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一、古建筑

大北村区域内,过去曾建有吕祖庙、五道庙、北当铺、西北门古城墙、大营盘,官坝庙等古建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建筑基本都已损毁,成为人门闲谈中的回忆。现在只有太平西街的古老小阁楼仍保留在原址上,静静地观望着萨拉齐镇的变迁。

阁楼养殖什么致富_养殖致富门路_致富养殖阁楼设计图

致富养殖阁楼设计图_阁楼养殖什么致富_养殖致富门路

(一)吕祖庙 坐落于萨拉齐县城北门里大路中间及两侧地段,距城门仅数十米。该庙在大北街横跨大路单起一座砖面墩台,长宽均为12米,高约6~7米,墩台中间是6米宽的南北穿行孔道,供车辆通行。墩台上方,建有6x6米的阁楼一座,外形为中间起脊、南北出檐硬山式建筑。阁楼分前后两厢,各开一门,南厢塑有真武坐像,北厢塑有文昌坐像。

阁楼东侧是该庙庭院,院内建有抱厦式正庭3间,及围墙、山门等;西围增上留一小门,以方便僧道人等出人。正庭内,供奉吕纯阳(信奉者尊为“日祖”)塑像,身着道袍、巾冠,手执佛尘,端坐于正中龛台上。台前设有香炉供器等物。阁楼之西是僧道禅房院,有正房5间,西房5间,东墙上开有小门,与东院小门斜相对。

据《萨拉齐县志》记载,吕祖庙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庙会日为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如遇农民抢墒下种,庙会则推到秋后九月初九举行),每逢此日,总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人山人海,熙熙攘懷。吕祖庙会的资助商社是萨拉齐的牛犋社,所以该庙会农民参与者较多。

(二)西北门 萨拉齐县城于同治九年(1870年)筑起城墙,当时开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楼上都镌刻有匾额(城门内侧为匾,外侧称为额)。东门的匾文为:“拱翊神京”,额文为:“泰来”;南门的匾文为:“控制长河”,额文为:“永清”;西门的匾文为:“保障西陲”,额文为:“定远”;北门的匾文为:“坐镇雄山”,额文为:“磐安”。

清光绪十年(1884年),萨拉齐居住的人们为进山驮运煤炭便利,建议官府在城墙上新开了一个西北门。此门有额无匾,也无门楼,额上刻有“昌源”两字,所以,也有人称此门为“昌源门”。

当年,从事驮运生意的有自来宝、三根宝、二马驹等人,他们用毛驴、骆驼将大青山里的煤炭驮运回来,经西北门到达原萨拉齐第二小学一带空地出卖,久而久之,形成煤炭买卖市场,人们就习惯将这条街称为后炭市街,一直沿用至今。西北门的开辟,为活跃萨拉齐当年的煤炭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大营盘 是民国8年(1919年)在萨拉齐县城内西北依城墙而建的一处军营,面积约15亩,成正方形。北部正中的东西两边各建有4排房屋,每排8间,均南向。再北有房屋12问,房后面是一处小院,里面建有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东北角建3间浴室,一处马厩,一眼水井,西北角建正房14间,东西房各6间,马厩一处、井一眼。营盘大院前后建有两座营门,门上各设岗楼。南营门外为军队训练操场。民国年间,董其武、孙兰峰、王靖国等的国民党军队都曾在此驻扎过。

日军侵占萨县后,于1942年将大东街小学迁往大营盘办学,6个年级,170多人,有教师8名。1945年日军投降后,大东街小学又迁回原校址。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五师(9025部队)驻防萨拉齐时,1954年在大营盘举办过一次骑兵马术表演,其场面十分隆重。场地和马匹都打扮的很漂亮。表演的项目有:骑马飞奔用刀左右砍木杆,骑马钻火圈跳障碍,跑马射击,地面捡物等。场地外,各种卖吃喝、玩具的小摊贩象赶会一样热闹。萨拉齐的机关、单位、学校人员及部分农民、市民踊跃观看了此次表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大营盘操场上又举办过几次体育运动会,平时即为闲置空地。1960年6月11日,由周常祯负责,在大营盘组织成立了萨拉齐驼运一队,驼户有160户,骆驼400峰,队长由毛三娃、张老虎担任。20世纪70年代前后,这里逐步盖满了民房,过去军营的痕迹已荡然无存。

