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快手平台的农村短视频引起了大量社会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这样的短视频,究竟是通过给予农村展示途径,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还是强化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隔阂。本文采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从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社会语境分析三个维度展开,最终发现快手所呈现的农村形象是异化的农村,本质上是农村话语权落后于城市话语权的体现。推动城乡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关键词:快手 农村 形象构建 批判话语分析
一、快手平台的农村短视频
近年来,网络短视频越来越占据公众视野。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其中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6.48亿,使用率占比达到78.2%。
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平台中,快手占据着行业顶端的位置。快手的前身“GIF快手”创立于2011年,2012年快手转型成为短视频平台。据艾瑞咨询数据统计,至2018年6月,快手以超过两亿的月活跃设备数位居短视频行业第一。
在快手平台上,来自三四线城市、中低等收入的群体占据主要部分,随之而来的农村短视频为快手带来诸多流量和关注。与此同时,“接地气”的快手也面临着诸多批评,例如2016年一位X博士发表《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一文,指责快手上的农村短视频怪异低俗。针对快手引发的巨大争议,本文希望探讨快手平台的农村短视频如何呈现农村主体形象?这样的形象构建反映了怎样的农村文化地位?
二、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农村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时,对农村和农民问题同样给予了一定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1894年,恩格斯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刊物《新时代》写下《法德农民问题》一文,其中清晰地指出,在大机器生产时代,小农经济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张国福,2010)。 结合马恩在其他著作中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城乡关系可以分为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三个阶段(龙启蒙 et al.,2016)。
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关注到了农村发展,不仅注重解决农村和农民的经济问题,还关注到了农村的文化建设。一方面,列宁通过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要求的粮食流转自由;另一方面,在农村开展文化教育建设运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刘付春,2007)。
中国的小农传统由来已久,在历史上农村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在文化发展中越来越失语。赵月枝(2017)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扩张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被等同于落后与愚昧,另一方面农村又被城市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所浪漫化、客观化和景观化。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由此可见,当代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转型,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面的转型,是对城乡经济文化各方面平等地位的不懈追求。
2.2 短视频分类
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的农村主题视频,依据内容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李舒霓(2018)将抖音平台的农村短视频分为四类:实现自身传播的模仿秀类,展现“镜中之我”的自我秀类,发现生活中戏剧性事件的生活记录类,和传递知识和信息的生活技巧类。针对快手平台,刘星烁和吴靖(2017)按照标签将短视频分为七类,分别是娱乐导向类、猎奇导向类、技艺导向类、工作导向类、日常导向类、情感导向类和城市导向类。刘娜(2018)将快手上的短视频简化为五类,分别是诉诸滑稽与怪异的喜剧渲染、乡野歌舞台上的才艺表演、乡村圈层内部的婚恋交友诉求、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与注视、关于乡村公共议题的思考和讨论。综合考虑平台和短视频内容类型,本文将采用刘娜所划分的五种视频类型进行分析。
2.3 短视频中的城乡文化差距
自上世纪80年代电影、电视普及以来,影视作品中从来不缺少对农村形象的刻画。
