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广泛开展“身边故事、共同铭记”活动试点工作,深入挖掘泉州好故事、发现身边好典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指示精神,着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抓手,传递和弘扬新时代正能量,2017年以来,我市广泛开展“身边故事、共同铭记”活动试点工作,深入挖掘泉州好故事、发现身边好典型,把身边人说身边事活动引向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细落小落实,扩大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
为鼓励先进、示范带动,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日前联合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协同市规划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文广新局、市方志委、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组成专家评选组对“身边故事、共同铭记”活动试点村(社区)进行了集中评选,共有十个试点单位获得表彰,他们分别是:丰泽区丰泽街道丰泽社区、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鲤城区海滨街道金山社区、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南安市溪美街道贵峰村、永春县桃城镇花石社区、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洛阳村、安溪县龙门镇山美村、惠安县螺城镇东南社区、德化县赤水镇猛虎村。
丰泽区丰泽街道丰泽社区
展示人物事迹 处处都是美景
处处是美景,幕幕都动人。位于泉州中心市区的丰泽社区,有一处别具特色的主题公园“向善园”,内有微故事造型主题碑12座,通过照片、文字等形式,展示18位身边典型人物、5支社区志愿团队的事迹。“向善园”为社区居民讲述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他们只是我们身边的退休阿姨、普通工人、邻家小妹……他们的感人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的真善美,展现了温暖人心的道德力量。
宣传栏设于社区显著位置,吸引居民驻足观看。
据介绍,“向善园”去年10月建成,围绕“身边故事、共同铭记”主题,以原有口袋公园基础设施为载体,兼顾周边环境特色与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播的需要,融入“中国风”元素,展示社区评选出的典型人物和志愿团队的事迹。其中以“百名十佳系列阳光老人微笑墙”为点睛之笔,形成独特的“好人文化艺术空间”,与社区另一座主题公园“家风园”遥相呼应,为社区居民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全国最美助老志愿者林红娇,退休后经常背着小孙女,穿梭在社区的各个楼幢之中,为老干部、居家养老对象送慰问品、送春联、代买购物、入户随访等。在她的带领下,社区成立了一支由13名老年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林红娇乐此不疲,以老助老,夕阳生辉。
居民身边的热心人唐行意,十几年来,护绿植树,维稳巡逻,热心公益事业。在她的带动下,社区有20多位居民参与绿化种树。她关心帮扶外来员工,积极参与社区“夕阳红调解室”工作,调解婚姻家庭、遗产、赡养等民事纠纷,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了贡献。
身边人身边事,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传递着善与美,激励社区形成向善向好、心向文明的良好风气。(记者苏勇 通讯员丁燕 文/图)
石狮市祥芝美丽海岸志愿者协会
清理海滩垃圾 守护美丽海岸
1月10日上午九点半,刚下过几场大雨的石狮祥芝国家中心渔港祥农码头西海滩还有些湿冷,一阵阵海风裹挟寒气吹打着海滩上的志愿者。这天,石狮市祥芝美丽海岸志愿者协会在这里进行“新时代新征程”净滩活动,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约100人,共清理沙底下6.5吨的垃圾。
志愿者清理海滩垃圾
志愿者们希望,在大家的协同努力下,每一处海滩都能重现白沙碧浪,就像如今的东大垵海滩。东大垵也曾“垃圾成灾”,石头缝里都是黑淤泥,这让体育爱好者蔡加渐、陈省华夫妇心痛不已。2014年,蔡加渐决定彻底清除东大垵的垃圾。同年7月17日,老蔡夫妇动员运动团队的老伙伴们七八十人,戴上“环境保护劝导队”的袖章,进行第一次净滩行动。之后,夫妇二人坚持每天到海滩捡垃圾。
两人的行动,最初并未被看好。但他们不为所动,不断用行动感化、招募新成员加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2015年9月11日,祥芝美丽海岸志愿者协会成立。协会按照每周7天,将会员分为7个小分队,每天都有人清理海漂垃圾。
除了每日的例行清理,协会每月都会不定期组织净滩行动,邀请更多志愿者参加。如今,协会已从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240多人,组织净滩行动600多场,参与人数2万多人次。随着东大垵恢复整洁,每日例行清理制度已取消,协会仍坚持每月组织净滩行动,清理范围从东大垵拓展到祥芝的后斗尾、井仔沙、祥农码头西等多处海滩。
