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2023.7.5
“十问”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开展“再学杨东海”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十问”专题讨论学习活动,这不仅是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更是兰溪吹响新一轮追赶跨越、重振雄风号角的思想动力,作为一个公务人员,要切实对照“十问”,检查剖析,摒弃不良作风,激发工作潜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砖添瓦。对于“十问”,我以问答式反思自己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做到有所思有所悟更有所得,从内心领悟工作为什么、工作怎么做等问题。
一问公仆意识强不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要当好公仆,关键是要树立“为百姓打好工”的理念,检验的标准是能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公务人员,就要全心全意造福灵洞百姓、稳定灵洞社会,促进灵洞经济发展。
二问民本思想浓不浓?“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这“两个凡是”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问工作作风实不实?工作实不实,关键是否真抓实干,真抓实干,贵在真抓,重在实干。首先要有务实的作风,真正沉下身、沉下心、沉下力去干事创业。其次重在落实,工作中做到思路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增强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
四问百姓疾苦知不知?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就要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真心关注百姓疾苦。为官之德在于为民,牢固树立“百姓的事无小事”的宗旨意识,保持共 产 党员的本色,真真正正做到为百姓谋取了福祉,
五问群众感情深不深?对群众的感情真不真、深不深,反映干部作风,影响民心向背。作为基层干部,工作中要带着感情去干事创业才能有激情,带着感情去化解矛盾才能有热情,带着感情去扶困济贫才能有温情。对事业有感情、对群众有感情、对身边的人有感情。
六问辖区环境脏不脏?美好的乡村环境、适宜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干部的工作目标,辖区环境怎么样?道路扬尘咋处理?小河水质清不清?等等问题的存在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当前全市上下开展的“推进环境整治、优化人居环境”专项工作,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倡导、发动辖区内群众告别卫生陋习、开展卫生保洁。
七问便民中心是否便民?我乡投入资金8万余元在一楼大厅建设了办事大厅,设立合作医疗、计生服务、司法行政、人民调解、劳动保障、综合治理等六大为民服务窗口。统一悬挂名称标识、服务事项、审批标准、服务规范。与此同时,配备了一支业务精通、办事热情、服务到位的工作人员队伍。
八问服务工作是否到位?服务是否到位,就是要看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是否解决,服务是否到位,要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否摆在自己工作的首要位置。作为干部,要以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对群众期盼和各种棘手问题要逐一研究解决,与 2
老百姓多沟通,多交谈,多联系,多了解民情、倾听民声、体察民意,做到能解决的要尽快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给群众一个合理满意的答复,绝不能言而无信,失信于民。
九问工作任务是否落实?工作推进如何、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放心不放心,关键在于干部是否真正履行职责,真抓实干。我以为干人事工作重在落实,这也是群众翘首以盼,干部责无旁贷的本职工作。因此,我在工作中对于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基本能落实到位,个别疑难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也会努力寻找突破口,力争早日落实。
十问全科干部差距何在?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全盘考虑和安排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同时,在工作中多锻炼自己,多学会分析,做到综合考虑问题,从各个角度入手,兼顾各方思想和利益。
第二篇: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信工学院 黄海燕
12月x日上午,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进行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学习活动。副校长袁子阳作专题导学。他的发言分析了当今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各方面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听了袁校长的导学启发了我们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袁校长的主题发言中,他提出要在学生中树立五项基本的价值观:祖国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诚信、守纪的价值观;崇尚科学、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和谐、包容的价值观。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观念也严重地腐蚀着人们的灵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活动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毒害了学生的心灵,影响着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在部分学生身上呈现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缺乏树立民族进步所需要的精神支柱和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感,迷惘、自私(甚至堕落)等不同程度的思想错位现象。要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导他们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二、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相关合理需求出发
思想道德教育要满足学生的相关合理需求,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袁校长在主题发言中提出学生需求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获得健康保证的需求;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需求;学习的需求;休闲娱乐的需求;获得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以及良好心理发展的需求等七个方面。其中,良好的家庭生活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单亲、重组甚至畸形家庭,家长用物质刺激教育孩子,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受隔代教育,家长重智轻德,学习生活基本无人照顾,家长言行不能起表率作用,用惩罚、体罚对待孩子,家长作风严重、缺乏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有爱好搓麻将,赌博等不良习惯等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对孩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此深刻的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难度是不可低估的。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整合的德育教育系统,三方形成联动,实现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三、思想道德教育要拓展学生道德实践的渠道和方式
思想道德教育要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个体化、个性化教育;要注重机会、过程、结果平等;要注重实践、创造性过程。
学校的德育理论教育与实践不能脱节, 因为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价值互动过程。首先要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使德育教育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通过开展群体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修养。
思想道德教育要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环节中,加强道德行为规范,磨练道德意志,使受教育者在切身体会中去领悟道德真谛,从而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准。如:平时上课、各种活动准时、守时是一个有道德修养人的最基本素养;升旗仪式时保持肃立、肃静是热爱祖国的最基本要求;热爱身边的人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等。
总之,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知德行善”,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做到真正的知行统一,尚有十分漫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德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还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当两个积极性都能充分发挥,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反思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活动体会
常素梅
12月x日上午,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进行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活动。副校长袁子阳作专题导学。他讲到了目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如教学与育人的关系、社会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5+2=0)、传统德育理念和方式与实际的脱节等,带来德育效果的不理想,如学生知行不一、说做脱离,道德普遍虚化。为此,在德育过程中需要实现在教育方式、教育对象的认知、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转变,同时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如基本生活、学习条件的需求、休闲娱乐的需求、社会生活实践能力提高的需求、良好心理发展的需求等,从而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基本价值观:祖国利益至上(爱国要具体落实到生活各个部分和环节)、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包容,并提出了“六字”要求——孝、诚、勤、善、俭、学。袁校长的导学深入浅出,案例生动,理论联系实际,引发了大家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认识和思考。本人仅从自己思考的角度——学生价值观现状来谈谈看法。
