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风扇之后,最值得现代人骄傲的降温设备恐怕就是空调了。在地球村日益变暖、动辄三四十摄氏度高温的夏季,坐在凉风习习的空调房里办公、学习或休息,实在很是惬意舒服的。于是想起古人来,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古人采取何种办法度夏呢?

扇子:罗扇轻摇,徐徐清风

我们的祖先是很聪明的,他们发明了最原始的扇子,扇子的发明人是谁,目前已无法考证,不过我估计这种办法原始社会时就有人掌握了,只是他们手里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树叶,摇破了再爬树摘一片,很费事。

中国羊养殖基地_中国羊养殖_中华地羊养殖技术

青竹扇 又叫篾丝扇或竹丝扇

中华地羊养殖技术_中国羊养殖基地_中国羊养殖

清 藤编八角扇 现藏南京博物院

后来,扇子变结实了,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比较省力气,也比较有“档次”。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既可消暑,又添情趣。

中国羊养殖_中国羊养殖基地_中华地羊养殖技术

常州产白骨全面扇

中国羊养殖_中华地羊养殖技术_中国羊养殖基地

麦茎编织彩绘团扇 现藏南京博物院

在汉代,能工巧匠已经研制出“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其取凉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卷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这段文字过于简练,我们无法得知这种“叶轮拨风”的详情,想象中它的拨风原理应该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形成风源,即在巨轮上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当然这种大型设备一般人消费不起,皇家贵族才享用得了。

凉屋:傍水而建,绿色环保

到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唐诗人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一诗咏:“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说的就是这种利用“水循环”建成的“凉屋”,此“凉屋”堪称既绿色又环保,但该诗名曰“宫中乐”,可见与老百姓是无缘的。

科学在不断进步,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当时纳凉也有精彩的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明代人的消暑又前进了一步,而且巧妙利用地理优势,也不乏科学道理。想必这古代的“凉屋”和“霍都别墅”,比起密不透风的现代“空调房”来,降温效果更好、空气更清新、也更符合环保理念。

冰镇过的糯米酒,醇香又清凉

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西周时期,“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从职者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这足以说明当时冷饮之珍贵。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古代甚至还有“冰厨”——《吴越春秋》中就记载越王勾践出游时食宿于冰厨,在当时,它堪称空调房间,可想而知耗用人力和冰量一定相当大。

中国羊养殖基地_中国羊养殖_中华地羊养殖技术

甜冰吸引了许多顾客

唐代开始出现“冰商”,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有“冰商”卖冰只认钱不认人,高估了人们的“渴望”,反而弄巧成拙。据《唐摭言》载,有人盛夏在街头卖冰,过路人热不可耐,都想一食为快。卖冰者自以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儿,冰都融化了,卖冰人赔了本。晚唐时,商人为了招徕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顾客。

帝城六月卖冰图

北宋汴京(今开封)的冰店里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当时的冰镇酸梅汤,更是风味独特。南宋临安(今杭州)街上卖的有“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宋刘松年的《茗阅赌市》、宋书家的《半茶图》,还把出售冷饮场面画入画中。

中华地羊养殖技术_中国羊养殖基地_中国羊养殖

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幸福地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三百年后,被法国人出高价买走,此后不知怎么的又传到了英国。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元代以后,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带来了冰淇淋的出现。明清时,不少美味冷饮名品相继出现了,仅《红楼梦》中就有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等记载。

金代文字纹虎形枕

许多古玩,上手之后要讲究"润泽清凉"。在炎热的夏天,这个"润泽清凉"就显得格外有意义。在文玩艺术品中,有很多是古人们专为夏天准备的,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瓷枕。

中国自古就以瓷器闻名于世,古人除了会用瓷器做碗碟、花瓶外,还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有一层瓷釉,夏天枕于其上冰冰凉凉的,睡起觉来当然凉快。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恐怕就是古人对瓷枕的厚爱了。据说,乾隆皇帝就非常钟爱孩儿枕,有一次得到了一件孩儿枕后,诗兴大发,题了一首诗:"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中华地羊养殖技术_中国羊养殖基地_中国羊养殖