“我们一直以来坚守的信条便是‘今日捡,是为了今后少捡或免捡’。”陈省华说,因此做好宣传,提高村民、游客和渔民的环保意识,是接下来的重要工作。(记者陈灵 文/图)
鲤城区海滨街道金山社区
居民互帮互助 典范层出不穷
去年12月,鲤城区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做好“身边故事、共同铭记”的宣传栏和碑记后,很多居民特地过去瞧新鲜。“喏,这个典型就跟我住在同幢楼。”浏览宣传栏里的好人事迹,居民老黄颇为感慨。他说,这些都是小区身边的人和事,很真实。
小朋友观看社区身边故事宣传栏
80多岁的张秀萍和70多岁的庄怀珠,以前都是医生,退休后回到社区居住。因为常年和老年朋友待在一起,大家有了伤风感冒都会来找她们诊治。后来,张秀萍和庄怀珠就和另外两名热心的老人,组建了社区医疗互助小组,除了经常为社区老人开展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基本服务外,还接受各种咨询。
2004年,金山社区几名离退休老党员组建了宣传报道志愿者服务队。10多年来,他们将党的方针政策、社区建设、好人好事,以手抄板报、剪贴或者社区《学习园地》等形式刊出。对出现影响邻里关系、破坏社区环境等不文明行为,也以《邻里周刊》等整理报道。
15名党员和退休人员组成的服务队,对图书室进行义务管理,全天候开放的图书室成为居民们汲取精神食粮的好去处。
社区常年活跃着一支由15名老年人组成的特别巡逻队,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哪里有隐患,哪里卫生差,哪里有小偷,都难逃他们犀利的目光。
不仅是集体服务队,金山社区的好人好事同样不胜枚举——曾健芳老人,生前曾是社区治安巡逻队、楼幢党员联络小组、南音演唱队、宣传报道组、“以老助老”互助组等组织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居民们称赞他“人老心不老”;互尊互爱的好婆媳潘玉卿、张秀恋,她们的亲昵劲经常让人以为她们是母女;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和谐美满,钟怀九、曾文彬这类家庭传承的好家风,让居民们推崇尊敬……(记者廖培煌 文/图)
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大山深处领路人”陈其伟
为了村里发展 倾注一生心血
泉港区涂岭镇黄田村曾经是多年的贫困村,村里通往外界只有崎岖的山路。然而,有个人执着努力,倾注26年的心血,在大山里修起了约47公里的水泥路,使黄田村闭塞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他还带领村民投工投劳,甩掉多年的“贫困帽”。正当黄田村的发展步上正轨时,他却在2013年7月因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在村部值班室。他就是“大山深处领路人”——黄田村党支部原书记陈其伟。
陈其伟(右)与村民在田间忙活
“没有老支书陈其伟,就没有黄田村的今天。”黄田村党支部书记陈伟聪说。1987年1月,30岁的陈其伟担任黄田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的条件艰苦。为了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陈其伟决定带领村民大干一场。他先后争取帮扶资金3700多万元,使得全村11个自然村组全部通上水泥路,村民到山外的时间由原来的4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村里的每一条路都倾注了他的心血。”陈伟聪说。
道路通了,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又成了陈其伟心中的牵挂。黄田村里有片30亩水塘,陈其伟招来投资建起渔场,养起中华鲟、鳗鱼苗等,同时将通向渔场的山路铺上水泥。渔场规模逐年扩大,年产值达数百万元。2012年,村民曾松贵找到陈其伟,想利用山上空地养殖黑山羊。开路,推土,接电,建羊舍,引山泉,荒地变基地,1000多只野鸡和200多头黑山羊成了这片山岗的一道风景。在村里经济发展、村民致富的同时,陈其伟还注重对山林的保护,要求村民不可砍伐山林,并在山头上种植树木。
在陈其伟的影响下,黄田村上下依然为乡村的发展奋斗着。黄田溪的整治项目已经完工;总投入近100万元,1.8公里的东坪村到黄田村的道路也已建好……同时,黄田村还结合美丽乡村,开发乡村旅游。(记者黄枫 文/图)
南安溪美街道贵峰村旅外乡亲王国明
返乡办读诗班 造就“诗村”美名
33年来,南安溪美街道贵峰村从平凡的村庄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华第一诗村”,不仅村民长年受诗词熏陶,还吸引各地学员慕名而来。“贵峰诗村”之名归功于印籍华人王国明所开办的读诗班。王国明虽长居印尼,但自1985年起,每年暑假必返乡开班授课,吸引4000多名学生和村民前来学习。去年,已90岁高龄的他,仍拄拐亲临第31期读诗班课堂。
小学生参观王国明事迹馆
