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猪净利润在300元以上,如果搞成规模,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一年的收入是很可观的。”3月2日,在润溪乡莲花村6组,周宇家庭农场场主周宇饶有兴致地介绍自己的致富经。养猪10年,周宇从一窍不通成长为养猪行业的半个“专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达人”和致富带头人。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周宇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更带头发展产业,为实现共同致富忙碌着。
叛逆少年回乡养猪
3月2日,一走进农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圈舍,圈内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按照生猪大小进行了分栏。周宇正推着三轮车一勺一勺地为生猪投放饲料。
据周宇介绍,他家养殖生猪有10多年的历史了,他是从父亲周廷明手中接下养殖生猪的路子,并一步一步扩大规模,最后申报成了当地的家庭农场。
谈到周宇养猪的经历,“要不是当年太叛逆,估计走不上养猪这条路。”周宇笑呵呵地说。原来,今年28岁的周宇,在2007年高中毕业曾考入大专,大一结束后,他却死活不愿意再继续上学,无奈之下,父母只有同意他辍学。
面对儿子的辍学,周廷明陷入沉思,年仅20岁的儿子,外出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何不让他接手养猪呢。经过与儿子商量,周宇同意在家养殖生猪。
“同意养猪后我就后悔了,每天都和饲料、猪粪打交道,的确让我有点毛焦火辣。”周宇坦言,在最开始养猪的几个月里,养猪的辛苦与农村的孤寂渐渐让他有了放弃的念头。然而,当年年底,全家人一算账,养猪场的纯利润让周宇眼前一亮,“那时候规模小,存栏大概在50头左右,纯利润近3万元,没想到我能创造这么大的利润,的确有点激动,这也打消了我想要放弃的念头。”周宇说。
“门外汉”成“土专家”
之后的9年时间,周宇边学边干,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经过多次参加各种养殖培训班和自己不断摸索,他不仅掌握了养猪的技术,而且逐步摸清了买卖猪的门道,从“门外汉”变成了一名“土专家”,成为重庆一销售商的固定供货商。如今,养殖场常年存栏300余头,年平均出栏500余头。
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周宇思考着发展养殖最佳的方式。在养殖场,每一间圈舍都安装了自来水,猪渴了,跑到水笼头前一吸,便可解渴;猪仔间的保暖设施齐全。“现在圈里还有200多头猪,你别看有这么多猪,每天喂养的活可轻松了,饲料、猪草等都是用机器进行加工,每天只是推着三轮车喂几次就可以了。”周宇说。
随着养猪数量的增加,养殖废弃物也不断增多,处理不好将对周围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周宇深刻地了解到这一点,他结合家庭农场发展,通过猪尿粪还田肥沃土壤,实现了单个家庭农场废弃物利用的自循环。
生猪养殖已经走上正轨,周宇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带动邻里乡亲共同致富。2012年,周宇郑重地向莲花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经过考察批准,2013年,周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模范引领真诚帮扶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真富。”
周宇
周宇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他也更想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村里哪家的猪生病了,不吃食或是不肯长,他都不厌其烦,主动上门“会诊”,对症下药。市场上生猪饲料品种繁多,他总是主动先试验,从中筛选出好的饲料品种,再向村民推广,村民对他推广的饲料都非常相信。
与此同时,他还成为了党的政策的宣传人。在去年人居环境改造政策落地时,周宇家带头改造,成为了当地政策最先落地的农户。
“当时政策来时,有的村民还有疑虑,看到他家改造后干净整洁的样子,村民们陆陆续续地进行了改造,如今,已经全部改造完成。”
莲花村村民委主任晏华
周宇也成为了村民口中称赞的“好青年”。去年,在全村“家风润万家”的评选中,经过村民投票,周宇被评为莲花村的“致富带头人”。
展望未来,周宇信心满怀,他希望进一步提高科学养殖技术,不断扩大养猪规模,用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带动村民共同走上养猪致富的路子,让大家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小 记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每一个所期待的美好,都须有一个奋斗的现在。
周宇的成功并不是轻松得来的,一个年仅28岁的小伙子,常年与生猪作伴,需要忍受劳作的辛苦,忍受猪粪的臭味,忍受农村的清苦与孤寂。在养殖过程中,周宇一家人不仅要喂养300余头生猪,还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规模化种粮,每年要种上百亩的庄稼,至少保证生猪4个月的口粮。正是那股坚韧不拔的韧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周宇发生蜕变,走向成功。
如今,周宇家四世同堂,家庭和睦,年年都有收益,生活富裕,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家庭。在全村“家风润万家”的评选中,经过村民投票,周宇被评为莲花村的“致富带头人”,成为了村民口中称赞的“好青年”。自己富,不算富,周宇承担起了一个“致富带头人”的责任,他帮助村民诊治生猪疾病,推广饲养方法,传播党的好政策。
来之不易的幸福,让人更加珍惜。
在当前脱贫攻坚政策下,唯有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注重发挥主体作用,变 “要我脱贫”为“我要奋斗脱贫”,扑下身子干,自己摆脱穷帽子、不断富起来,才是真本事。正所谓“扶贫先扶志”,在帮扶时要从扶“志”开始,更需要引导贫困群众切实转变封建、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上进心、自信心、责任心,激发奋斗意志,改变贫困面貌。
(作者 赵 琴 编辑 曹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