青花弯月镂空枕

清 同治山鹿图枕

虽然瓷枕是消暑的良好卧具,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瓷枕早已不见了踪影。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在今天能见到的瓷枕中,以宋代的艺术成就最高。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登封窑所出瓷枕为多,其中孩儿枕则是瓷枕中最为丰富的一类,它寄托了人们多子多福的心愿。

中国羊养殖基地_中国羊养殖_中华地羊养殖技术

清粉彩五福呈祥枕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定窑孩儿枕从整体上看,枕做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做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衣坎肩。这件艺术珍品神形兼备,富有情趣,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制作,不但反映出宋代定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而且也体现了宋代社会对儿童非常重视。人们认为儿童象征着吉祥幸福,能降福驱灾。这件定窑孩儿枕制作精美,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件吉祥之物。令人可喜的是,在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中也收藏了两件北宋时期的定窑孩儿枕,与北京故宫的孩儿枕如出一辙。

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同的时代瓷器有不同的造型,各代的瓷枕造型也是很丰富,有长方形的,也有如意形的。在装饰上也有不同,有各种动物、山水画等等,另外就是技法上,它既有绘画,又有雕刻,通过不同的釉材来表现它的艺术风格。

孩儿枕 资料图片

在艺术价值上,瓷枕在许多方面是其他的瓷器所不能取代的。首先是造型特殊,许多瓷器比如一个盘子,一个碗,一个瓶,它都只能是片面的,观赏的角度有限,而瓷枕可以让人们多角度地欣赏。瓷枕作为古代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在历史的长河中融科学、艺术、民俗与保健医学于一体,并以独特的造型、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以及雕、镂、镶嵌、书、画、绣、印等技法而著称,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极其丰富的。(中国文化网)

炎炎夏日,世人凭借现代化的制冷吹凉工具,犹且感到酷热难挡,不由人联想起古人消暑的艰难。其实,从古代诗词文赋中获知,古人面对酷暑也并非束手无策,诸多奇思妙想诉诸笔端,读来别有一番意趣。

幽静之所避酷暑。在古代,理想的消暑之地当属山、林、水、楼、寺。据载,宋代时即盛行暑夏出城纳凉,所到之处即大山深处:“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在林茂竹翠之地修建房舍,也是古人消暑的一种方式,唐代诗人王维就在陕西终南山下建有竹里馆,并作诗咏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宋人杨万里认为,波光粼粼的莲池是消暑纳涼的极好场所:“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揽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而“避暑高楼上,平湖望不穷,鸟穿山色去,人歇树荫中”一诗,可谓是对上述避暑之处的总结与概括,读来令人顿感凉意阵阵。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消暑之地独出心裁,他认为幽幽古寺中“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无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堪当避暑首选之地。

清凉饮食解暑气。冷饮消暑,古今同理。冷饮,约起源于3000年前的商代,当时的富贵人家已知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则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唐代时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杜甫即有诗云:“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宋代时甚至出现了冷饮专卖店,杨万里诗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除冷饮外,诸如瓜、李、荷叶、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也都是古人推崇的清热防暑食物。据载,宋代已有西瓜。如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而《红楼梦》中则留有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等记载。古人也有选择中草药避暑的,《京都风俗志》中即载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

心静方得自然凉。古人认为,“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对此,许多文人墨客都做出自己的诠释。唐代诗人白居易作《消暑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白居易甚至还举例为证:“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宋代诗人陆游也劝世人面对酷暑,不要慌乱,一定要心平气和,宁神静气,即“竹梢露滴惊残梦,荷叶风翻送早凉,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胜更无方。”

除上所述,古人还积极倡导一些避暑活动,如夏日游泳、取荷叶注酒,披襟钓鱼等,古代名医张仲景、李时珍也都认为垂钓可消除心脾燥热。此外,古人又发明了一些消暑工具,常见的如“竹夫人”,即编青竹为笼,或取整段竹中间通空,四周开洞以通风,暑天置床席间,抱持亲近以取凉。(来源:长沙晚报作者:李然)

