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800多个村庄借鉴的“郝峪模式”,给我们乡村振兴这些新启发!
中郝峪村位于山东淄博博山区池上镇,距政政府南5公里,处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之阴,淄河源头。村庄依山而建,东与志公山相望,南与上郝峪村为邻,西与鲁山风景区接壤,北与下郝峪村相邻,村域面积约3.3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中郝峪村山顶槐树戴帽,山中板栗缠腰,山下瓜果满地,是旅游、休闲、观光、养生的好地方,是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9年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同年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该村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牵手合作的有关做法得到肯定,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中郝峪村曾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千元的贫困村。通过盘活乡村旅游资源,不仅本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还向外输出模式,带动更多的村子走上致富路。目前,在重庆、河北、内蒙古等地,已有800多个村庄借鉴了中郝峪的发展模式。
主要做法
(一)创新“公司化运营”模式,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由村民自发成立资产评估小组,对村集体固定资产、公益性资产以及土地经营权、承包山林经营权等资产全面清查和评估,遵循入股自愿、投资自愿的原则,按照村集体占股15%,村民占股85%比例,进行股份制改造。
二是完成公司化运营。成立淄博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所有村集体收入、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由该公司统一负责,建立“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的综合发展模式。
三是完成标准化管理。所有游客接待、项目设定、接待配额、价格等,由公司统一制定,规范管理,项目全部承包给业户,一律按照标准化经营和管理,业户对游客安全和卫生全部负责。同时,所有收入每天公开,杜绝了业户之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
(二)创新“股权分配1+4”模式,实现利益共享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完善利益分配方式。全村按照1:4比例进行利润分红,即20%为公司所有,用于公司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80%为股民所有,其中17%用于人头股分红、3%用于老人福利分红、60%用于二次分红。每个股东一年内有四次按照股份分红机会。
二是完善村民福利待遇。老弱病残不需任何投资即可享受无风险人头股,还可根据入股额度享受利润分成,以及3%的福利分红。70周岁以上老人自愿进住养老院,所有生活费由公司承担,公司还承担所有村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费用。所有村民实行一日三餐全部免费,由村办食堂统一提供服务。
三是完善“造血”扶贫机制。每年避开农忙时间,聘请专家,定期组织周边农民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涵盖种植技术、管理培育技术、乡村旅游、农家乐服务等5个方面内容。截至目前,通过培训能够上岗开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贫困人口达200人。
(三)创新“筑巢引凤”模式,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一是建立项目支持资金。每年专门拿出300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鼓励返乡创业,对符合村庄规划的优秀项目,经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表决通过,可获得3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项目开始盈利后,10%的项目收益归项目提出者所有。
二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返乡创业人才每月可得到1500元的额外保底收入,同时享受村民福利待遇。目前,管理团队32人,平均年龄26周岁,80%是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赵胜健入选2019年度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名单和山东省首届十大返乡创业农民。
三是建立专业运营团队。积极“走出去”,先后为内蒙古、重庆、河南、河北和山东威海、德州等地30余个区县进行专题授课,帮助赤峰市雷营子村、关东车村、马鞍山村和德州市前杨村等6个贫困村,规划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成功复制输出“郝峪模式”。
取得成效
(一)乡村振兴“郝峪模式”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持续做优做强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郝峪村在淄博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山东梦里老家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淄博博山梦里老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北京乡道文旅有限公司。2019年,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实现综合性收入3500万元,村集体收入38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从空壳薄弱逐渐走向原始积累再到资本积累,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破解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难题。
(二)乡村振兴“郝峪模式”促进了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
所有村民都以旅游管理、经营农家乐和销售旅游农产品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就地就业、持续增收,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2000元到现在4.5万元,仅住宿收益户均6000元/年,十几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0多倍,使群众不出家门就成为农业产业工人。
(三)乡村振兴“郝峪模式”促进了乡村治理规范化精细化
凭借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集中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带动全村共同致富,让村民更加认识到了生态既是优势,也是增收致富的潜力,提高了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名录”等称号。
(四)乡村振兴“郝峪模式”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
“郝峪模式”的成效进一步坚定了中郝峪村“两委”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坚定了村民对村级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村“两委”的威信全面提升。同时,村“两委”班子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参与全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村民素质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断增强。
几点启示
(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群众的创业和创造活力
中郝峪村能从发展“最特色、最原味”的农家乐,一步步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凭借的就是有一个作风过硬、敢于创新、群众靠得住的“两委”班子,通过班子示范带动,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赢得群众的拥护和响应。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首先要选配好村“两委”干部,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有了坚强有力的党支部,才能够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抓支部建设的同时,必须选好支部书记这个“班长”。“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一定要按照政治素质高、威望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两高一强”标准选拔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干成事。
(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博山区平均海拔较高,地域生态特色明显。地处生态资源丰富的鲁山脚下,中郝峪村凭借“幽谷佳人、世外桃源”韵味,充分发挥“天然氧吧”的环境优势,挖掘整合利用丰富的天然旅游资源,把乡村旅游这块牌子做精做大做强。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建设各项生态休闲旅游设施、设计生态休闲旅游产品,有效提高生态休闲旅游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因地制宜做好整体规划
“没有规划,不成方圆。”缺少了规划的指挥引领,旅游发展难以摆脱“散小低乱”的尴尬。中郝峪村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实行整体规划、统一管理的做法,确保了标准统一、服务统一、设施统一,实现了乡村旅游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应当在规划理念的先进性、规划方法的科学性、规划内容的时尚性上狠下功夫。方法的科学性,就是多整合与乡村振兴相关的行业优势,采取“协同创新、行业整合”的方式开展综合规划。内容的时尚性,则要求我们在保持乡村古朴民俗的同时,以现代的网络文化、数字技术等工具来传播乡村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