1980年9月,驼运队将骆驼全部承包给各户营运后,院内8.5间办公室及库房等,一直由张某占用居住。

二、老巷道

张拐拐巷 清嘉庆11年(公元1806年),该巷张家先祖张登云、张步云兄弟俩从山西忻州南湖村走西口来到萨拉齐谋生,以给他人拉骆驼为业。

1862年,宁夏回民军起事,清政府为镇压起义,从萨拉齐厅调兵遣将进行西征,张登云弟兄俩为官府所雇佣,以驼运队给前线运送粮草。弟兄俩完成任务后,张登云返回山西,张步云留居萨县。张步云定居后,开始买房、置地、拴车马、养骆驼,开设了“万盛和”商号,从此,奠定了张家的基础产业。张步云有三个儿子,长子张攀桂是个瘸子,人们叫他“张拐子”。张家教子有方,治家严谨,买卖兴隆,财源茂盛,在社会上名噪一时。于是,人们将张家居住的巷子称为“张拐拐巷”,1955年更名为“凯旋巷”,后一直未变。

丁绍先巷 凯旋巷东口旧称丁绍先巷。因丁绍先在此巷居住得名。丁绍先是民国年间萨拉齐县城的开明绅士,因酿造白酒发财致富。

1922年,丁绍先等人曾邀请后套水利专家王同春勘测兴修萨县民生渠,因地方财力微薄等原因,30多年没有修筑成功。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才将民生渠改造成真正利于民生的大渠。过去的丁绍先巷,也更名为“凯旋巷”。

旗杆巷 清末时期,萨县有个驻军头领,人称侯管带。侯管带在县城大北街路西一小巷中买下一处宅院,门前置石狮、竖旗杆,以显威严。因为巷中竖有旗杆,日后人们便称此巷为旗杆巷。

此巷中侯宅大院在民国年间曾几易其主,或公用或私住,都未空闲。新中国建立后,萨拉齐运输管理站曾占用此院几年。1955年,旗杆巷更名为“新劳巷”(即现今旗幼儿园房后小巷),侯宅大院已归公,由萨镇居民一直居住至今。

五道庙巷 今胜利巷(原联盟巷)中段,原有一个建造精美的小型庙宇:五道庙。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早晨,人们总是从家里端一碗清水,水里边放二个用红线系着的铜钱,从各个岔路口来到五道庙.,祈求四季平安,全年顺利。久而久之,这个以九道庙闻名乡里的街巷便称为五道庙巷。新中国建立后,将五道庙巷更名为“联盟巷”,“文革”时期又更名为“胜利巷”,至今未变。

三、原商号

北当铺 位于萨拉齐大北街中段路西,其铺面与原太平街西口相对。北当铺的商号名称叫“萨拉齐源泉汇”,是清末时萨县最大的钱庄,当地人统称其为“北当铺”。

致富养殖阁楼设计图_养殖致富门路_阁楼养殖什么致富

北当铺临街处铺面是接待顾客、承揽业务的地方,紧挨铺面西是一处四合头库房院,当铺的店员、伙计、保镖、佣工等都在这个院中打理业务。再西是店掌柜的四合头宅院,东墙上有小门与库房院及铺面相通。迎北的大门上筑有小阁楼,四周的房后墙上都筑有女墙,每天派有专人护卫值守。宅院北大门外是丁绍先卷。

民国4年(1915年)冬,大土匪卢占魁率匪伙1000多人将萨拉齐城所有当铺、商号洗劫一空,使当地商业一蹶不振,城内东、西、南三个当铺从此倒闭,只有北当铺遭劫后又重振家业,继续坚持到民国中后期,北当铺的店掌柜是沟门西湾村人张步生、张三娃父子。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银行取代了当铺业务,北当铺从此歇业。公私合营后,其铺面及库房院由萨拉齐柳业社占用,直到“文革"后期。原店掌柜宅院由牛高换等居民居住。1985年,萨拉齐旧城政造拓宽大北街路面时,将原北当铺门脸拆除,建起了三层楼店铺,租给个体户等经营。2009年,拓展太平西街时,又将新建的三层楼店铺及原北当铺大院全部拆除,筑为大道,北当铺也成为人们记忆中的话题。

万荣堂 民国10年(1921年),萨县刘喜儿在县城大北街路西紧靠北当铺南端建起一处铺面,开办粮食收购与米面加工等业务,商铺起名为“万荣堂”。铺面的后院,是粮油加工与糖稀作坊。

1950- 1953年,葛生明租下万荣堂,继续搞粮食生意,迎街铺面为粮食门市,里院仍为粮食加工作坊。1953年底,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万荣堂不再做粮食生意,改为车马大店,仍由葛家经营。