北海公园管理处负责看守雪池冰窖的工作人员说,冰窖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6℃左右。

雪池冰窖

御用冰窖储冰400年

沿着景山西街向南走,到陟山门街右转,步行几十米便会看到位于马路北侧的雪池胡同。走进胡同口就会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低矮的房屋,房屋的地上部分只有两三米高,屋顶拱顶出脊成人字形分水,与附近的民居显得格格不入。

北海公园管理处的师宗海副园长介绍说雪池冰窖建于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皇家的御用冰窖。当时冬季采北海之冰储存起来,备皇室冷藏肉类、果品、蔬菜和暑期防暑降温之用。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冰窖由个人承包,负责供应国民政府及逊清皇室。1925年,北海开放为公园,之后雪池冰窖就由北海公园管理和经营,1972年,雪池冰窖宣告停用,共计储冰399年。

早年雪池冰窖共有六座,由西向东依次编号,目前只留存了5号和6号。师宗海副园长介绍,雪池冰窖共修缮过三次,前两次改造和修缮是在1961年和1968年,当时冰窖还在使用。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对残存的5号和6号两个冰窖进行修缮维护。修复后冰窖便不对外开放,由专人24小时值班看护。

藏冰御夏——窖藏的旧京特权

故宫内的冰窖。摄于2003年

■ 溯源

在民国以前,采冰储冰是皇室贵族特权,只有皇室可以建造冰窖,这些冰窖就是官办冰窖,简称官窖,它们多是砖石建造的内部为拱形的地下冰窖,又可分为直接为皇宫服务的御用冰窖和为王府官衙服务的吏用冰窖两种。据《大清会典》记载,当时北京城内共有十八座官窖,分列紫禁城内、德胜门外、景山西门、正阳门外四处。民办冰窖的出现则是在民国时期,它们几乎都是挖掘的土炕,置冰后以土掩埋。

如今,北京的冰窖只残存三处:故宫内冰窖数目不详,雪池胡同内两座,恭俭胡同内一座,皆为官窖,民办冰窖则早已无迹可寻。

■ 前言

避暑——一个逃逸的概念

骄阳似火、铄石流金的日子还没开始,那应该是在农历六月。眼下,溽暑还只在酝酿阶段,深夜球赛频出的冷门让人感到凉意,南方的水患也让人不寒而栗,楼上空调机滴下的水也并不急促。

北京地理曾推出《偎冬儿》和《地下空间》系列,前者在时间上和《避暑》对应,后者作为一个阴森森的系列,则堪称北京的别样避暑地图。

如果说偎冬的偎是慵懒,那么避暑的避则多了一份焦灼,是逃脱和规避。无论如何,二者都指向一种闲散,这是老北京人性格的一面,进而造就了与之相对的城市文化,避暑在北京曾与空间有关(什刹海、二闸等传统纳凉地),与生产有关(藏冰、平改坡),与常识有关(浮瓜沉李)、与日用有关(冰饮食以及避暑药品),并最终与生活情趣(天棚、喷泉、膀爷)有关——

避暑从一种社群交往方式收缩成了一项个体活动。(北京特产)古桥空调的风行以及退出市场可以看做是传统避暑方式(避暑能够自理)的没落,崇文门菜市场门口的冰块连同在它上面滚动的桔子汽水一起消失,则彻底宣告老法儿避暑的终结。

对于更新一代的年轻人,听见双棒儿一词只会理解成哼哼哈兮,他们不知道,那是北京商家温情的产品设计——小朋友甲买了一只冰棍,拆开包装将它一分为二,递给旁边淌哈喇子的小朋友乙。

北京名为冰窖的胡同不止一条,为了避免重名,1965年地名改革时改成了不同的名字——梅兰芳大剧院附近的冰洁胡同现在变成了西派国际公寓;前门东路东侧的冰窖厂胡同如今是一处工地;前海南沿的白米北巷内的什刹海冰窖现为私人会馆;位于德胜门外大街西侧的冰窖口胡同已变成宽敞的大街,82岁的张世明大爷对记者说“我是五八年搬到这边来的,那时还经常见到人们到护城河去采冰。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那个土窖就改成一个仓库了,十多年前仓库也拆了”。