学生,从其人的本质这个角度来说,我想他们首先是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的,而人的生命活动的特点不在于其活动的物质性,更在于这种物质性活动具有精神性的特点。特别是现在的90后的学生,对他们来说,生存问题已经不是问题,精神性需要则是他们的主要需要,其精神活动的自觉性和自由性更能体现出他们发展的程度、宽度和高度。特别是对于很多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根据我的调查,很多的学生进入大学,特别是进入自己不满意的学校后,很容易出现“一进大学想发奋,不到一年开始混,一看书本头发昏,怀疑自己真的很笨”的现象,特别是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的成功标准过于单一化和功利化,所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评判别人的标准也已经多元化和功利化。这对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中国目前的状况可以说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经济、效率优先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带来的就是“物欲横流”,“道德、崇高”的沦丧,也可以说“工具理性”完全压倒了“价值理性”。从价值观来讲,中国目前是传统价值观正在消解和新价值观正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世界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的精神性的东西,特别是道德层面已经沦落深渊——人越来越物化,使得人们的人格开始裂变、矛盾、失落、孤独、仇恨等,人际关系更多地表现为资本逻辑、功利取向和契约关系。社会则是优化与弊病共生、进步与代价共存、协调与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社会产生了信用危机,人们的精神家园开始失落,信仰危机重重。这种现象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和印证,他们在物质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世界和价值观世界却充斥着贫瘠和荒芜,一部分学生出现“对国家没有自豪感、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对他人没有道德感、对自己有太多的优越感”
在这种社会背景和学生思想价值观现状下,我曾经非常痛苦的反思过:现在的人和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他们所认同的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思想理论课教师和负责学生工作的工作者,在看到学生的一些行为时,自责的想法时常盘旋在自己的脑海里。我试图想找出一条途径来改变他们行为习惯和待人方式,特别是我们学校一些学生的认知状态和行为方式,但更多的时候显得如此的无力和失败。我想也许对于学校,“一体两翼”的方式是可行的。“一体”就是学校的校园精神和校训,把他宣传到位,诠释到位,让学生抬头就能看到“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激励和感受“学无止境”的感染。“两翼”:一是从学工、团委、教务等相关管理部门,真正从学生合理的需要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良好的、积极的育人氛围和人本的关怀;另一个则是一线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更多地考虑的学生的实际状况,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教师和管理者都需要不断学习,了解现在学生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做法,产生共鸣。学校做好了,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家庭,加强家校联系,共时态地去教育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与发展。
从一些具体的措施或者行动来讲,我认为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耐挫力;二是结合学校的校园精神和校训,评选“自强不息”之星、“严谨自学”之星等,并大力的表扬和宣传;三是学生针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学生评事论事,以他们自我组织的形式开展先进典型宣讲为主的青年学生论坛;四是邀请我校的校友或者优秀毕业生,特别是在工作岗位上做的非常好的学生来校交流,现身说法,激励在校学生从思想、态度、情感和意志方面不断改善,力争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0xx年x月x日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心得体会
文法学院 朱丹平
21日参加完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和讨论发言后,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亦或是在工作思路和作风方面都获得了不少的教益。本次学习的主题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主讲人为袁子阳副校长。
听完袁校长的主题发言,深感他的思考之全面与细致,语言之朴实与丰富,道理之明了与深刻,发人深省而又富含启迪。他的发言既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案例的真切与真实,还结合了自己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心得与体会,引起听众的共鸣,袁校长的发言也将听众们引入热烈的讨论中。
他的发言着重谈了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和改革发展的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办法和思路,对学校及各二级学院今后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相当的指导性和参考性。在袁校长的主题发言中,他提出了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学生的相关需求来建设和推进,学生的需求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获得健康保证的需求;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需求;学习的需求;休闲娱乐的需求;获得社会能力的需求以及良好心理发展的需求等七个方面。基于这七个方面的需求来分析学校目前的学生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或许可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或许可以找到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以及着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需求这一点应该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重视,长期和学生的家长打交道有一个深切的感触就是,许多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基本无所章法,既无理论基础又无实践经验,实在是令人非常忧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或感情隔阂同样会给学生的在校教育带来严重的干扰和影响。有一些家长对已经成人或者即将成人的孩子都是采用的最粗暴的教育方式,无论是对待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也无所差别。还有一些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钱花,就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素不知,这种做法远远没有能够给孩子带来良好的家庭生活需求,因此,孩子的家庭教育如果能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学校和老师自身也特别重视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注重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和建设,或许取得的效果会更加出人意料。
其次,在学习的需求等后四个方面,也值得我们深思。很多老师曾经到断言过,来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学生都是不爱学习的,也不会愿意主动接受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换而言之,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欲望,没有学习的需求。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许多学生真的已经不喜欢,不需求学习了吗?而事实上,只是学生厌倦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厌倦了课堂教学和书本教学的传统模式,思想道德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袁校长也提到了目前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流于空泛,内容过于空洞,学生“见多识广”,自然也渐生反感之情,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的需求。因此,针对目前的问题,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思想道德教育都到了必须改革内容和形式的时刻。而在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方面,更是学校和各二级学院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学生立足社会,取得职业发展的人生成功的根基一方面在于大学期间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更在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是俗称的“情商”的培养。
最后,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许多学校可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系统性不完整;二、思想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第三、实效性不明显;第四、操作性不强;第五、创新性后继无力。基于此,今后的工作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提升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和成效。精心设计德育系统建设,针对目前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系列活动,改变目前工作的忙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