1957年,萨拉齐麻绳社占用万荣堂大院生产麻绳。不久,麻绳社改名为“麻柳社”。“文革”以后,麻柳社搬迁到东门外新址,该大院暂时闲置,老房屋已破烂不堪。

改革开放以后,旗政府将万荣堂大院归还给原主刘喜儿的后代。刘家后代将该院旧房拆除后,在原址上重新盖起.一处院落居住;院子的东房是一溜迎街门市,出租给个体户经营杂货。1998年,旗政府扩展萨拉齐大北街道路,将刘家后代所盖院落征用后拆除。

五和堂 清末至民国时期,萨拉齐城内北区开设的粮油字号,位置在城内后炭市街中段路北,由本城崔大才、崔五才兄弟几人开办,主要从事粮食收储、加工、经销等业务。

“五和堂”大院占地南北约七、八十米,东西四十来米,是一个长条形套院。南端是临街大四合院,设有粮仓、粮油加工作坊、柜房等。东、西仓房顶上全由一尺见方薄青砖铺面,以便于晾晒粮食又混不进沙石。上房的梯子则是用砖石砌成1米多宽的台阶坡道,使用时安全稳当。大院北端是“五和堂”崔家宅院,民国末期由崔五才等居住。

1953年,根据国家粮食政策,粮油产品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五和堂”粮行停业,其粮仓由县粮食局占用。1958年公社化时,“五和堂"大院由大北大队及三个小队集体占用。1972年,大北大队将“五和堂”大院全部拆除,利用拆下的砖石、木料,在原址上重新建了8排90多间土木结构房,仍由大北三个小队使用。2009年,扩修太平西街时,将3个小队的90多间土木结构房全部拆除筑为路面。

大裕泉 其商铺位于萨拉齐城内后炭市街中段路北,与西柳匠巷北口相对,紧靠后边是贾家大院。“大裕泉”大约是清同治年间在此开办的一处买卖字号,其规模影响都不大,但其留下的字号名称却相传很久,以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有一些人把贾家院前的这一小块地方称为“大裕泉”。

“大裕泉”商铺开办期间,主要经营日用品、食品、杂货等,为附近的煤炭交易市场及周围居民服务。民国年间,当地人温天顺也在此处卖麻花、月饼、油饼、蒸馍、锅盔、馓子等干货,买卖兴盛一时。

新中国建立后,有大营盘居住的王三厚生(人称疤后生),在塌毁的“大裕泉”商铺原址上盖了一间简易小房子,卖些糖果、香烟、麻子、瓜籽等为生。为招揽生意,在门前放了一个象棋盘子,供人们闲暇时玩耍。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人们聚集闲聊的地方。“大裕泉”东二、三十米远还有张勤、杜海才两家小商铺经销日用品,这两家在公私合营后就不再经营。

20世纪60年代,“大裕泉”原址上新盖的简易小房,成为萨拉齐水果合作总店的一个分销门市,店铺只有一间大,主要经销油盐酱醋、铅笔、作业本、麻纸、蜡烛、调料、干货等居民日常用品。进货、销货全由店员自己打理。此处店员先后有:董氏老太、老孔、三有福、刘荣、胡全章等。20世纪70年代,萨拉齐合作总店扩大经营,在“大裕泉”旧址西20米外路北建了一处综合门市部,铺面东西长15米,进深6米,后面小院内还建有库房、门房,有店员5、6人,经营居民日常生活用品。80年代,该门市不再经营,其铺面院落今已破烂不堪。

“大裕泉”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仍是这一片居住的农民、市民常聚集的地方,特别是每年夏季的傍晚前,总有很多男女老少攒在这里,有下棋的,喝酒的,说串话的,叨书的,嬉戏玩耍的,很是热闹。改革开放以后,闲人少了,来这里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少,人们已很少提及“大裕泉”的往事。

四、旧宅院

萨拉齐看守所(旧时人们习惯称“北大狱”) 位于萨拉齐大北街中段西侧,对面偏北是2010年建成的磐安门(原北门)广场南缘凉亭。建看守所之前,这里原为萨拉齐张、吕两家有钱人的院落。1949年,萨拉齐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旧政府的“西大狱"(地址在萨拉齐大西街路南),并改名为“萨拉齐看守所”。1950年2月,看守所从大西街迁到大北街原张、吕两家的院内看管人犯。1954年,县政府对看守所的围墙、号子进行了一次维修改造。1960年,看守所迁往察素齐镇,该院暂时空闲。“文化大革命”初期,这里成为造反派进行“群众专政”的监牢。1969年3月,土左、右旗分设后,看守所从察素齐又迁回萨拉齐原处,由旗公安局管理。1985年,看守所进行了一次扩建、加固,增加了武警部队看管。1987年,看守所迁往纳太村南(110国道南侧),原址房屋全部拆除,西半部分新建起了旗幼儿园,东半部分新建了后炭市街公安派出所小二楼院。

