿在绘画中画诸如砍树、猎杀动物、乱丢垃圾等破坏自然生态的负面行为,这也从侧面揭示幼儿自然保护观的雏形正在逐渐形成。
建议
……
第一,依托城市学前儿童自然观的特征,突出儿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自然观发展中的角色。学前儿童正处于以感性经验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日常经验使其对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有着直觉的感知,也对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关系初步形成自己较为粗浅的看法。因此,需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城市绿色空间开展户外活动,通过对身边自然环境的不断探索,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心,逐步完善自然知识观。建议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沉浸在真实、丰富、快乐、有意义的自然体验中,让幼儿拥有在城市中自由探索自然、乐享自然的权利。例如,可以利用“一米菜园”或“社区花园”等栽培种植项目,让幼儿在劳动中积累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增强自然审美感受的敏感性,进而促进形成保护自然的行为意愿。
第二,让自然教育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本研究中的城市学前儿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主要场所是公园绿地和郊野乡村,与自然的互动方式以自由玩耍、户外休闲与运动、自然观察等直接体验为主。建议家长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尽可能多地陪伴幼儿到户外去,例如,在放风筝、吹泡泡过程中感知无处不在的空气,在草坪上晒太阳、搭帐篷、野餐放松身心,去远离城市的郊区农场播种插秧、采摘果蔬、品尝美食,这些沉浸式的自然体验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与家人、朋友一起在自然中的满足与快乐,也能促进其开始初步意识到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摇篮,也是践行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建议通过家园共育让幼儿从小养成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牢固树立爱护自然、关心环境的责任意识。
第三,将自然观教育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大班幼儿正处于通过多种感官认识自然,根据已有的感受和经验来建构自然观的阶段,建议在幼儿园设置自然角、种植区、自然百宝箱等亲近自然的空间,将晨间活动或午后玩耍移到户外,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积累与真实自然互动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建议在五大领域中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专题教育,如:健康领域可以通过球类、跑步、跳绳等户外运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健康的体魄之间的联系;语言领域可以借助《咏鹅》《咏柳》《风》等古诗词,引导幼儿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古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智慧;社会领域可以开展自然寻宝、动植物故事播讲等活动,鼓励幼儿和伙伴们分享在自然中观察到的有趣的、神奇的事物或现象;科学领域可以进行种植、饲养活动以及科学小实验、小调查,让幼儿在探索自然、发现自然过程中初步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掌握基本的自然规律;艺术领域可以鼓励幼儿用自然笔记、摄影创作、科学绘画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自然感知和观察的结果,或利用树叶拼贴、插花、谷物画等手工制作,从自然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第四,加快构建儿童友好的生态社区。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非正式环境,社区是幼儿走向社会的重要场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儿童能接触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研究已经证明幼儿期的亲自然体验为其产生保护自然的愿望、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奠定基础。建议大中型城市加快规划和修建出行方便、分布灵活的口袋公园,让儿童走出家门就可以独立且安全地在自然中玩耍。建议在城市公园和绿地设计时注重自然元素的引入,尽可能提供多样化、情景化、色彩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游戏空间;在选择建筑材料、地面铺装时综合利用植物、泥沙、石头、水、土壤等直接取材于自然的材料,让幼儿感受自然万物在颜色、质地、声音、形状上的无限可能。
本文摘编自《城市学前儿童的自然观:基于现象图析学的分析》,该文发表于《学前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幼儿教育导读(教育科学)2023年第2期转载,原文作者:翟俊卿 朱艳 姜奕文 王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