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王金铨
本书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而编的教学材料,以培养卓越中学英语教育师资为目标,注重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目的在于贯通教学理论、课程标准和教学技能的学习,不仅满足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可用作英语教育硕士的专业课参考书。
编写缘起
本教材源于课程建设的长期积累,编者团队主要来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授课教师。编写之前,我们已完成多轮线上和线下教学。
正是在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团队发现目前国内同选题教材数量偏少,且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一是理论讲授与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脱节;二是缺乏面向中国教学实际的教学理论;三是课程思政元素还有待挖掘。
编写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教材的局限,本教材的编写遵循四条指导原则。
第一,在理论上,本教材力求打破单纯罗列外国理论的局面,融入国内原创的语言教学理论。
第二,就教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课程相关的重要议题;另一方面,要直击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强化教学技能,务求实效。
第三,在文化教学等章节融入体现外语课程思政的设计,介绍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的方法。
第四,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理论学习,更重视教学技能的提升。
编写体系
本教材包括八个章节,主要知识点包括:语言与语言学习理论,英语课程与课程标准,教学法流派,教学设计,文化教学,课堂管理,说课、听课与评课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
第一章介绍语言与语言学习理论,突破了以往教学法教材仅仅罗列语言理论的传统做法,将语言教师素养、学习者个体差异以及学习策略等外语学习的要素置于语言和语言学习理论背景之下,并将理论与后续章节的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力求避免理论悬于空中的尴尬。
第二章介绍英语课程与课程标准,让英语专业学生(同时也是未来的教师)了解英语课程的基本原理、英语课程的内容、中学阶段课程的性质、新版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等。
第三章介绍主流英语教学法流派,先从一般意义上讨论英语教学法流派与英语教学质量的关系,然后讲解与教学法流派有关的关键术语,重点讲述主流英语教学法流派。
第四章主要围绕产出导向法介绍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分别针对听、说、读、写技能,结合教学案例,开展“驱动”“促成”“评价”三个阶段的教学设计。
第五章介绍国内外主要的文化观和教学观,主张克服静态的文化观,充实文化分析的角度,克服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结合一般文化知识和特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素养。这一章通过教学案例讲述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思路和方法,重点介绍文化内容的选择和文化教学任务的设计。
第六章讲述英语课堂管理的要素,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堂管理技能,同时介绍英语教学的各种微技能及其培养途径。
第七章介绍如何开展说课;如何开展听课,听课教师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开展评课,评课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应遵循哪些原则等。
第八章讲述何为英语教学评价,如何使用各类教学评价,如何评价任务型教学,如何评价中学英语教材等。
特色与创新
第一,引入国内原创并逐步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的教学理论。文秋芳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基于中国外语教学的现实和独特性,经过不断探索,多轮迭代,提出了“产出导向法”(POA),相关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教材将其纳入并作为听、说、读、写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第二,强调“政策—理论—教学技巧”之间的关联。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是指导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价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国情和学情。教学理论和教学技巧的学习和运用都应该以此为背景。
第三,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不仅关乎思政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是构成中国外语教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要素。编写团队力图让外语教学研究扎根中国大地,探索解决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每章均附有相应的英文经典文献提要和相关专业名词的权威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学术概念,提高学术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从而用英语不断吸收前沿知识。
作者简介
王金铨,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先后出版专著3部,译著、合著多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界》《外语教学》《中国外语》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教学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及省部级教改重点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其余奖项5项;2012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3年、2018年两次被遴选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19年被遴选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策划编辑 |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