有的学者认为,影像中的农村总体上趋于真实,促进了城乡文化的相互认同。季中扬和伍洁(2014)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叙事中的乡村形象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时,乡村被视为贫穷、落后以及和现代文明对立的象征;21世纪初期,乡村成为逃避城市问题的一种新的生活理想,得到一定的文化认同;如今的影视作品中,观众逐渐认识到了城乡的互补性,认为乡村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基于乡村“再发现”对未来乡村生活充满文化想象。在更加具化的短视频方面,姬广绪(2018)通过观察青海土家族的移动互联网实践,认为快手这一短视频平台赋予了底层农村自由表达的途径,尤其是年轻人通过视频分享,将对于自我(“自身”)的想象和对于都市文化(“化身”)的想象统一起来,不断消解着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
但是,无论影像从何种角度呈现农村形象,都是对真实农村状况进行筛选后的结果。尤其是短视频,虽然赋予了农村更多的展示机会,但始终面临着“他者”的对抗和指责,无法建立起平等的城乡文化交流。刘星烁和吴靖(2017)指出,快手用户内部的乡村文化认同正在形成,这种形成是因为农村短视频召唤起了其他农村使用者的生活记忆,以及农村短视频用户之间联合对抗外部污名化的努力。刘娜(2018)指出,当下的乡村文化已经呈现出和主流文化对抗的亚文化形态,根据伯明翰学派的观点,主流文化和其利益集团会采取行动对亚文化进行遏制、管控和收编,事实上快手确实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的负面对抗和整顿。快手的农村用户在对抗城市话语的过程中形成了乡村文化认同,但这种认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和城市话语之间的对抗。正如单波和张腾方(2016)指出,认同制造了他者化,他者化又制造“我们”与“他者”的二元对立,进一步了强化排他性认同。
2.4 批判话语分析
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自20世纪70年代由Flower、Van Dijk、Fairclough等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其中Flower于1979年首次提出“批判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这一概念,Fairclough在1992年出版《话语与社会变迁》一书,评析了批判语言学及其他语言分析方法(TEO, & P., 2000)。 批判话语分析关注福柯所说的“话语与权力”之间的互构关系,认为话语就是社会和意识形态实践,以此来揭示社会关系中公开的和隐含的不平等(毛浩然 et al., 2018) 。需要指出的是,批判话语分析并不是一种客观的研究方法,本身带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和批判色彩。正如Van Dijk(2018,转引自常江&田浩,2018)指出,选择从事批判话语研究,就意味着研究者要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
三、研究方法
为了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基于短视频的影响力和视频类型的考量,本文选取快手平台中较为火爆的农村博主——@刘妈妈的日常生活——作为分析对象。
本文将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农村发展的立场,采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从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社会语境分析三个维度展开,明确快手平台构建的农村主体形象,透视其中的城乡文化权力和农村文化地位。
四、文本分析
“@刘妈妈的日常生活”(以下简称“刘妈”)拥有151万的粉丝量,发布的短视频内容涵盖喜剧、才艺、交友、生活技巧和农村公共议题五种类型,单条短视频往往拥有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点赞数量,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短视频所塑造的“刘妈“形象密不可分。
首先,农村喜剧是刘妈发布最多且影响力最大的短视频类型。以拥有近87万点赞量的《空妈来袭》系列为例,在这样的短视频中,以刘妈为首的农村大妈身着蓝色空姐衣帽,竭力模仿空姐的仪态,说着“Welcome to 飘了不拉机场”中英混杂的台词,带有戏剧化的笑声和夸张的背景音,甚至出现了冲锋号的声音,镜头构图与港片中的反派人物相似,俨然是在模仿精致时尚的都市年轻女性。但实际上,这群大妈站姿并不标准,妆容朴素,语焉不详,带着浓浓的方言口音,夸张的背景音乐中混杂有鸡叫声,大妈们所去的也并非“机场”,而是“鸡场”,她们的言行举止和生活环境始终无法脱离农村。在这个视频中,刘妈集精致与朴素、时尚与土气为一体。在刘妈的其它喜剧短视频中,形象与之类似,例如《赶着驴车进城》,刘妈将驴车视为汽车,故作享受与潇洒;《赛马pk》,刘妈身着黑色披风和花布衣裳,在板凳上模仿赛马;《女子特务队》,身着黑白正装出场的刘妈,气势强硬地恳求别人给自己家割玉米。刘妈崇尚都市生活,但往往东施效颦,即使穿着精致,依然无法摆脱农村的乡土气息,窘态百出而不自知。这样的刘妈,代表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反差,是农村始终无法进入都市生活时,农村人的自嘲以及城市人的优越感。
