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修建水库耕地被淹,加上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库区一直是我省扶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库区扶贫的难点在哪?库区群众如何走上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日前,记者探访了金寨、歙县库区——
■ 本报记者 沈荟 孙海涛
库区扶贫——攻坚须啃硬骨头
我省建有大中型水库126座,库区移民近118万人。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省陆续修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花亭湖、陈村等大型水库,库区移民为支持国家水利、水电设施建设而离开故乡,从水库淹没区迁入水库周边的深山。库区基本上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因水域阻隔、交通闭塞,资源匮乏、设施薄弱,成为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特困区域。
4月20日,记者走进金寨县双河镇大畈村的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安置点,村民袁文章正在新分的安置房里粉刷墙壁。隔着窗户,他指着几百米外半山腰上几间土坯房基说,去年住在山上的老房子已经拆了,现在暂时借住在邻居家,房子装修好了就可以搬进新居。
大畈村辖10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100人,其中贫困户94户,贫困人口338人。该村平均海拔500米,属于高寒山区,农业生产受限,主要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
双河镇党委书记陈贤禄告诉记者,上个世纪50年代,金寨修建梅山水库,库区大片肥田沃土被淹,村民只能在仅剩的坡地上种点农作物。山高水阻,导致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如何致富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这里一直是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村民程本刚去年年底也分了套安置新房,因没有装修,全家仍住在老屋里。他对记者说,1954年修水库时,他还没出生,后来家中兄妹6人都挤在山上的老屋里,1984年他结婚时,就在老屋边搭了间棚屋,一直住到1991年,才盖了几间土坯房。库区移民都住在半山腰,每年雨季,不少农户的房子面临山体滑坡的威胁。
据省水库移民管理局移民处徐光介绍,我省库区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尤其是大别山五大水库区是我省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分布地区,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变化,但返贫现象比较严重,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全省126座大中型水库,淹没土地329.33万亩,其中耕地159.53万亩,移民64.5万人。截至2016年底,全省核定直补移民人口近81万人,这些移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8900元,比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2000余元。 2015年,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直补移民共24974户56693人,涉及16个市、68个县(市、区),其中因病致贫约占贫困移民的33%,因灾致贫约占17%,因学致贫约占 10%,因其他原因致贫约占40%。
精准施策——由“输血”变“造血”
为加快库区移民脱贫致富步伐,我省采取移民安置、改善设施、发展产业、劳务输出、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举措,从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着力增强库区脱贫的自我造血功能。
自2014年开始,我省在库区启动避险解困试点。凡居住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不搬迁无法摆脱困境的库区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避险解困安置方式主要有县城安置、乡集镇安置、中心村安置。截至2016年底,我省已完成避险解困投资9.6亿元,新建一大批库区移民安置点。
4月20日上午,在歙县武阳乡正口村避险解困安置点,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为移民的安置房修建水电基础设施。 66岁的村民吴正文告诉记者:“我们是修建新安江水库大坝时从山脚搬到这里的,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目前,乡里正给我们建移民安置房,以后就搬到新房住了。 ”
移民从山上搬下来了,但在新的安置点如何脱贫致富呢?省水库移民管理局综合处王永涛处长对记者说,我省设立了库区移民后期扶持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库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移民生活帮扶等,尤其加强了移民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如学校、医院、农业基础设施配套等,让移民在安置点安居乐业,实现“既搬得出,还住得稳”。
