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天高云淡。连亘千里的辽东山区草木青翠、溪流潺潺,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可以发现这青山绿水之间,玉米地少了,食用菌大棚多了。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镇,辽宁省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农业生产应用性研究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增强服务三农水平为目标,解决科研重论文、轻推广问题。
“农业科研人员要从实验室走出去,到田间地头搞推广、做服务,才能做出扎实的科研成果,进而提高成果转化率。”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隋国民说,目前全院有400多人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占全省农技推广人员总数的2/3以上。
来自该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表现尤为亮眼,他们埋首实验室、穿行在山间、俯身于田头,用默默的努力推动着辽宁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016年,辽宁省食用菌栽培面积12.9万亩,总产值85.287亿元,带动23万农民致富。
为“南菇北移”提供技术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有着“南菇北耳”的产业格局,即南方产香菇、草菇,北方产黑木耳。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南方地区出现木材、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1994年,国家提出了“南菇北移”战略,南方香菇产业开始逐步向北方地区梯度转移。
林木繁盛、水草丰美、劳动力富余,辽宁省东部山区成了“南菇北移”的首选之地。“更重要的是,这里气候冷凉,昼夜温差较大,能够在夏季出菇,可以填补同期南方市场空白。”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史书强说。
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后,菌种老化、菌棒营养转化率低、栽培模式落后、林木资源紧张以及盲目扩大规模等问题一一浮现,辽宁香菇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主动挑起担子,进行科研攻关,戮力扫除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拦路石”。“我们第一步选择在育种、栽培模式等技术环节寻求突破,先解决‘生产力’的问题。”该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杨镇说。
育种绝非易事,而且香菇菌种属于无性繁殖,很难做到品种权保护,是直接引进还是自主研发?
素以“自主科技创新”为宗旨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毅然选择自主研发,培育适宜辽宁地理气候特点的菌种。该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刘俊杰与抚顺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合作,深入长白山腹地采集到野生香菇菌株,利用单孢杂交技术培育出香菇新品种“辽抚4号”。因性状优良,该菌种在辽宁香菇市场覆盖面超过80%。
根据新菌种特点和种植规模等要求,食用菌研究所专家团队对香菇栽培模式进行更新,形成了涵盖袋栽覆土种植、拉线立式栽培、冷棚层架立体栽培等全程配套新技术,还突破了利用柞蚕枝条、果木枝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制作菌棒的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
在抚顺县汤图乡百花村,250栋层架香菇冷棚依山而建,颇为壮观。棚顶采用上黑下白双膜覆盖方式,白天遮阴、夜间保温,还加装了微喷设备和通风口,在炎炎夏日为香菇创造了一个冷凉的生长条件。
而在大棚里,一排排铁架上整齐地摆放了七层菌棒,菌棒均匀分布着光滑圆润的香菇。“这种大棚与传统大棚占地相同,将近1亩,但产量提高了三四倍,每年能挣八九万元。”百花村党支部书记迟强说。
技术瓶颈一一打破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组建起食用菌科技服务团,进行了大面积的新技术推广。辽宁省香菇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6年香菇产业从业人员21万人,总产量53万吨,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的56%。
为农村培育骨干技术人才
今年夏季,辽东山区高温少雨,对食用菌生长造成不小影响。一个多月来,作为食用菌科技服务团首席专家的刘俊杰,带着团队成员,穿梭各地,忙个不停。
在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朝鲜族自治乡,成禾菌食用菌合作社的黑木耳菌棒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在露天的地膜上,看起来长势不错。而刘俊杰在仔细查看菌棒后,皱着眉头对合作社负责人田孝君说:“虽然出耳了,但闷在袋子里可是个问题,得赶快扎孔补水,让木耳露出来才行。”
而这正是刘俊杰工作的常态,她常年奔波于辽东山区进行技术指导,做讲座、搞培训,深受当地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欢迎,被大家亲切地叫做“团长”。
记者在感佩之余,心里有一个疑问:食用菌这么大的产业,不足10人的食用菌科技服务团怎么能够忙得过来?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制度上有保障、行动上有抓手,最终才能为农村培育出大批骨干技术人才。”史书强说。
制度保障的核心是激励机制,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以专家为核心,以推广效能为评价目标的科技推广激励机制,并完善了科技推广管理制度,对于处在第一线从事推广服务工作的科研人员,给予项目申报、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这些措施出台后,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事科技推广服务从过去的“任务负担”变成了“成绩亮点”。“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发论文数量少而影响职称评审,可以踏踏实实地搞推广。”刘俊杰说。
“像食用菌这种需要大面积科技推广的产业,是离不开政府支持的。”杨镇说,我们通过一手抓科技共建、一手抓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食用菌新技术找到了高效推广的平台。
科技共建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的“金字招牌”,有着30多年历史,通过选派科技专家挂职政府科技副职,实现了专家由“常下乡”到“长住乡”,打造出了一条农业科技推广的“绿色通道”。
目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抚顺、大连等8个市及新宾、岫岩等10多个县(市、区)开展科技共建工作。2016年,食用菌科技服务团在抚顺市建成香菇、黑木耳、灵芝及草腐菌等核心示范基地25个,示范推广面积1.69万亩,食用菌种植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是辽宁省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新举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此为契机,组建食用菌、果树等31个科技服务团队,在全省7个市130个试点开展科技推广服务。
有了这两个平台做抓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产业科技推广工作大步前进。2016年至今,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0余场次,开展现场观摩、技术指导30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培训基层技术骨干和农民5000余人次。
为产业发展谋划长远未来
2016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长风如沐,春华秋实”写在了宣传册扉页,这是全院上下科技支农惠农的信念写照。
因有信念,方显担当。“做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既要有‘埋头拉车’的精神,更要有‘抬头看路’的理念。”隋国民说,不仅要研究技术怎样提高、推广怎么做好,还要把目光放长远,研究市场行情如何,考虑产业发展的未来。
从完善全省食用菌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建成了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在灵芝、滑菇、蛹虫草等多个领域发力,并开展羊肚菌、宾王菇等野生菌种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食用菌研究所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继而出,制定辽宁省地方标准12项,备案食用菌新品种15个。其中,蛹虫草、滑菇等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育成“辽北虫草1号”“辽滑菇1号”等优质菌种。
食用菌科技服务团也由传播技术变为传播理念。他们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时,总要抽出时间专门给菇农们讲一讲“优质优价”“三产融合”等概念,不少菇农开始了尝试。
在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镇,菇满香菇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摘“花菇”。理事长王明芳非常认同“优质优价”,她告诉记者:“我们用的是袋栽斜置式栽培技术,采用疏蕾方式,看着产量不高,但是通风好,香菇成熟后会裂开花纹,属于精品,一斤能卖七八元。”
而永陵镇的青松岭林下种植合作社做起了三产融合。“现在我这里的猴头菇和榆黄蘑,六成以上卖给了前来采摘的游客。”合作社理事长庞龙说,山下建起了供游客住宿的小木屋,再加上食用菌深加工,一片林子有了3份收入。2016年,合作社68亩林地收入达到137万元,社员人均增收7000多元。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其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会越来越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及时跟进,开展“专家进企业”“科技入社”行动,与全省73家涉农企业、1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深度科技合作。
“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农科院是有很大作为空间的。”史书强说,“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将继续完善“政府+科研机构(农技部门)+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民”新型推广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农业科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从而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