官窖、私窖?莫衷一是

恭俭冰窖的展板上写到此冰窖是清朝末年王德山、王德义兄弟俩仿照雪池冰窖修建的,当时称为德顺冰窖,存冰供给皇室使用,饭馆也自称为皇家冰窖。但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王铭珍不以为然——

王先生认为,根据《明宫史》记载,在明代,恭俭胡同所在的地方叫内官监,内官监是一个衙门,管理很多事务,其中就包括管理冰窖。书中提到在内官监衙门中有一个冰窖,这个冰窖应该就是现在的恭俭冰窖。所以说恭俭冰窖应该在明代就有了,清朝可能维修过,称其为私窖者没有确凿证据。

目前关于恭俭冰窖的产权问题仍然不是很清楚,冰窖展板上写到1970年恭俭冰窖正式归属于北京市水产局,但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恭俭冰窖怎么会让一个饭馆来经营管理。记者辗转询问西城区文委相关部门,但至今未得到明确回复。

杨秀英(78岁)家住什刹海白米斜街,她还依稀记得70年前,附近的冰窖仍在使用中,夏天的时候还有卖冰的在胡同里游走。更清晰的记忆则与冰饮有关,“在地安门商场里面,有桔子味儿的冰镇北冰洋汽水,那人把一溜儿汽水平放在一块半平米的冰块上滚来滚去,那块大冰就是从冰窖里出来的。”杨大妈当时月工资是24块钱,“平时3分钱的冰棍都舍不得吃,滚瓶儿汽水就更别说了,也就是路过看看。”

恭俭冰窖的内间摆着一张由两块长木板(据说是以前运冰的跳板)拼成的桌子。

恭俭冰窖

私人管理的“酒窖”

从北海公园北门沿着地安门西大街向东走不远距离,便可抵达路南的恭俭胡同。从恭俭胡同北口向南大概走两百米,右手边的青砖墙上嵌着两块牌子,一个写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写着“恭俭胡同五巷5号”。院里饭馆的工作人员拒绝接受采访。

据周边居民反映,这里以前是可以买票参观的,票价20元,现在可能不让参观了。一位蹬三轮的师傅正跟游客讲解恭俭冰窖的历史,并说如果买上一杯酸梅汤就可以去看看冰窖——

冰窖的门开在饭馆的西侧,有通往地下的台阶,不过这是后来添置的铁制的台阶。到冰窖底部后前面有一个拱形小门,进去后豁然开朗。恭俭冰窖也是无梁无柱的拱形砖窖,但规模不如雪池冰窖。整个冰窖分为南北两间,中间有拱形小门相通。外间摆着一些沙发、桌椅,还有一个大电视,西侧墙边砌有一个类似教师讲台的台阶,上面放着一张桌子,墙上还挂着白色银幕。

墙的四周砌有很多拱形的一米多高的装有铁门的酒架,有几个摆有一些葡萄酒,铁门上还挂着写有名字的纸片。

采冰

运冰

散冰

钩镰枪、草垫子和桐油“塑料布”

●王铭珍,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

采冰时把冰裁下来得用冰镩,冰镩呈一个“丁”字形,铁制的,上面是把儿,越往下越细,下面是尖的。有的冰镩有十几斤重。

裁好冰后,把冰块拉上来得用拉钩,有的人也叫它“钩镰枪”,拉钩有一个木制的长柄,下面是铁的,呈尖状,而且旁边还有一个向上的弯钩,这个弯钩就是用来钩住冰块向上拉的。

冰块拉上来后一般放到排子车里运到冰窖去。排子车一般是胶皮轮或木轮,有两根辕,人拉着走。一般排子车最多可放十块冰。把冰运到冰窖里的板叫跳板,木制的,一般有三十公分宽,在运冰时会把草垫子先放到板子上。

