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4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畅谈脱贫攻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紫晓摄
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4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围绕“脱贫攻坚”话题,与中外记者进行了交流。
因地制宜摘掉贫困帽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怎么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怎样因地制宜挖掘资源潜能,是不少贫困地区面对的一道难题。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小庙子村位于赤峰市的西部,全村有808户、2700人,耕地5370亩,人多地少。全国人大代表、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表示,通过近几年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小庙子村走出了一条以种植胡萝卜和中药材为主的增收之路。村民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路上,我们充满信心。”赵会杰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村委会主任向长江原本是一位企业家,2014年回老家被选为村委会主任。通过近两年的产业帮扶和发展,向家村2016年整村退出贫困村行列,成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的示范村。“我们村在高寒山区,山多田少,十年九旱,部分群众极度贫困,村里70%的房屋都是土建房。现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我们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情旅游,并被纳入湖南省扶贫旅游示范项目,欢迎大家有时间来向家村看一看。”向长江代表说。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99.98%的区域都是山区。“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我们念好‘山’字经、唱好‘林’经戏。”全国人大代表、墨江县联珠镇党委书记曹庆华表示,联珠镇培育发展了一批绿色生态山地产业、一批林下中药材基地和林下畜禽养殖基地,还打造了一批具有旅游乡村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联珠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6845元增加至去年的9272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4.33%下降到了去年的7.83%。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紫晓在提问。闫诗雯摄
智力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扶贫不扶懒。”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表示,一定要让贫困户有尊严、有脱贫荣誉感。岫云村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来销售农产品,让捐赠者有回报,让受助者有尊严,通过这样的正向激励,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
曹庆华代表说,联珠镇主要从4个方面来解决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是扶志、扶智相结合,从思想上扶志气,从智力上扶技能;二是树典型、评先进,让贫困户通过正面比较增强进取心;三是开展自强、诚信、感恩的宣讲实践活动,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抢抓宝贵机遇脱贫奔小康;四是开展扶贫脱贫承诺,让贫困户和挂钩户之间建立脱贫承诺,增强贫困户实干、苦干、加油干的动力。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很重要。”向长江代表说,要认真考察百姓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耐心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其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发展产业化解“空心化”难题
农村“空心化”是不少地方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轻人发挥作用。
“不是让所有年轻人都回去,有些村的资源难以承载所有年轻人的梦想。”李君代表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农村“空心化”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到农村。很多在外务工的“60后”“70后”也会回到农村,只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发展,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赵会杰代表说,这个梧桐树就是产业,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产业兴旺。把产业做强做大,既能留住年轻人的身,又能留住年轻人的心,将来农村就一定会成为让人向往的地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紫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