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鳝技术视频_养殖基地黄鳝技术要求_黄鳝养殖技术基地

——记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童国兵

黄鳝养殖界,童国兵是无人不知的“土专家”。“省人大代表”“省科普带头人”“市劳动模范”“十佳创业能手”“优秀农民企业家”等头衔是乡亲们对他的印象。

他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艰苦创业,带领广大养殖户走科学发展道路,成为仙桃最大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当家。合作社拥有鳝鱼养殖面积12280多亩,掌管着220户合作社员的发展,带动31家家庭农场,并引领着黄鳝产业振兴乡村大计,年产值达3.4亿元。

潜心学习 科学养殖

童国兵曾经开过小餐馆,经营过小商铺,长途贩运过农副产品。2002年春节,童国兵决定把发展的目光锁定在家乡“希望的田野上”,从事人工网箱养鳝。当年租用鱼池10亩,插网箱180口,投资近10万元。

通过一年尝试,他在实践中了解了鳝鱼一些养殖规律和习性,如何提高养鳝效益是他思考的第一步。市科协、市水产局推介的黄鳝养殖技术资料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确定了走学习、实践结合之路,大小书店都跑遍,购买了不计其数养殖黄鳝、繁育、防病等书籍,抽时间学、挤时间学,边学习边实践,总结出的人工网箱养鳝养殖经验得到丰厚回报。

随着人工网箱养鳝技术普及,参与养鳝的农户越来越多,导致进苗难、进苗贵,且质量没有保障。 2003年,他调整思路,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养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当年,他探索黄鳝越冬技术,破解安全越冬难题,把一年段养殖变成两年段养殖,小面积尝试,黄鳝“两年段”养殖获得成功,单体重量增加,加上错峰销售,收入成倍增长。科学养殖获得了丰厚回报,一个科学发展黄鳝产业的梦想在他心里发了芽。

科学普及 共同富裕

童国兵养殖鳝鱼获得成功的消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004年初,乡亲们纷纷跟着童国兵学习两年段网箱养鳝技术。20多户农户200多亩面积插网箱6000口。童国兵把池塘当教室,手把手地教,从建池、插箱、进苗、预防、调水、喂养等过程悉心传授,对于个别困难的村民给予经济援助。2015年4月,童国兵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童国兵作为组织者和创建者,为156户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覆盖服务,从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多渠道、全方位为社员排忧解难。一帮十,十带百,黄鳝养殖在仙桃形成规模效应,仙桃黄鳝在全国市场拥有了定价话语权,一个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梦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科研合作创新发展

黄鳝为雌雄同体,苗种人工繁育是个国际性难题。人工养鳝受制于野生资源,同时存在着成本高、幼鳝不适应环境死亡率高等问题。苗种,成为黄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攻克鳝苗的繁育成为养鳝户共同的难题。童国兵走出去,请进来,进院校、询专家、求教授、找同行、寻科技,向多名教授咨询,攻关黄鳝仿生态有土繁育技术,并于2013年7月仿生态有土孵化鳝苗获得成功,申报了“黄鳝仿生态有土繁育的方法”等二项发明专利,“黄鳝亲本快速分离”等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2016年初,童国兵参加省科协农技协年会,得知上海农业科学院周文宗博士团队攻克了黄鳝工厂化育苗技术。在市科协引导下,他六趟赴上海,均被婉言谢绝。8月中旬“七顾茅庐”,终于获许到周博士团队的常熟“稻鳝共作”实验基地参观学习的机会。市科协及时跟进,申报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促成上海农业科学院与他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委派三位博士现场跟踪指导。目前工作站兴建了80亩“稻鳝共作”示范基地、4200平方米的黄鳝温控智能繁育场、8000平方米黄鳝暂养温控大棚、20亩黄鳝繁养科技示范园、600亩黄鳝稻田有土繁育仿生态示范基地。

为了把黄鳝产业做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017年,童国兵多次到华中农学院、江南大学学习,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签订了研究技术开发合同,就“即食鲜香鳝鱼加工产品工艺及SC计划”开展研发,研制携带便捷,保鲜味美佳肴,开罐开袋可食的休闲食品。目前该项技术已研发成功。

借力乡村振兴的东风,童国兵将以一个新时代新农民创业者的姿态引领合作社美丽乡村建设,他规划的围绕湖北省黄鳝特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构想建设中国鳝博物馆、水乡农事博物馆、万吨黄鳝及水产品加工厂、现代化农旅渔村、农旅休闲、服务中心等“二馆一厂一村一中心”。一个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农家乐庄园将在他的下一个五年里建成,实现他的黄鳝产业振兴乡村梦。(特约通讯员 柯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