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习
把练习放在这里,纯粹是从我经受的教训出发。前面说过,我有四门考试没有做完,这其中的原因,有些当然是我的确不会,但更多的是来不及做。事实上考前我没有做过一份完整的模拟题。考试的时间安排是很重要的,有些题虽然平时看看也会做,即使下笔好像也不难,但是一堆题目挤在一起的感觉跟做一个题目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希望自己的教训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在平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在考前更应该有有针对性地做些题,把握时间。
2、看书
对于CPA的辅导教材,我觉得有一个目标是,尽力理解其中每一句话的含义。《会计》我觉得把每一个分录与书中的一部分内容联系起来,这里的每一个分录,并不仅指辅导教材中的分录(事实上辅导教材中的分录只描述了一部分场景,复习的时候我经常想如果有哪个培训机构能够对照教材或者准则来出个分录大全,尽量完整的描述所有的场景,我肯定会买一本,题外话,呵呵),还包括了其他练习题所涉及的。《财务管理》的问题,我觉得是相似的概念和含混的概念太多,有些概念真的不太容易区分,很容易犯错,在学习的初期这样的错误数不胜数。可能的途径只有尽量的积累以及练习了。《税法》有些地方不容易理解,而且内容零散,除了多练多看,总结相似情形的内在特征也有利于掌握内容。《经济法》相对来看内在的条理就清晰很多,理解起来难度也小了很多。前面说过《审计》的语言风格不容易理解,有一个小窍门至少在很多地方对我是有用的,那就是对这句话进行语法分析,将它的主、谓、宾都分解出来,抓住中心词再串起来,这样理解起来会容易得多。
3、多思考
教材的很多内容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想模型的基础上的,我们也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可能会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举个例子,《会计》中的合并报表,有些抵销分录确实不容易理解,尤其是跨前后年度的时候,这时我们如果假设企业的情况在第二年的时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样极端的情形下有些抵销分录的含义可能会容易理解的多。还有如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也可以这样类似的来理解,假设企业在某一期间只发生了所有事项中的一种事项,考虑这样极端的情形下该事项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带来的影响。
4、善于利用网络
网络化时代有大量的资料都是在网上可以公开找到的,有些是个人的心得体会,有些是背景性的资料,还有比如一些收费的论文之类的都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网络搜索的便利性是其他大多数传统方式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这种优势。
=相关试题推荐=
=相关文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