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阴道脱出,病症名,是指阴道壁的一部分或全部从阴门内向外脱出。羊阴道脱是指整个或者部分阴道外翻到阴户外面,导致阴道黏膜发生充血、炎症反应,甚至存在溃疡或者发生坏死,是母羊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产科疾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羊阴道脱的原因 羊阴道脱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
1、发病原因
母羊产前、产后都能够发生该病,其中产后比较容易发生,通常是由于以下病因引起。营养及年龄因素,即妊娠母羊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或者年老、体弱,由于体质较差,会造成阴道周围组织以及韧带过于弛缓,从而容易发生该病。妊娠母羊后期由于腹压过大而引起发病,这种情况通常在临产前多见。症状较轻时,只会在阴道入口部存在大小如桃子的脱出物;症状较重时,会脱出长度达到20cm的阴道。另外,妊娠母羊在分娩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发生阴道脱,主要是由于分娩或者出现胎衣不下时用力努责,从而引起发病。此外,母羊发生难产而采取人工助产时,由于操作不当,如胎儿强行被拉出,导致阴道不能够恢复原位,从而引起发病。
2、临床症状
部分阴道脱。通常在产前也就是妊娠后期容易发生,发病母羊饮水、采食基本正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只是在阴门之间存在一个粉红色瘤状物,或者露在阴门外面。初期在病羊卧地时,脱出部分会黏附其他污染物,如土渣、粪渣等,但在其站立或者行走时脱出部分能够自行缩回,且在咳嗽时阴道不断露出、缩回,之后病程后期不容易缩回,且阴道黏膜往往会变得干燥、发生红肿,并伴有努责现象。
全部阴道脱。通常是由部分阴道脱发展而成,或者由于母羊持续努责而导致。发病时,病羊可见圆形、拳头大小的紫红色的阴道脱出,部分可见子宫颈口外悬挂灰白色的条状黏液,且努责明显加重,排尿困难,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脉搏增数。全部阴道脱通常无法自行缩回,长时间之后就会存在淤血、发炎、水肿,表面干裂、糜烂,甚至发生坏死。如果母羊产后就出现以上症状,少数可能继发引起子宫脱出。另外,某些母羊要到妊娠末期就会出现发病,叫做习惯性阴道脱。
3、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母羊患有部分阴道脱时,由于站立时脱出部分能够自行复位,且在分娩时随着阴道壁扩张也能够自行消失,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当脱出部分较小时无需采取治疗,主要是避免脱出进一步加重或者发生损伤。对于症状较重的病羊,可在阴道周围使用O.l%新洁尔灭(主要成分为苯扎溴铵)或者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并在阴道脱出部分涂抹适量的碘甘油溶液或者金霉素软膏。然后将脱出的阴道使用消毒纱布捧住,从脱出基部缓慢推送到骨盆腔内,在基本送完时,可用拳头将其顶进阴道,接着对阴道使用阴门固定器进行压迫,直到固定牢靠。母羊发生全部阴道脱时,可先进行尾部硬膜外麻醉,避免发生应激,可选择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可持续几个小时,如果需要长时间进行麻醉和止痛(即超过36h)可选择使用赛拉嗪和利多卡因。复位前,要先使用温热的2%明矾水、浓盐水或者低浓度消毒剂仔细清洗脱垂的阴道黏膜,操作要尽可能轻柔,避免肿胀的外阴发生伤裂。清洗干净后,术者一只手的四指并拢将脱出的中间部位顶住,同时用另一手沿着周围向内推压,使其逐渐复位。复位后,可伸入两指进行适当捋顺。如果病羊膀胱明显扩张,还要对其进行轻柔按压,使其完全排空,如有需要可经由皮下插入注射针头来排空尿液。阴道复位,必须进行固定,避免再次发生脱垂。固定可采取多种方法,如将一根棉线缠绕系在外阴部,缝缀或者使用疝带以及其他固位体装置使其固定,注意要选择使用既能够防止脱垂,且危害性最小的方法。一般来说,早期阶段母羊还没有出现应激时,适宜使用由压捆合股线组成的带状疝带进行固定,疝带需要每天进行检查,并适当调整,保证疝带没有发生移位或者擦伤、割伤组织。为避免再次发生阴道脱,大多数兽医采取在进行硬膜外麻醉后缝合阴唇,一般常选择进行横褥式减张缝合,或者在阴户周围皮下采取荷包缝合。需要注意的是,缝线要进入会阴部皮下,但不能只缝合黏膜,不然会继发感染细菌而使机体在排尿时产生灼烫感。
术后护理。病羊术后要改善饲养管理,保持术部清洁,饲喂富含营养、质地柔软且容易消化的草料。进行适量运动,促使全身组织紧张性增强,防止长时间卧地,适宜将其拴系在前低后高的坡地上,减轻后驱负担,促进恢复。
辅助治疗。发病初期,病羊可内服补中益气散,即取60g陈皮、40g柴胡、45g党参、40g当归、40g白术、60g炙黄芪、60g升麻、45g炙甘草,加水煎煮后取药液服用;同时在阴门外使用防风汤,即取10g防风、10g五倍子、10g艾叶、10g蛇床子、10g川椒、10g荆芥、10g白矾,加水煎煮后进行温洗。
加强饲养管理。母羊采取舍饲时,确保饲料品质优良,合理搭配饲草料,含有充足的矿物质,保持机体状态良好,并坚持适量运动,促使子宫肌肉的张力增强,能够有效避免发牛阴道脱或者子宫脱。