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之“好”,往往指校长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较好的教育绩效以及良好的社会声誉,而要达到这些目标,离不开校长的领导力。
何谓校长的领导力?从源头上看,校长的领导力源自通过行政任命或共推公选所产生的法人权力,即依法产生的领导责任和职能。
从构成上看,校长领导力应该包括终身学习力、理念更新力、管理决策力、课堂改革力、工作执行力以及学校影响力,这几个“力”的逻辑关系是:一个有“终身学习力”的校长,才能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有科学的管理决策;而课程改革力和工作执行力,又是管理决策力的“副产品”;当一所学校理念先进、决策科学、课改务实、执行力强,才可能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校。
终身学习力,为有源头“活水来”
终身学习力,是指一个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学校管理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视野,而校长的视野,又取决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工作实践中,一些不读书的教师在教书,一些不读书的校长在管理学校,仅仅凭着经验工作。的确,管理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但经验也需与时俱进,也需要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就是校长终身学习力。
校长管理学校的源头活水,首先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改革文件,为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思政德育工作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校长应深入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抓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明确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进一步明确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养品德优良、体魄强健、人格健全的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校长管理学校的源头活水,还在于拥有正确的教育观。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身上汲取营养:孔子的因材施教,本质上就是顺性而育,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五育任务,在强调“五育”并举的同时,又强调各育“相对独立”,与我们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相通;斯霞先生的“童心母爱”,就是引导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一份母爱,教育要给学生带得走的美好……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应成为校长管理思想的源头活水。
校长管理学校的源头活水,还需要拥有开阔的视野。教育不是独立的存在,学校不仅在培养中国公民,其实也在培养世界公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校长,应该了解、学习当今世界的主要教育思潮,如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科技取向思潮、个性化思潮、终身学习思潮。校长应该在学习、吸收这些思潮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办学思想。校长的视野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才能进一步开阔。
理念更新力,学校远行“导航灯”
校长的教育理念就是其办学思想,也是一所学校长期的管理文化积淀。时代在发展,办学理念应“因时而化”,即校长要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的办学理念,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应有自己独特的方向,并且能凝练成师生共同坚持的办学愿景。
理念的更新,应体现在追求全面发展、尊重个性的发展观上。英国伊顿公学校长托尼·里特说:“我们是教育一个人,而不是去制造一个分数。”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作为办学指向。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不矛盾,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前提,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表现和延伸。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五育并举,而不是偏向某一方面。所谓的“尊重个性”,就是自由的发展,而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个性的发展,就是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完善的自己。
理念的更新,应体现在追求人人成才、多样成才的成才观上。“人人成才”就是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多样成才”就是要教育好每一名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成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成为“统一的产品”,也不意味着一定要成为“拔尖型人才”,而是要培养他们成为“不同的小船”,各自驶向“自己的航道”,驶出“多样的航线”。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大树成为最壮的大树,让小草成为最浓荫的小草”。
理念的更新,还应体现在追求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学习观上。“终身学习观”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并让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陪伴其终身的习惯。“系统培养”就是追求基础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避免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过程中,“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
管理决策力,行稳致远“路线图”
管理的决策力,是校长管理思想落实的能力。一所学校能不能“行稳致远”,能不能“成绩斐然”,往往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办学理念有多么先进、办学条件多么现代、教师队伍多么齐整,更多取决于校长管理“路线图”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务实性。