讨吃店新中国建立之前,原萨拉齐大北街路西的北大狱(现旗幼儿园)西侧有一处大院,旧称“讨吃店”。是萨县昌家开办的简易留人店。民国时期,这一带民不聊生,乞丐遍地,那些外出乞讨的人们,无钱入住旅店,为了遮风避雨,晚上就住在简陋、价廉的该留人店里。因该店住宿者多是乞丐,所以,萨拉齐的人们称这里为“讨吃店”。新中国建立后,讨吃店已不复存在,这里都建成了新民居。

鼓房院“文革”前,萨拉齐联盟巷(原五道庙巷,后更名为胜利巷)东口路北,原有一处铺面,由大北大队社员王智一家经营着“鼓房”业务。鼓房常有一帮萨拉齐出名的鼓匠,象小白三子、四虎挠等,当时都是很有名的唢呐吹奏师。鼓房还备有娶媳妇用的大花轿、麻雷(二踢脚)、小鞭炮等红肆筵用品;白肆筵用品有棺罩、灵棚、纸火等;另外,还有办肆筵用的锅灶、青器、大笼屉等出赁用具。旧时,民间每逢红白喜事,都请用鼓匠惊动乡邻。文化大革命中,鼓房的用具都作为“四旧“被损毁,鼓匠们也随之解散从事它业。鼓房铺面在1988年大北街扩路时拆除。

张双德大院张双德是原萨拉齐县东乡美岱桥村人。民国初年来到萨拉齐城里,将后炭市街东口路北云伍海经营的油坊院买下后继续经营油坊、粮店。民国18年(1929年),萨拉齐一带荒早满目,饿殍遍野,百姓颠沛流离,四处逃荒活命,其中有30多人被张双德临时收留,供他们吃住,躲过灾荒,一时传为佳话。现今,该院仍有张家后代居住。

何家大院清咸丰年间,该院何家先人何茂兄弟二人,从山西大同迁来萨拉齐后炭市街11号院定居,即现今的何家大院。起初,何茂兄弟俩以从事细皮毛匠手艺为生。同治初年,开始养骆驼,搞运输,并逐年发展壮大。到光绪年间,由于驼运业务护大,骆驼增多,何家又买下邻近几处院子,然后,改造成一处四合头大院(东西30米,南北60来米),以便于饲养几十峰骆驼。这时何家的运输业由短途发展为长途,人口也有显著的增长。

新中国建立之前,何家大院都是何姓本家族人居住。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驼运业逐步走向萧条,何家人甩脱了从事几十年的驼运业,大院里有了外姓人居住。2009年,萨拉齐扩修太平西街时,何家大院房屋全部拆除。

任和卿大院任和卿,萨县人,民国时期曾任过托克托县县长。他的宅院坐落在萨拉齐后炭市街中段路北,与后炭市街小学隔路相对,是一处比较考究的四合院落,院门外至大路,是片篮球场大的空地。日军侵占萨拉齐后,该院为日军所占。日军投降后,国民政府警察局占据此院办公。

新中国成立后,该大院收归公有。1973年,土右旗恢复公安局建制后,其办公地点选在原任和卿大院。20世纪80年代初,院内原建筑全部被拆除,改建为中间留有南北长廊的五栋办公室,仍为公安局占用。1983年,公安局迁往原旗委大院,中共土右旗委党校迁入该院。党校迁址后,又改为土右旗农业银行家属院。2009年,修筑萨拉齐太平西街时,该大院因占路被全部拆除。

宿家院该院位于萨拉齐后炭市街小学大门斜对面偏西处,是一个四方大门的小四合头院落。据宿家云谱所载,宿氏一族原系山西朔州,明洪武二年移太原府忻郡城内居住,归永丰乡东北隅都7甲管辖。明嘉靖年间,其九世祖宿连宇迁往石家庄。清光绪年间,其十九世祖宿文斗,在萨拉齐县同知衙门任掌案(师爷)时,买下该院世代居住。日伪时期,该院住有几个日本特务,其移动电台被泥瓦匠偷走。日本人怀疑是宿家人所为,硬将宿家主事人抓起严刑拷打,嘴里灌煤油辣椒水,因此落下一身病痛,终生患有支气管哮喘,丧失劳动能力,晚年时靠人民政府救济生活。2009年,萨拉齐扩建太平西街时,将宿家院征收后拆除。

