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10年,从曾经的靠山吃山看着水田不知道该咋办、到如今与公司合作种植莲藕致富……武汉市江夏区武当村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方式,与引进的祺良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祺良公司”)合作,不但将生产的莲藕和莲藕制品远销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年利润2000万元。随着村里的莲藕产业越来越红火,村民们也从高峰期约有一半人外出务工,到现在选择就近就业,回到家里来创业挣钱。

移民村靠莲藕致富

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从鄂西家乡迁到江夏区武当村定居。一辈子靠山吃山的村民们有点懵,虽然江夏区拿出了靠水的好田给武当村,但老乡们仍不适应。

江夏区金水办事处副主任付大洪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武当村转变的契机来自于区里的招商引资活动。2010年底,出身于种植莲藕世家的东西湖人吴近货和他的祺良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活动来到武当村创业。

莲藕产业落户给武当村带来了勃勃生机。祺良公司把种植莲藕的技术带到了武当村,还让村民们看到了种植莲藕后产供销一体、莲藕还能出口的事实。起初,村民们把土地租给公司,后来,村民们开始跟公司商量,等土地承包到期,要拿着土地入股,合伙搞莲藕产业。看到莲藕产业的实在利润,村民们也开始逐渐回流就近就业,从最开始更乐意外出务工,村里只剩500多人,到目前村里人口已经回升到了1100人左右。

祺良公司还请到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提供优良品种,比如武当村选育种植的早熟莲藕鄂莲10号,比普通早熟常规栽培莲藕提早采挖20天,同时产量还能提高两倍多。一亩鄂莲10号产值在5000元以上,纯收入2500元以上。

除了在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的技术支持下种莲藕,祺良公司还和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开展“莲藕-乌鳢(财鱼)” “莲藕-小龙虾”种养结合高效模式的试验。四月投放财鱼苗,十月后财鱼长到1.5斤左右就可以上市,比单一莲藕种植每亩增收1000-2000元。该公司生产的莲藕和莲藕制品行销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年利润2000万元。

立体帮扶全方位解决村民难题

祺良公司进驻武当村后,村企密切携手,合作创业,从单项、分散式帮扶转向全面、聚力式帮扶,将帮扶盘活村集体资产、帮扶村集体经济、帮扶移民就地就业、帮扶贫困移民脱贫统筹协调起来,探索出一条“立体帮扶、精准致富”的新路。

公司分别按照600元每亩和1200元每亩的价格,租赁了武当村的120亩村集体发展用地和30亩村集体配套设施用地,使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11万元,并逐年递增。公司将整村2380多亩村民责任田全部承租,每年可使全村移民增收140多万元。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又扩租了周边村落4000亩田地,每年可为当地村民增收320万元,还在向周边不断辐射。

对于武当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祺良公司在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方面给予照顾;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公司每年出资10万元兜底帮扶。为了方便村民,该公司对村民们采取了“私人订制”式上班形式,随时可以来上班,也可以随时下班,计时计件发放工资。

除了在物质上的改善,江夏区移民管理部门积极引导贫困移民树立脱贫信心,提升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学技术、找门路,让他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江夏区政协主席江小林带队调研武当村后,促成大桥新区、庙山管委会与武当村签订了新的《贫困生助学协议》,资助贫困生5年时间,资助金额由每个单位出资5万元提升到10万元。

为了确保产业扶持力度到位,金水办事处争取省农垦局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祺良公司研发中心建设,培训深加工流水线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安排包括贫困移民在内的移民就业岗位100个。此外,为改善移民出行,江夏区政府每年补助15万元公交车运行费,让移民群众享受免费乘车。民政部门还对大病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实行政策兜底,确保农村民政救助到位。2018年,在区移民部门的帮助下,武当村又引进一家企业——湖北鲁湖天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农业资源从事机质肥生产,每年又可安排村民就业30余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

作为湖北省水库移民重点安置区,武汉市各级移民管理部门凝心聚力,紧紧围绕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增收核心,以移民产业扶贫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切实用活、用足移民后期扶持各项政策,让村民们享受幸福生活。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