农村日常生活是刘妈视频的另一个主要类型。一方面是农村美食,例如《蒸年糕》《土豆皮酸菜馅大饽饽》《铁锅大煎饼》等视频中,刘妈往往选择土豆、酸菜、南瓜、鸡蛋等日常食材,使用铁锅、大灶台、煤炉火等传统的烧制器具,加以欢快的配乐,最终做出份量巨大、外观鲜艳、名称朴实的食物。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原生态生活,在《田园生活》《采山野蔬》这样的短视频中,刘妈在山间采摘新鲜果蔬,简单处理之后就成为饭桌上的美食,配以空灵、轻松的配乐,悠然自得。无论是美食,还是原生态生活,都是对农村生活质朴、自然的呈现,与城市对农村“田园牧歌式”的想象和向往不谋而合。
此外,在才艺展示的视频中,刘妈会在苞玉米的过程中喊麦,在饭桌前演唱“海市蜃楼是那虚无的美”这样的歌曲;在《情人劫》等交友恋爱短视频中,刘妈高价卖给小伙子一束花,而接受花的姑娘则是刘妈的女儿,母女二人离开,只留下小伙子一个人站在原地;刘妈和刘爸参与村里的活动,结果只是刘爸的一场戏弄,引得刘妈大打出手。这些短视频中的刘妈,需要承担繁重的劳动,质朴而强势,对生活有不满,也有小幸福。
综上分析,能够看出,刘妈的视频中,她竭力强化城市对农村妇女的刻板印象:承担着主要的田间劳动和家务劳作,吃苦耐劳,质朴憨厚,但是强势霸道,竭尽模仿年轻都市女性的生活,本质上无法摆脱土味。与反差巨大的刘妈不同,刘妈视频中的农村,则有着田园牧歌式的简单与淳朴。刘妈的视频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正是通过面对都市壁垒时的无力和自嘲,迎合了都市对农村的想象,给予城市潜在的优越感。
五、话语实践分析
李普曼曾指出,刻板印象的形成依赖于两个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是承载刻板印象的象征符号(Symbols),二是将这些象征符号植入人的观念的权威力量(常江,2017)。刘妈所呈现的农村形象,正是长期以来大众媒体讲述农村的方式。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妇女成为劳动的主力军,她们承担着繁重的农活以及家庭劳动,对生活有着简单质朴的理解。此外,在大众媒体长期的叙述中,城市都是先进文明的代表,农村是落后愚昧的象征,城市相对于农村具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2016年春节前后,《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这些有关农村的假新闻,无不是这种文化优越感的体现。刘妈将这两种刻板印象加以融合,构建起了卑微地向往城市生活却保留着农村生活习惯的农村妇女形象。同时,这种对农村妇女的想象和嘲讽又通过快手加以传播,更加固化大众对农村妇女的印象。
在短视频制作方面,刘妈最具影响力的喜剧短视频,总体上沿袭了喜剧生产中“不平衡-行动-平衡”的叙事结构。“不平衡-行动-平衡”是美国情景喜剧中的经典叙事模式,故事的开头通常打破故事的平衡状态,人物因此展开行动,主要角色能够实现或者不能实现目标,使得故事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刘亭亭,2013)。 刘妈的喜剧短视频也往往是在开头凸显矛盾,从而引发人物行动,为观众制造预期,通过城乡之间符号的巧妙嫁接,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最终人物重新回归到大众所认为的平衡状态。
六、社会语境分析
农村话语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社会语境中才能够得到充分的阐释。“话语即权力”,这种权力不是一种机构力量,而是一种关系,是改变社会的路径(朱振明,2018)。快手短视频中卑微自嘲的农村形象,本质上是城乡关系的不平等,是农村相对于城市的失落。这种失落,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在现代商业逻辑中不断强化的。
6.1 主流话语体系之外的农村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中国农村开启改革序幕,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行,中国的村庄逐渐“转轨”到以劳动力、资源、土地向城市输出为主要路径的变迁进程,伴随着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成就,中国农村的困局也逐渐形成,集体经济衰退,村庄的空心化,甚至村庄本身的消失(赵月枝,2018)。 农村本身的凋敝,成为大众媒体诟病农村的现实基础。
同时,多年来的市场化进程加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处于优势地位的城市获取话语权,农村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异化,被排除在了主流话语体系之外。对农村的叙事表现为,农村为城市精英提供了消费的可能性,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同情与优越感,知识分子开始用想象的农村替代真实的农村(沙垚,2017)。
长期被排除在主流话语体系之外的农村叙事,崛起时必然会受到主流话语的遏制。伯明翰学派认为,支配文化会将亚文化的种种行为与现象视为越轨,认为他们打破了秩序,混乱了伦理道德,扰乱了国家机器的发展运作,因此必须对此种亚文化进行否定(刘娜,2018)。 现实中,快手也的确如同亚文化一般,被主流话语体系贴上低俗、猎奇的标签,并通过下架整改等方式,被迫做出改变。
6.2 商业资本的异化
雷蒙·威廉斯曾定义“文化就是日常生活”,将文化和生活分开,是精英主义做派对文化的误解,也是商业媒体和商业逻辑劫持文化的结果(赵月枝,2016)。
