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预测,土猪将会像市场上的高端蔬菜一样,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或许,土猪就能成为自己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一张王牌。2011年初,卢丹开始买入各个品种的土猪,尝试在当地养殖土猪。
记者:这个就是咱们当地的杭猪了是吗?
卢丹:更类似于(杭猪)。杭猪的话它一般额头都是带有这种花纹的。
记者:就是这个是吗?
卢丹:对,妈妈是杭猪的话,它的毛片是很黑的,它的毛片比这个还要粗。
记者:就是毛更粗一点,全黑色是吗?
卢丹:也不也不,但是它的花就没这么花了。
记者:这么花的话,证明它的妈妈是谁?
卢丹:它的妈妈就是太湖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耳朵,这个耳朵就更接近太湖了,太湖母猪的耳朵。
记者:太湖猪是什么样的耳朵啊?
卢丹:太湖猪的耳朵比这个还要大,招风耳。
卢丹花费5万多元,买回太湖、杭猪、两头乌等各品种的土猪幼崽60多只,开始新一轮的钻研。因为土猪的肠胃和传统家猪不同,喂养传统饲料会导致小猪患肠道疾病甚至死亡,卢丹买来的第一批土猪,成活率只有四分之一。
2011年10月,在卢丹细心照顾下长大的土猪,进入了生产期,为了照顾在晚上产崽的母猪,卢丹在猪场里一忙就是两天三夜,一向结实强壮的卢丹,累晕在了这里。
卢丹:有两天三夜都是在猪场里面没回去。
记者:晕倒前有感觉吗?就直接晕倒在这儿?
卢丹:晕倒那一下子还是有感觉的,就是抓住,别摔了,刚好晕得就坐这儿起不来了。就是他们,就是我奶奶看见了,叫我爸、我弟他们,抬我出来的。其实也就是那件事之后,我一个大家庭的人才对我养猪这个事情,开始慢慢的接受了。
当时卢丹的妻子邹玲丽在学校里当老师,工作时接到家里的电话,得知卢丹累晕在猪场。
妻子:他坐在前面,我从后面这样抱着给他固定在那个椅子上,他就坐不稳的那种状态。当时也确实是吓坏了。
妻子急忙赶回家,看到丈夫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严重,邹玲丽内疚自己没有照顾好丈夫。
妻子:想让我回来帮你吗?我在学校教书,其实心里早就盘算好了。
卢丹:我还真没有那个想法。那个时候不是我把你招进来,是你晚上老是要跟着我来,因为晚上母猪下崽,她看我一个人太无聊了,老是要跟着来,跟着后面不就慢慢做,慢慢做,有时候做不过来,她也在那帮着做,不就慢慢、慢慢凑进来了。
就这样,原本连饭都不会做的邹玲丽,在猪场里学起了配饲料、看护猪产仔,还为母猪建立档案,记录母猪的各方面情况。
妻子:一般小猪抓出来,你要先安抚它的情绪。
记者:它好乖。
妻子:它这样,拖住这里,屁股顶着它,这个脚悬空,就没有力气蹬。
记者:一般这么抓着就可以了吗?
妻子:我一般都是这样,不然还可以这样。
记者:它都可以怎么抓?
妻子:有三种,这一种,然后,力气比较大的话,或者给猪做保健,给它打针,就才用这种单手的。
记者:拎耳朵它不会有事吗?
妻子:一定要拎耳根,有三种保健方法,还有就是拎起来,拿手这样拖着。
记者:第三种就是拖着是吗?
妻子:是。
记者:觉得有点像小狗的那种抱法。
妻子:对,你安抚它情绪,就让它没有恐惧感。
邹玲丽只有80多斤,以前二三十斤重的东西都提不起来,而一袋玉米料接近120斤。丈夫卢丹要干的活太多,妻子就将袋子在地上拖着走,来帮忙。为此妻子的颈椎甚至留下了病根。渐渐的,猪场里的事,邹玲丽变得样样在行。甚至卢丹有事外出时,妻子也可以独自照看好猪场。
卢丹:高峰期一个人卸10吨的料,有时一天要卸10吨的料,10吨,卸几个小时。之前扛不动,慢慢就扛得动了,扛不动也得扛。
因为太忙,卢丹夫妻俩甚至住在猪场。岳父岳母看着几年前还什么都不会,过着衣食无忧生活的卢丹夫妻俩,现在却经常在猪场里通宵干活,决定从安徽老家来到修水,在猪场里帮忙。
岳母:两个人好像做得很累的,我们农村里土话说的,两个人做的像皮猴一样的,瘦的像猴子一样的。我们俩个人没有钱帮他,我们两个人用力气去帮她,帮他干点什么。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卢丹终于掌握了土猪在当地的养殖技术,开始寻找合适的山地,大规模散养土猪。承包一千多亩的山地,修建散养场,扩大土猪养殖规模。
记者:一般寻山都要看什么?
卢丹:一般主要是找那些没回来的猪,看找不找得到。
记者:它没回来会怎么样呢?
卢丹:没回来就怕它出点小问题。
记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卢丹:因为这山上也是有一点野猪,这时候被它带走了也说不定。
记者:我们的猪曾经被野猪带走过?
卢丹:是啊。
记者:带走多少?
卢丹:带走十多只吧,十多只找了好久才找到,找了大概五六天,才回来过。有时候也容易受伤啊,就容易把它的那个脚弄到。说明这个猪的粪便都是很正常的,你看,这里面都夹了一点青草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