王国明从小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1948年,时年21岁的他成为印籍华人。1984年,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过年。在与村民交谈时,他几次引用诗词,发现多数年轻人竟不知如何回应。他回忆起学生时代用闽南语吟唱古典诗词十分有韵味,古典诗词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觉得开办读诗班,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在吟唱中传承纯正的闽南方言。萌生这一想法后,他立即决定每年暑假在贵峰小学开班授课。为办好读诗班,他四处奔波,广泛搜集唐诗宋词,查阅大量古典诗词声律资料,多方求教,并自编教材、自创吟法。
1986年,59岁的王国明面向全村开办了第一期读诗班,一下吸引了70多人来上课,既有稚嫩的孩童,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第二期时,邻村学生也闻讯而来。他不仅身体力行,还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后勤保障。除了邀请著名学者、专家来授课,他还培养了30多名优秀的执教者。渐渐地,读诗班声名远扬,截至去年,读诗班已举办31期,教授近3000首诗词,学员达4000多人,吟诵诗词成为贵峰村一道独特的风景。2013年,贵峰诗社还与台北市诗词学会“结盟”,2014年至今已联合举办3届海峡两岸诗词联吟大会,两岸诗友上台用闽南语吟唱诗词。 (记者陈灵 文/图)
永春县桃城镇花石社区乡愁诗人余光中
乡愁情满故里 备受乡亲爱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著名的《乡愁》诗,我们再也无法听到作者亲口吟诵了。
2017年12月14日上午,祖籍永春桃城的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在台湾高雄与世长辞,享年89岁。余老曾因创作《乡愁》等诗饮誉海内外,近10多年来,他更是频频返泉,力促两岸文化交流,备受泉州乡亲爱戴。
2003年9月,余光中第一次回到故乡泉州。图为他在参观开元寺。(陈英杰 摄)
余老祖籍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称之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被誉为当代文坛苏东坡。梁实秋曾盛赞余光中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2011年,余光中获首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贡献奖。
2003年9月,阔别70余年后,余老偕夫人一起回到永春桃城洋上村,圆满完成“寻根之旅”。余老对永春充满深情,曾写过这么一句诗,“乡心应似桃溪水,长怀来处是永春。”余老的祖居“鼎新堂”保存完好。
2004年,余老又专程回到家乡,欣然担任泉州参评“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推荐人,向海内外宾客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2011年回乡时,他为家乡留下了新的诗篇——《洛阳桥》,该诗在《泉州晚报》首发后,引起广泛共鸣。
家乡人民对余老的热爱不仅限于诗文,还创排交响诗剧《乡愁》。位于永春县桃城镇花石社区的余光中文学馆,于2015年11月揭牌,余老亲临现场。建文学馆的时候,余老多次来永春,并捐赠了大量手稿、文集、画作等。文学馆成了永春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影响深远,意义非凡。(记者黄墩良)
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洛阳村热心“老黄牛”陈德杉
一生心系古桥 关爱少年儿童
退休已经多年,年过古稀本该颐养天年的陈德杉却更加忙碌了。作为生在洛阳江边、长在洛阳桥畔的洛阳人,陈德杉熟悉洛阳桥的历史典故,古桥一石一碑、一草一木,全都烂熟于心,被人称为洛阳桥“活字典”。
陈德杉讲解洛阳桥典故
近年来,每逢专家学者来游览洛阳桥或周边景点时,老陈都应邀做义务导游。他的讲解声情并茂,已先后为各级领导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专家担任讲解员。
数十年前,人们提到泉州的标志性建筑,首先想到的总是东西塔,“与之并称的洛阳桥,什么时候也能闻名遐迩?”陈德杉以此为动力,开始了解并宣传洛阳桥。他先后搜集出版了十多本与洛阳桥有关的书籍资料。其中,《洛阳桥传说》入选福建省第四批非遗名录,《洛阳桥古今诗词选》一书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他常年主编印发宣传读物《洛阳潮声》免费分发给附近居民和游客,每年都到中小学生当中开展讲解、介绍洛阳桥的活动,由此培养了不少“小粉丝”。
老陈说,他要把掌握的知识传给身边的年轻人,让他们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推介洛阳桥。经他培训,已有10多名志愿者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洛阳桥的典故,充当起讲解员的角色。
陈德杉还是村民身边的“老黄牛”,他热心公益事业,倾情帮助少年儿童,被授予“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为了帮助特殊群体的青少年,老陈在全省首创,成立以671名老同志为骨干的关爱工作团,结对帮扶546名失学、失管、失足青少年。(记者苏勇 通讯员颜丽娜 文/图)
安溪县龙门镇山美村爱国华侨施金城
捐献1亿余元 倾资兴办学校
