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了解空气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及说课稿了解空气教学实录海南省文昌市第二小学翁春梅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2、过程与方法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教学准备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教学流程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1)教师谈话(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提出问题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言。3、提示课题。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教师板书:了解空气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生:看不见!师:用手来摸一摸。生:摸不着!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学生说一说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学生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教师演示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

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教师演示(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③学生做记录。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4)教师小结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一)、实验一、纸的奇遇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1、教师谈话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学生猜测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生汇报交流。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学生回答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5、实验延伸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生说一说(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2、教师演示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3、学生实验(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3)学生汇报(4)师生交流(5)教师小结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四、总结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了解空气教学实录海南省文昌市第二小学翁春梅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2、过程与方法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教学准备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教学流程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1)教师谈话(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2、提出问题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言。3、提示课题。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教师板书:了解空气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生:看不见!师:用手来摸一摸。生:摸不着!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学生说一说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

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学生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教师演示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教师演示(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③学生做记录。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4)教师小结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一)、实验一、纸的奇遇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1、教师谈话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

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学生猜测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3、学生汇报交流。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学生回答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5、实验延伸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生说一说(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2、教师演示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3、学生实验(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3)学生汇报(4)师生交流(5)教师小结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四、总结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了解空气教学实录海南省文昌市第二小学翁春梅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2、过程与方法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教学流程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1)教师谈话(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2、提出问题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言。3、提示课题。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教师板书:了解空气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生:看不见!师:用手来摸一摸。生:摸不着!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

(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学生说一说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学生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教师演示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教师演示(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③学生做记录。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4)教师小结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一)、实验一、纸的奇遇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1、教师谈话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

(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学生猜测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3、学生汇报交流。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学生回答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5、实验延伸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生说一说(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2、教师演示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3、学生实验(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3)学生汇报(4)师生交流(5)教师小结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四、总结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