金寨县麻埠镇桂花村是响洪甸库区一个移民村,村支书郭明惠告诉记者,通过移民后扶资金项目,村里修了14公里“组组通”道路、3处饮水工程、6公里河堤、整修了8口当家塘、2公里小沟渠,去年还安装了108盏太阳能路灯。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也为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据介绍,我省后期扶持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项目扶持直接受益的移民约80万人。仅2016年,全省在库区实施饮水安全工程项目35处,改善了5000人饮水安全条件;实施农田水利工程240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约3万亩;修建各类道路500公里,实施村庄整治、文化卫生等其他项目300个;建成美丽移民村267个,累计完成美丽移民村建设480个;建成特色产业村127个,累计完成特色产业村154个。
在库区,我省还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建起一批光伏扶贫基地。桂花村就建了一座占地约5亩的光伏发电厂,村主任彭德凤告诉记者:“汞洞冲原是一块矿渣废弃地,现在建起了光伏发电厂。因贫困户一家一户搞光伏发电有难度,所以由村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每年分红给贫困户,每户每年能分3000元左右。 ”
库区扶贫须因地制宜,应扶贫先扶志,破除“等靠要”思想,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歙县武阳乡乡长徐赛美告诉记者:“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这是我们发展立体经济的模式。如在山上改造茶园桑园,扶持贫困户种植香榧、山核桃、覆盆子等经果林,在林间发展猪、羊、土鸡等养殖业。现在不能在水库里搞网箱养鱼,我们就在山沟里发展泉水养鱼。 ”
遏制返贫——政策兜底增收致富
库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因病、因灾返贫率较高,精准扶贫就必须解决库区群众返贫问题,除实施低保、医保、大病救助、移民直补等政策兜底外,还必须着力发展致富产业,实施增收项目,让库区贫困户能稳定增收、稳定致富。
徐光告诉记者:“去年底,我省各地编制完成了水库移民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并纳入了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大资金投入,谋划重点扶贫项目。在安排分年度计划时,优先考虑脱贫和增收项目。 ”
4月19日下午,在歙县新安江畔的新溪口乡溪口村,记者遇到采茶回家的村民叶绿琴,她告诉记者:“家里农业收入主要靠种茶和柑橘。现在一斤鲜茶能卖16元左右,集市上有人来收购,这几年茶叶收入还算稳定。 ”据介绍,叶绿琴家过去一直是贫困户,还享受过低保和库区移民直补。现在丈夫在城里打工,加上茶叶和柑橘的收入,去年底她家已经脱贫了。如今,她家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房子租出去还有租金收入。
溪口村支部书记张永灵对记者说:“特困户基本上都有低保,家人患有重病,还可享受大病救助。村民参加技能培训,镇村提供补助。县移民委还举办月嫂、厨师、驾驶员等技能培训,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拿到证照后外出务工,也可以提高收入。此外,镇村还着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如利用山场栽山核桃、白茶,养土猪、山羊等。 ”
新溪口乡郑建明乡长告诉记者,他们坚持以结对帮扶为纽带,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单位帮扶、乡镇包村、干部包户和“精准滴灌”式服务等措施,2016年,溪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115户369人,其中包括库区移民贫困户29户59人。
袁文章拿出一个红本子给记者看:“这是我家的扶贫台账。今年,我家种了两亩多生姜,妻子养了3头猪。另外,我还被村里聘为护林员,每月收入500元。 ”双河镇党委书记陈贤禄告诉记者,为帮助一些特困户,镇里拿出一些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担任护林员、保洁员、水利管护员等,增加收入。同时,县里还出台措施,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凡每户每年种养业产值达3000元,县里奖励1000元,产值达7000元的,奖励3000元。 ”
4月20日下午,村民沈皆宏带记者来到响洪甸水库中的一个小岛上。岛上的村民大都已经搬离,他在岛上养了600多只鸡和60头羊。沈皆宏说:“自去年开始搞养殖,买鸡苗和羊仔的钱都靠扶贫贷款。今年春节前后卖了一部分鸡苗,等鸡、羊都卖出去了,我也去桂花村移民安置点建一栋楼房。 ”
方叶彬是桂花村五保户,也是个老病号,患有心肌梗塞,每年都要住几次医院。过去高昂的医药费让他看不起病,现在的医保政策让他住院几乎不花钱。他扳着手指算给记者听:“今年3月,我在县医院住了5天,住院费基本上都报销了,自己只掏了几块钱。 ”
麻埠镇副镇长施家海告诉记者,现在贫困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由政府出,县里还给每人每年额外出600元购买大病保险,一旦患大病,自付部分可报销80%。贫困户的孩子住校还有补助,每个贫困户每年还有1万元的小额贷款额度。这些兜底扶贫政策,有效遏制了返贫现象。
“各级移民管理机构会同扶贫部门,积极与教育、卫生、社保、民政等部门协商对接,将一些建档立卡特困移民,按规定纳入教育扶贫、医疗救助和低保政策兜底范围,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分类施策,确保每一位贫困移民都能脱贫解困。 ”王永涛对记者说。
题图:六安市金寨县境内响洪甸水库,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本报记者 许昊 本报通讯员 岳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