快手中的农村短视频,脱离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是商业逻辑支配的必然结果。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刘妈于2017年10月11日注册成立内蒙古刘妈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盈利驱使下,很容易为迎合观众的优越感和猎奇心理,生产异化农村的短视频。如果任由商业支配,随之而来的大量刻意复制,将从乡村内部延伸至外界文化语境,导致乡村形象的崩塌(刘娜,2018)。总而言之,商业逻辑下,村庄本身变成了小资的一部分(赵月枝,2015),生产出的农村短视频也成为娱乐和逐利工具,农村的失落早已淹没在逐利思维当中。
七、结论与反思
通过对快手短视频内容进行批判话语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农村短视频叙事,呈现出农村土味-城市精英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是农村落后-城市先进二元对立的另类表达。由此可见,快手给予了农村主体更多表达的权力,但无法摆脱城市的优越感以及城市对农村的想象,异化的农村形象本质上是农村话语权落后于城市话语权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农村最终会走向城乡融合,当代中国社会的“乡村振兴”也旨在构建平等的城乡经济文化地位。然而,当前快手所呈现的农村现状,与平等的城乡关系相去甚远,农村叙事不应该是主流之外的亚文化。单纯依靠市场逻辑,无法构建起真实的农村形象,更无法实现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平等交流,政府、社会和互联网平台应该如何承担各自职能,促进城乡文化认同,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探讨。当然,本文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仅针对快手平台的一个农村博主进行分析,结果比较片面,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TEO, & P. (2000). Racism in the new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two Australian newspapers. Discourse & Society, 11(1), 7-49.
2. 刘付春. 马克思主义农村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5):12-14.
3. 张国富. 恩格斯农民合作经济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读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6):88-92.
4. 丁勇. 马克思主义农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S1):4-5.
5. 王熙. 简论批判理论的话语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6):95-101.
6. 刘亭亭. 美国情景喜剧的叙事模式分析[J]. 新闻传播, 2013(7):198-200.
7. 季中扬, 伍洁. 当代影视作品中的乡村形象与文化认同[J]. 学习与实践, 2014(12):116-122.
8. 沙垚. 重构中国传播学——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赵月枝教授专访[J]. 新闻记者, 2015(1).
9. 龙启蒙, 傅鸿源, 廖艳. 城乡一体化的资本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三循环理论的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9):2-15.
10. 单波,张腾方.跨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他者化难题[J].学术研究,2016(06):39-45+73+2.
11. 赵月枝,龚伟亮.乡土文化复兴与中国软实力建设——以浙江丽水乡村春晚为例[J].当代传播,2016(03):51-55.
12. 刘星铄, 吴靖. 从“快手”短视频社交软件中分析城乡文化认同[J]. 现代信息科技, 2017(1):113.
13. 沙垚. 传播学底层研究的范式更迭与当代探索[J]. 江淮论坛, 2017(01):148-152.
14. 赵月枝.中国与全球传播:新地球村的想象[J].国际传播,2017(03):28-37.
15. 赵月枝,龚伟亮.乡村主体性与农民文化自信:乡村春晚的启示[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71(02):5-16.
16. 常江, 田浩. 托伊恩·范·迪克:批判话语研究是一种政治立场——新闻、精英话语与意识形态[J]. 新闻界, 2018(05):6-12.
17. 毛浩然, 徐赳赳, 娄开阳. 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J]. 当代语言学, 2018, 20(2): 284-299.
18. 姬广绪. 城乡文化拼接视域下的“快手”——基于青海土族青年移动互联网实践的考察[J]. 民族研究, 2018, 234(04):84-91+128.
19. 李舒霓. 抖音视频的类型分析与意义建构[J]. 新媒体研究, 2018, 4(19):7-10.
20. 刘娜. 重塑与角力:网络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研究——以快手APP为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5(06):167-174.
21. 朱振明.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09):38-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