采冰人工作时一般会穿油布,上面抹有桐油,可以隔水不会湿着衣服,作用近似于现在的塑料布。他们有的还会穿着套袖、套裤,防止弄坏衣服。采冰人一般都都穿毡鞋,为防止把鞋磨损,就在鞋外面缠上草,这叫做毡兀拉。

采、码、藏都是技术活儿

采冰、窖藏是技术活儿,一般人是干不了的。清朝时期,给宫廷采冰、藏冰的多是北城的穷苦人。他们掌握了这些技术后,一般每年都会给皇室采冰、藏冰,他们干这一次活儿基本就够家里吃半年的了。不像有些文章中说的朝廷会给他们皮袄、皮裤、皮手套,其实朝廷根本不会管这些,这些装备只可能发给有关的官员。那些采冰的人只能穿着自己的破棉袄、棉裤,脚上穿着毡兀拉。

采冰都是在夜里进行的,因为白天温度高,而且人多。采冰一般是使用冰镩把冰裁开,然后再用拉钩把冰拉上来,最后用排子车或绳子拉到冰窖里去。

冰块大约有一米长、八十公分宽、一尺多厚,有一百公斤以上,一个人是几乎没法把冰块抱上车的,采冰人的辛苦可见一斑。码冰更是项技术活,采好的冰一般用铺了草垫子的跳板从门上顺下去,码冰的时候上下层之间要放草席子,防止冰冻在一起,有时码上面的冰还需用跳板把冰推上去。

冰码好之后就要用土把冰窖门埋上。冰窖要到农历的五月初二才开门,直到七月二十。这时冰窖里面温度很低,而外面很热了,运冰的人进去的时候往往穿着棉袄、棉裤,出来的时候就光着膀子,非常的辛苦。冰窖的冰用马车运到宫里府上,供贵族享用。

宫廷盛冰器皿大同小异

●王彬,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古代皇室冬天采冰贮存在冰窖里,夏天便用冰来降温、冰镇、保鲜。宫廷中盛冰的器皿有很多种叫法,如冰鉴、冰盘、冰酒器、冰桶、木冰箱等等,叫法虽多,但它们的功能外观大同小异,有些只是大小形状的差异。冰鉴、冰盘差不多,都是盘状的,将冰放在其中,降温或冰镇。冰桶或木冰箱的容积则要大些,最大的大概可以盛十几公斤冰,它们都是锡皮木胎,锡的导热性弱,能起到隔热的效果,延长冰的使用时间。冰桶一般肚大口小,顶部有的有盖子,有的没有,底部有孔,可以排放冰融化成的水。冰桶、木冰箱也是冰盘、冰鉴发展而来的。总体来说,宫廷中盛冰器皿的主要功能是降温。

义和冰窖与抗战

●王之鸿,东城区委党史办主任

当年,一位亲王十分赏识习武的陈善义、陈善和兄弟,便将东直门外冰窖赏赐给两兄弟经营,他们取名字的最后一字,给冰窖取名为“义和冰窖”。后来,陈善义的儿子陈耀华接管了冰窖。由于经营得好,义和冰窖在北京很有名气。陈耀华还当上了全市冰窖行业工会会长和东直门地区联保公所的联保长。

抗日战争时期,党建立了平津情报站,地下党员郑大堃初到北平,正逢日本人强化治安,到处搜捕抓人,一时东躲西藏竟无处安身。在陈耀华的帮助下,郑大堃便被安排到义和冰窖,公开职业是冰窖的记账先生,化名陈余庸,对外称陈耀华在原籍的本族兄弟。

当时,东直门是日军重点防护区,一有紧急情况就关东直门,但义和冰窖的汽车却能随时叫开东直门。郑大堃曾坐着义和冰窖的汽车去日本宪兵队了解情况,做地下工作。

陈耀华利用义和冰窖,多次为地下党员提供秘密掩护点和公开的身份掩护,为党的地下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北京地下工作的开始和发展都和义和冰窖息息相关。(新京报 采写/实习生孔悦 摄影/记者 尹亚飞 感谢王铭珍先生提供资料图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