35年里,他倾尽所有先后捐献1亿余元在家乡兴办6所学校,使得2万多名学子受益,为安溪、永春等8个县市区培养了3500多名小学教师;他时刻惦记家乡教育,35年里70多次回乡。他就是安溪培文师范的创办者(现泉州师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施金城先生。
施金城回乡受到幼儿园小朋友热烈欢迎 (资料图片)
施金城1925年生于安溪龙门,1947年到异国谋生,事业有成后,于1982年回到家乡探亲。感慨于家乡小学已经破损不堪,他捐资兴建了培文小学。获悉家乡小学教师严重欠缺,他决定创建师范学校培育师资。1985年,他分期汇款兴建校舍,学校在当年秋季就招收新生上课。
随着形势发展,培文师范从2001年起不再招生,改为安溪培文工艺美术学校。2002年,安溪培文工艺美术学校和泉州师范学院联合创办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
1997年至2013年,施金城先后捐办培文丽馨幼儿园、培文蔼华实验幼儿园、培文颜明幼儿园。此外,还捐款助建官桥医院和安溪第一实验小学,至今已累计捐赠1亿余元人民币。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校长陈哲恒表示,为了让施老先生的事迹得到更广泛宣传,学样准备建设施金城文化广场,目前已经为施老先生立碑,碑上记录其人其事。同时,学校还将结合校史馆建设施金城纪念室。“我们要将施老先生的精神转化成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记者吴志明)
惠安县螺城镇东南社区
厝边好人好事 人人争当先进
惠安县螺城镇的惠女街是商贸繁华的一条街道。经过惠女街的人们会看到,路的两侧立起的“身边故事、共同铭记”好人榜宣传灯箱,格外显眼。
好人榜上,有全国最美志愿者陈欠水,社区原党委书记、市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何景宽,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庄奕伟……这些名字,对于东南社区居民而言,颇为熟悉。
这是螺城镇东南社区开展“身边故事、共同铭记”的一个举措。早在10多年前,东南社区就开始开展精神文明系列评选活动,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事迹。
社区组织精神文明评选活动,获得表彰的居民上台领奖。
2008年,东南社区开展第一届“十佳孝义户”评选,对社区里的孝顺的儿子、女儿、儿媳进行评选和表彰。经过群众推荐、评选,有10名居民获表彰。2010年,东南社区拓展了活动内涵,举办了第二届精神系列评选“百佳先进”表彰。好人好事先进个人、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评选内容包含其中,活动影响力和社会效应进一步扩大,许多居民以获评“先进”为荣。
2014年东南社区第三届评选定位为“厝边的好人身边的好事”,共有100户居民(包括楼院)获评“文明和谐之星”“环境卫生之星”“敬老孝亲之星”“勤俭持家之星”“幸福家庭”“文明楼院”等称号。
连续几届的活动,带动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居民,一些原本“低调”的居民也纷纷推荐甚至自荐。获评的先进典型,成为居民日常行为的“标杆”,社区环境和居民素养也得到提升。住在东南社区科山花园的李先生还记得每次评选前,许多居民都在讨论谁能评上,哪家的事迹更感人,“到了举办表彰会时,活动中心‘一票难求’,过道上都挤满了人。”大家都想去看看这次又是谁受到了表彰。(记者廖培煌 通讯员黄远平 文/图)
德化县赤水镇猛虎村赤脚医生陈英强
坚守乡村48年 创办爱心厨房
1970年,20岁的陈英强当上了德化县赤水镇猛虎村的赤脚医生,一做就是一辈子。2012年被选为村老人会会长后,陈英强深感村里老人孤单不易,带头发动爱心厨房活动,每月2日、17日和传统节日都组织留守老人欢聚一堂,共享午餐。
“我小的时候,村里没有医生,村民生病都要去赤水镇卫生院,严重的要用轿子抬到县城治疗。”陈英强回忆,1970年,他经过培训回到猛虎村当起了赤脚医生,从那时起,村民小病、小伤就可以直接在村里看。
陈英强经常上门看望留守老人
早年交通不便,去哪里都是靠一双腿。陈英强记得,有一次,戴云村一位老人生病,他的家人连夜赶到猛虎村请陈英强出诊。当时已经是半夜,且下着雪,陈英强二话不说,摸黑走了8公里赶到病人家。48年来,陈英强接诊病人数十万人次,出诊行程数十万公里。
陈英强是位热心肠的医生。多年来,他送给病人、老人毯子、被子、床单近200件,他还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挤出6万余元用于助学、助老。
2012年,热心的陈英强被推选为村老人协会会长。猛虎村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6位,常住在村里的有160多人。由于是山村,村民的房子分布零散,留守老人们平时很少交流。“那些孤寡、留守老人真是太孤单了。”陈英强在出诊时注意到,一些独居的老人,甚至十天半个月没有和人说过话。
陈英强带头掏钱办起了全县第一个爱心厨房。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如今,每个月的2日、17日和传统节日,都是爱心厨房开伙的日子,老人们欢聚一堂,很是热闹。
爱心厨房深受老人喜欢,当地乡贤、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各级政府部门也大力支持。据统计,6年来,爱心厨房共为村民提供了160多顿午餐,而且还将继续下去。(记者陈明华 通讯员李宏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