天主堂院该堂现位于后炭市街中段路北,路南正对萨一中后操场。1953年,萨一中扩建校区时,将紧邻学校西南角的萨拉齐天主堂小院买下使用。当年,天主堂在后炭市街中段买下殷海珠手中四合头院一处开展宗教活动(即今天主堂所在位置)。该院有正房7间,东、西房各6间,南房带门洞7间。大门前有一块一亩多大的空地,后开辟成了菜园子。

“文革”中,天主堂停止了宗教活动,院内的西正房(里外间)留给神甫杜瑞居住,其余房屋全部由房产部门分配给居民居住,院里盖满了粮房、炭房。1986年,土右旗委落实了国家的宗教政策,将院内居民占用的房屋全部归还给了萨拉齐天主教会,并成立了教务管理委员会。同年,该教管会将大院的南房拆除,在原址上新盖起了7间天主教堂,堂前是一个东西长20多米、宽10来米的小院。这时,天主堂形成前后两个院子,其宗教活动也趋于正规。1992年,杜瑞神甫病逝,教务活动由边振方神甫接任。1995年后,该教会教务活动由年轻神甫尹宽接任。2008年,杨福喜接任该堂神甫一职。2013年,天主堂仍在此前后院开展宗教活动。

旗兽医站1968年,在萨拉齐后炭市街天主堂与宿家院之间前面的菜园子处建起了土右旗畜牧兽医站,负责全旗的家畜改良和牲畜疫病防治工作。旗兽医站大院共有四排砖瓦房,前排还有一个3间大的地下储藏室,大门正对路南运动巷北口。当时,全站共有20多名工作人员,徐振山为临时负责人。不久,董二科接任站长一职。1981年5月,周斌任站长。1983年,旗畜牧兽医站搬迁到西环路新址办公,旧院改为该站职工家属房。2009年,萨拉齐扩建太平西街时,原兽医站四栋房全部拆除。

贾家大院清代末年,贾家前人贾茂、贾兰、贾元、贾惠兄弟四人承袭祖业,将本家的驼运业扩大经营,并在大青山泽怀沟开起了煤窑,骆驼发展到4、5百峰,马车20多辆,家里有了一定积蓄。这时,兄弟四人买下了萨拉齐后炭市街西段路北王宽(木材经销商)的大院共同居住,并且在院里拴骆驼、停车马,事业发展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贾家大院前面有一片不大的空地,旧时人们称之为“大裕泉”,是这里原有的一家杂货店名号,后来成为一些闲人聚集的地方。

贾家祖上最早来到寒外谋生是在清咸丰年间,贾兰(人称老票二)的相父

贾和从山西榆次来到刀什村落脚,打工务农,生活比较艰难。1866年(同治5年)贾和带长子贾德云来萨拉齐城里做工,参与城垣的修筑工程,挣了一些钱。城坦完工后,便开始养骆驼,搞驼运,生活逐步好起来。赏德云生四子,贾茂、贾兰、贾元、贾惠。兄弟四人成年后,都在贾家大院中居住,他们不仅开办煤窑经营驼运,还在萨拉齐周围买下100多亩土地,常年顾工耕种。民国末年,贾家已是当地有名的工商业者兼大地户。

新中国建立初,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运动,贾家大院除按规定留给贾家的后人们居住外,其余的房屋都分给了贫下中农,其中不少人是贾家原来的长工。1952年,萨拉齐大北街9户农民成立互助组时,办公室设在贾家大院中南小院郑老珠所分的正房里。1953年,互助组改为曙光初级社时,办公室设在贾家大院西北角的两间正房里。

21世纪初,贾家大院已破烂不堪,只有正房、东房和当院盖的一些新房尚可住人,其它都已塌毁。不少老住户已搬到别处居住,院子被划入萨拉齐旧城改造的拆迁范围。

周家院(西)该院位于萨拉齐西北门里西南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周家祖先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迁入萨县后盖起周家大院,大门为拱形巽门,门上方镌刻着“河东遗范”匾额(河东即今山西运城,此地出过关云长、柳宗元两位历史名人,一武一文,是国人教育后华的典范),院墙上有垛口,院内是“怀中抱月”古式建筑风格。此院落在“文革”中受到破坏,但院落正房西房至今依然存在。

本文根据《土默特右旗村史》中由周良成、李永福收集撰稿,由云文斌整理编辑的《大北村》编辑。

阁楼养殖什么致富_养殖致富门路_致富养殖阁楼设计图

养殖致富门路_致富养殖阁楼设计图_阁楼养殖什么致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