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以造福人民为核心关注,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目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将当前中国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置于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生产力发展史的宏大背景下予以审视。总书记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从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生产力发展以及近现代世界史演进的角度出发,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衰落和生产力革命挂钩,指出失去机遇,将导致落后;把握机遇,才能复兴。总书记的讲话,不是就网络安全谈网络安全,也不是就信息化论信息化,更不是简单的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拼接到一起,而是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有机组合,即网信事业,作为在信息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战略目标的关键抓手,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跳出传统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孰先孰后的争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成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两翼”,一体两翼,比翼齐飞。
其次,清晰构建了包括网络生态、核心技术、基础设施以及网络攻防在内的网信战略目标体系,廓清了网信战略目标与任务的内涵和外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事业的目标在哪里,任务有哪些,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是关系网信战略和事业发展前景的核心与关键。总书记讲话明确指出了以内容为主的网络生态建设、以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衡量的核心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以基础设施为焦点的网络攻防体系与能力建设,是网信战略所要涵盖的战略目标体系,廓清了网信战略目标与任务的内涵和外延。以内容为主的网络生态建设,是网络时代党的执政能力以及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体现;核心技术的研发必须超越实验室的单点,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层面上予以体现,必须将实验室创新转化为产品、技术、产业,进而实质性的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这一判断将中国对网络安全议题上的战略博弈的认识直接上升到了全球最前沿。
总书记讲话中勾勒出的战略目标体系明确指出,网信事业是一项宏伟的事业,可以看做是中国在线下面临的历史使命在网络空间的全方位投影。网信事业不是仅仅完善若干彼此独立的目标就能交差的,网信事业与整个中国崛起的进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第三,以企业和人才为抓手,提升开放环境下符合市场规律的博弈能力。总书记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共同促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指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中国的网信事业,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展开的: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背景,信息革命的浪潮,以及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复合相互依存,使得今天的发展环境,与冷战时期剑拔弩张、硝烟弥漫的旧式大国战略博弈存在显著差别,保持开放,在开放环境下参与竞争,成为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大国战略博弈并未因为中国的善良愿望就终止在了冷战时期,超级大国谋取巩固和维系网络霸权的冷战思维从未停止,网络空间看不见硝烟的紧张、摩擦乃至冲突和战争也从未真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