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的花园,悠久的历史,留下许多优美的故事。
花园村地处青山镇政府西一公里处青山河中上游,相传,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路过此地,京娘头上戴的一朵花掉落在此,后人就将此地命名花园。至今,在青山河中游石壁上即白龙庙下边,有赵匡胤送京娘路过此地歇息时的拴马石和马蹄印。
又传说西汉末年,王莽追刘秀时,沿青山河而上,路过此地,因王莽的追兵大兵压境,刘秀带着妻子奋力奔跑,不料刘秀妻子头上戴的金钗在进入花园地带就掉了一支,跑了不到一公里又掉了一支,此后,人们就把两个掉落金钗的地方称“上花园”和“下花园”。
此前花园不叫花园,称“鸭子河”,这里家家户户都养牛、养鸭、养猪,在“上花园”曾称“牛栏街”、“鸭子河”、“猪市巷”。有人总结:牛满栏,鸭满河,圈圈生猪似肉砣。河水清清四季流,鱼虾跳跃头碰头,满河鸭子呱呱叫,鸭蛋换布换盐油。养牛为耕田,养鸭换油盐,养猪为过年。
在上下花园居住的人家,韩氏家族占70%以上,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家族中出了一个有学识有远见的人,欲把沿河两岸的土地都修成水浇地,于是,此人编了一个“花园是风水宝地,花园上下,有金犁金耙,如若想得,在‘弯弯田下’的故事,鼓动人们把沿河二岸的土地修成秧田,说在修筑田埂时就能挖出金犁金耙。”怀揣挖到金犁金耙梦想的花园人,联合起来在上下花园沿河两岸修筑出了200多亩秧田,1000多米渠道,使这里成了鱼米之乡,只是,到了也未挖出金犁金耙。此后的花园人就春季忙耕种,夏季忙插秧,秋收粮满石,女人纳鞋帮,过着春种秋收、衣食无忧的生活。当时花园产出的稻米还特定为朝廷的贡米。
女人纳鞋帮在花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冬闲时节,各家各户的妇女都忙着给家人做布鞋,特别是要给自己的丈夫做那种“白光底”的布鞋,还千针万线的在鞋底中间部位纳出“水波浪”“双水抱九针”等各种花样,互相攀比自己的女红手艺,因此还流行一句话:丈夫前面走,后面看见妻子手。意思是人们看到丈夫穿的漂亮的“白光底”布鞋,就会知道家中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
清朝时期,韩氏家族一个名韩德馨的进士,考上了州官,但他却没去做官,而是弃官从医,潜心钻研医学,他认为治病救人要比做官好,于是他把研究的医学成果传承给他儿子韩进成。进成就在家中开起了“韩家药铺”,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求医买药治病,药铺很是红火。后来,韩家盖起了四合院,院中修了一个3分地的花园养花,修花园养花本是想美化环境,不料却招来了灾祸。有人传言说他养花是假,韩进成钱挣多了无处存放,把银元、大宝都埋藏在花池子下面才是目的。有一天来了一帮土匪,向韩进成要钱,韩进成说没钱,土匪们将他的上衣脱光,反剪捆绑,用火钳夹起烧红的碳火在他胸前烙,直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都未给土匪一个铜钱,土匪最终败兴而归。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将这里命名为花园村,因水源、土地等自然条件好,花园村被誉为青山公社的“白菜心。”
花园村还有丰富的矿藏。六、七十年代,国家713地质队在此探矿两年多,取得了完整的铁矿地质资料,2006年以来,先后有多个老板前来投资开矿,也使花园村一部分群众在开采劳务中脱贫致富。
现今的花园村,正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境内青山河上架起了四座桥,组组户户通了水泥路,水、电、路、讯、视全覆盖,发展壮大了种植、养殖主导产业。在党的好政策的感召下,花园村人正朝着小康目标奋进。(朱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