管理决策力,首先体现在决策的民主性上。一些校长担心决策的民主过程会影响校长的权威,甚至会对学校的稳定产生影响,期待少一点“杂音”,多一些“和音”,少一些“独唱”,多一些“合唱”。事实上,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广泛征求意见、避免决策失误的过程,就是思想统一、形成“和音”的过程。决策的民主性,并不意味着没有集中,并不意味着各种声音都会体现到最终的结果上,决策的结果最终需要校长的判断和勇气。
管理决策力,也要体现在决策的科学性上。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的政策性。学校的任何决策都要和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学校管理的决策是否科学,首先取决于决策是否民主,是否履行了正常的决策程序,是否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三是决策结果的校本性,管理决策的实质就是将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校本化的过程,必须符合学校的管理实际。
管理决策力,更要体现在决策的务实性上。判断学校管理决策是否具有务实性,关键在于是否“可执行”。在工作实践中,一些校长经常到外校观摩学习,每外出学习一次,就会将观摩学校所学习到的好经验、好做法移植到自己的学校,但这种并非根植于校情的决策,不仅让决策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还会产生诸多的副作用。实际上,任何的学习、模仿或者决策,都应该建立在符合校情的基础上。管理决策之花,总是盛开在校情的沃野里。
课堂改革力,师生成长“加速器”
课堂改革力,其实就是校长领导课堂改革的能力和绩效。一所学校的教学改革,涵盖着课堂、课程、评价等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但课堂改革往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课堂是师生生命共度的过程,是师生成长的“加速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优秀的课堂生态,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师生。方向对了,改革才能产生绩效。不同的校长课堂改革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是改革的方向却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
课堂改革的方向,应该重“自主”与“体验”。“自主体验”就意味着,凡是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劳;就是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抛给学生、讨论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学生从此“翻身得解放”;就是让学生自己涉海、爬山、越野,让他们体悟到弄潮的本领、攀登的诀窍、越野的秘诀。在学生体验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导演”或者“配角”。
课堂改革的方向,应该重“合作”与“探究”。在“包讲”的课堂里,即使也有所谓的“自主学习”,但其学习基本上表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个体为“单干户”,至于如何让“田野”高产,学生相互不知晓。有时候,学生已经会了,老师还在“喋喋不休”,厌学情绪在课堂弥漫。更为可怕的是,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高效的解决,产生了“滚雪球”效应。课堂改革旨在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前提下,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课堂改革的方向,应该重“驱动”与“展示”。通过情境驱动,让学生有一种迫切体验的冲动,自然地去学;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有一种达成目标的驱动,自觉地去学;通过团队驱动,让学生有一种为集体奉献的冲动,自主地去学。三个“驱动”,都指向学生的踊跃展示,在展示中互动,在互动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一燕不成春”,踊跃展示不应成为少数孩子的“专利”,让“孤鸟”现象从良好的课堂生态中消失。
工作执行力,一个声音“喊到底”
校长领导力的效益有多大,最终都会体现到工作执行力上。因为,工作执行力是把学校愿景变为行动的桥梁,是把办学理念变为工作成效的路径。一所学校的执行力有多强,工作的成效就有多大。而执行力的强弱,更多地取决于教干队伍的强弱,加强工作执行力的过程,就是打通管理“肠梗阻”的过程,就是“一个声音喊到底”的过程。实现“一个声音喊到底”,需要校长写好“三篇文章”:
校长要写好“凝聚”文章。一所没有凝聚力的学校,何谈管理的执行力?增强校长的凝聚力,需要校长要有“公平之心”。公平是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更是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基础。增强校长的凝聚力,需要校长有“敬业之心”。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校长的追求不是成为大师,但需要全力以赴,校长敬业,其他教干才能敬业,才有凝聚力和执行力。
增强校长的凝聚力,需要校长有“诚信之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民间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给后人留下了“一诺千金”的成语。校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才会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才会有真正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校长要写好“示范”文章。提升执行力的关键一般不在于校长,更多地在于中层干部能不能做好示范带动,要能“不要问别人做得怎么样,首先要问自己做得怎么样”。作为校长,应该引导教干成为“教学的示范”,教学成绩要能名列前茅,这样才能有说服力和执行力。校长要引导教干成为“管理的示范”,追求管理和教学的双丰收,努力成为全能冠军,而不是教学或管理的单打冠军。校长要引导教师和干部成为“科研的示范”,研究是提升教学和管理品质的基础,更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校长要写好“考核”文章。没有科学的考核,就难有较强的执行力。提升学校管理的执行力,需要学校考核有正确的指向。
学校管理的考核,首先要指向“限时”。任何管理都有“黄金期”,一些校长实行的“限时办结制”,就是引导教干明了“今日工作今日做,明天做的再早也迟了”的道理。其次,要指向“创新”,创新往往是解决管理中“疑难杂症”的良药,管理考核要为教干的管理创新保驾护航。第三,要指向“绩效”,考核要“用成绩说话”,要改“评先进”为“算先进”,要让绩效优的教职工脱颖而出。考核的公平合理,是提升管理执行力的关键所在。
校长的领导力,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地基”,更是一所学校管理的“灵魂”。提升校长的领导力至关重要,因为——“灵魂”能走多远,学校才能走多远。校长的领导力提升了,学校的发展才能加快,学校才有不一样的精彩。
— END —
来源|本文刊于《教育家》杂志2020年6月刊第4期,原标题为《领导力,校长管理学校的灵魂》
作者 | 周明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校长
编辑 | 王楠
设计 | 九月九
统筹 | 周彩丽
即日起本刊陆续推出“校长领导力”系列稿件,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